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外刊文摘     
美联储主席:“没有必要”降息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表示,鉴于近期不利的经济数据,美联储认为没有必要下调美国利率,此番言论与市场认为美联储近期内将降息的预期相悖。但伯南克表示,过去数周,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面临的风  相似文献   

2.
财经天下     
卡恩:今年全球经济可能出现负增长;友邦保险将脱离AIG;金融海啸波及亚洲巴、韩面临破产危险;欧英央行各降息50基点创历史新低;非洲部分国家认为部分中国企业是“投机者”  相似文献   

3.
财经天下     
卡恩:今年全球经济可能出现负增长;友邦保险将脱离AIG;金融海啸波及亚洲巴、韩面临破产危险;欧英央行各降息50基点创历史新低;非洲部分国家认为部分中国企业是“投机者”  相似文献   

4.
面对经济下滑的压力,央行在2014年11月和2015年2月分别采取了降息、降准措施,有专家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类似的措施出现。降息模式启动,投资理财往哪里走?  相似文献   

5.
1999年6月9日,央行重拳出击,第七次降息一锤定音。至此,许多业內人士认为,央行自1996年4月取消“保值储蓄”以来,虽屡次降息,可惜效益始终不大,因而主张不再利用降息来刺激消费和拉动经济。其主要观点是:中国自第一次降息至今已30多个月,超过了国际间通常的货币政策发展效应的“后滞”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央行多次通过利率政策变化调节经济。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进行了五次加息;2012年6至7月进行了两次降息,并调整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加息使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上涨,理财期限缩短。降息则使收益下降,中长期产品投资的价值增加。调整利率浮动区间会推动银行盈利的重心从传统存贷业务转向理财业务等中间业务,推动利率市场化。实证分析上次加息周期对银行理财产品产生的影响对降息周期产生的效应有借鉴意义;理论分析降息的影响则为如何在降息通道中把握好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证券导刊》2012,(27):29-29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央行两次降息,并且都释放出利率市场化信号。我们认为下一次降准也会很快,而近期央行连续进行的逆回购,规模之大已经达到了一次“降准”的效果。近期的货币政策实际是组合拳,逆回购+降息+利率进市场化推进等同时发力。选择动用略超出市场预期的利率手段,我们认为是央行基于直接给经济减压、稳住经济下滑的考虑。对于投资...  相似文献   

8.
杨红旭 《理财》2012,(10):72
经济持续下滑,货币政策只能持续放松。8月下旬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6月8日,第一次降息,拉开了本轮降息周期的序幕。7月5日再次宣布降息,一年内两度降息也反映出上半年经济增长乏力的局面:一方面,欧债危机的影响不会立即消除,外部需求持续减弱;另一方面,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使得房地产业的带动作用下降。  相似文献   

9.
我们认为持续的降息对提高购房人的支付能力和改善购房人的观望态度确有帮助。但对于房地产股价来说,我们认为前期地产股的持续上涨,已包含对本次0.27的常规降息预期。因此我们估计,本次降息对房地产股股价的刺激作用将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10.
张媛 《证券导刊》2014,(37):19-21
8月宏微观经济骤冷使全面降准降息的预期再度升温。一季度时我们曾提示投资者不要期待政府抱薪救火,货币政策不会转向全面宽松,央行更倾向于采取定向手段稳增长,现在我们同样认为全面降准降息年内不会出现,原因主要有如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政策要揽     
《国际融资》2009,(4):74-75
温家宝: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银监会展开全国性调查摸底信贷去向;吴晓灵:推进建立普惠制农村金融税收政策;易纲:降息空间不大不等于不降息;水利部:我国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冯一凡 《新理财》2012,(7):40-41
央行自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2011年年底连续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后,首次启动降息工具,其目的不言而喻,旨在释放流动性,增强经济运行活力。就此话题,《新理财》采访了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CFO刘国忱。降息效果仍需观望《新理财》:本轮央行降息给您的整体感觉是什么?刘国忱:这次央行降息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国家对实体经济的困难有所关注。从银行贷款的实际利率来看,我认为整体水平仍然偏高,特别是对于个别生存较困难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央行11月的降息所引起的房地产市场的震荡现象,分析金融抑制对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通过现行的税收制度和贸易自由化进展,分析金融深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次贷危机从2007年8月至今,已引发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并正迅速演变为一场信心危机。自美国国会最终通过新版的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方案后,各国领导人的共识和应对危机的措施与力度都趋于强化,"不约而同"降息,多边磋商不断。全球救市究竟能否挽救经济颓势?目前的答案是"不确定性很大"。部分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5.
2007年9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下调联邦基准利率50个基点,美联储此次降息是应对次级愤危机的救急之举,还是新一轮降息周期的开始?此次降息是否成为美国货币政策的拐点?该文通过分析认为目前还很难说此次降息是否是美国货币政策的拐点。由于不确定因素空前增加,短期内,以下三种情况部有可能出现:一是美联储继续降低美元利率;二是维持4.75%的利率水平不变;三是停止降息,再次加息。相比之下,第一种情况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16.
2020年,全球央行降息潮再起。据统计,截至3月16日,全球2020年以来共计降息41次,而2019年全年全球共降息132次。除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外,新冠疫情的爆发与蔓延成为近期央行降息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7.
《甘肃金融》2013,(5):5
新一轮全球央行的宽松行动现在刚刚拉开序幕,欧洲央行、澳大利亚央行、波兰央行、匈牙利央行、土耳其央行、以色列央行在近期内都有降息或再度降息的可能,而俄罗斯央行则可能把降息时间推迟到今年年底。尽管全球各地央行"开闸放水",但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中国跟风降息的可能性不大,随着通胀的反弹也不排除下半年还能见到加息。  相似文献   

18.
央行在2008年一年内5次降息,并且业内人土认为2009年降息还将继续!降息对于我国已经进入“寒冬”的房地产行业是否是一根“救命稻草”?各方专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11月以来,市场迅速转向美联储降息预热模式。文章分析美联储可能的降息路径及其先决条件,指出通胀走势在美联储决策方程式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在2024年底美国核心PCE通胀回到2%、CPI或破2%的通胀预测下,美联储或最早在3—4月开始降息,2024年累计降息125~150个基点。同时文章基于对降息路径的新假设,更新2024年美国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和美元走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上半年以来,为了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欧元区、印度、澳大利亚、韩国、以色列等国纷纷降息,加上此前美国、日本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全球已形成降息潮态势。欧元区降息早有预谋早在2012年底,欧洲央行发布报告表示,"预计欧元区经济疲软或持续至明年",暗示将有新的举措应对经济危机。果然,2013年5月2日,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