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金秀 《福建金融》2008,(12):47-49
培育产业集群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个重要课题。新时期的产业要适应新的优胜劣汰规律,必须重视产业集群经济的竞争力。本文分析莆田鞋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提出充分发挥鞋业产业集群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载体,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历经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和精心打造,已经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面旗帜.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群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林镇权 《中国外资》2008,(9):174-174
近年来,民营经济成为推动福建省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一些产业集群在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提升民营经济成为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4.
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政治高地"是两岸交流合作的试验田和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沿.但从经济规模和产业发展的状况看,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沿海经济带的"经济洼地",且与台湾地区差距很大。承接以台湾地区为主的海峡东岸地区产业转移,应是当前填平海西"经济洼地"的最优路径选择。基于产业调整模型的分析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应结合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十大经济增长区域的产业分布,积极承接台湾地区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等产业的整体性、行业性转移,积极与台湾地区的教育、房地产等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和产业链上中下游配套的梯度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福建省所在的特色区域位置及经济特征,探讨了在"十一五"规划把福建省创新定义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特殊经济地带后,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银行如何面对经济发展及区域关系发展带来的经济转变,与时俱进,寻找适合自身以及区域经济特点的盈利模式,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本文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某家银行2006年数据为例,浅析了该行的主要盈利模式和盈利产品板块的变化,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银行盈利模式的抉择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载体,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历经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和精心打造,已经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面旗帜。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群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要提升金融服务层次,大力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必须紧紧把握福建省经济发展脉搏,优化信贷投放,大力支持海峡西岸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发展城市业务,大力支持海峡西岸城市簇群构建;加强金融合作,推进与两个“三角洲”和海峡东岸的经贸往来。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要提升金融服务层次.大力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必项紧紧把握福建省经济发展脉搏.优化信贷投放.大力支持海峡西岸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发展城市业务,大力支持海峡西岸城市簇群构建;加强金融合作.推进与两个“三角洲”和海峡东岸的经贸往来。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立足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深入推进的历史新起点,主动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完善服务机制,着力突出服务重点,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推进新农村建设、扶持小企业和个私经济发展以及搭建金融服务平台等方面,全力提升服务品质,推进一流分行建设,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充分展现了工商银行融入海西、支持海西、建设海西的积极态度和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10.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概念在2004年提出,经过几年的发展,其空间范围从东至台湾、北衔温州、南接潮汕扩大到"海西20城";该文将介绍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个经济区域概念的由来,并分析海峡西岸区域合作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对于海西区域合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海西五年     
2004:"海西"概念完整、公开亮相 2004年1月,在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时任省长卢展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首次完整,公开亮相.  相似文献   

12.
从价值角度定义产业链上的企业在竞争中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称之为产业价值链.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于打造海西经济区品牌、提升海西经济区形象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长乐纺织产业集群是海西经济区产业集群的一部分,其产业链长且存在问题具有针对性,长乐纺织产业集群研究对分析整个海西经济区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加快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是福建推进区域资本市场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海峡西岸经济区产权市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加快海峡西岸冶金产业开发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福建省上杭县铜产业发展状况入手.对金融支持铜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支持铜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战略是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项目带动发展战略,随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实施,福建在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经贸发展等方面,都将实现新的跨越,这也给福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福建省农业银行系统应紧紧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找准自身定位,主动调整经营策略,加强营销、提升服务,大力支持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的金融需求与金融促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向金融业提出了命题:金融业如何更好地发挥国民经济"血液"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群又好又快地发展壮大?产业集群的金融促进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本文以"金融需求论"为主导,从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出发,分析产业集群金融需求的层次、内容、特征和金融引致效应,探讨产业集群金融支持的缺陷,提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金融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概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形成临港产业集群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论证金融支持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是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和内生动力,为了提高江西抚州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使其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积极对接海西经济区,实现其经济赶超发展,文章运用实证与规范相结合方法、现场调查法,通过对抚州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育和提升抚州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而现行的税收政策则相对滞后,未能体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性优势,不利于台商投资企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现行税收政策的分析认为,应立足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定位,积极探讨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大力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吴斌 《福建金融》2010,(11):15-17
本文结合国务院和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规划及实施意见,就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