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家庭的十大卫生条件从我国目前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出发,农民家庭防病保健的卫生要求应达到以下10点:一、居室要通风,室内要清洁卫生;二、卧具要干净,被褥要勤浣洗晒;三、碗筷、炊具要干净,定期消毒;四、"四害"要勤除勤灭,坚持不懈;五、注意食品卫生...  相似文献   

2.
正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三个要求:一是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和本位。二是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这集中体现在农民家庭是承包集体土地的法定主体,其他任何主体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农民家庭承包的土地,可以由农民家庭自己经营,也可以通过流转经营权由其他经营主体经营。但不论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我省供销社系统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上,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更加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涌现出了不少典型单位。下面,根据各地经验就如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五号文件,进一步深化为农服务问题谈几点意见。一、服务内容要向综合性、多功能转变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多次指出,供销社要成为农村经济的综合服务组织。今年五号文件又进一步明确指出:"供销社要进一步从单纯的购销组织向农村经济的综合服务组织转变"。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供销社成为农村经济的综合服务组织,是对供销社的重托和信任,也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望。因为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业正在走向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民在生产经营中遇到许多新矛盾、新困难,对为农服务也相应提出许多新要求。一是,要求解决家庭分散生产与大市场接轨的矛盾,迫切需要有一个中间组织当好接轨的载体和纽带,引导农民成功地进入市场。二是,要求解决生产专业化与服务社会化的矛盾,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正>今天我要发言的题目是"中国的农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第一个是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我国农业机械化从平原地带开始,从农民家里增添农业机械开始。农民家庭的这一变化,实际上是农村观念转变的开始。一旦农户添置了插秧机、收割机、除草机等机械,这些农民家庭便成为专业户了。使用各种不同的农业机械的专业家庭,就是新农户的写照。使用农业机械的农民家庭,除了自己家中使用农业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供销合作社适应农村经济的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的客观要求,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创办和发展了一批与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实践已经并且将继续证明,创办和发展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既是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各种专业户的迫切要求,也是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同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必由之路。因此,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一出现,就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得到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为什么要发展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农民在生产经营上有了相当大的自主权,大大调动了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两个突出的矛盾摆在广大农民群众面前:一是千家万户的农民家庭生产和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农村  相似文献   

6.
贾鸿 《农村经济》2002,(5):20-21
一、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意义从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水平看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客观上要求得到各级财政大力的支持。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这种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特点就是由分散的农户进行小规模的农业生产 ,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联系不多 ,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就是要由这种小规模、低水平、粗放型的农业向大规模集约化的农业转变 ,由传统的计划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和市场化农业转变。但实现这种转变要有 3个条件 :一是要有市场 ,二是要有产品 ,三是要调动农民的…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们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而农村社会发展这条腿更短。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严重不足,是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这两年我们在农村教育和卫生方面己采取了不少措施,成效很大,但问题依然突出。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对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十分紧迫和重要。要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各级政府都要严格履行将每年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积极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意义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业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创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很重要的就是要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如何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将家庭生产经营单位有效地组织起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组织创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廊坊市农资公司坚持开展农资系列化服务活动,始终把为农服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特别是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后,吃透精神、领会实质,积极支持"三农"工作开展,改革完善服务办法,扎扎实实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一、领导重视公司班子几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服务规划,要求服务工作要实实在在直接为农民办实事。一是投资30多万元完善了化验室,不让伪冒假劣农资进入农村。二是选派热心科技服务、经验丰富的农艺师,长期服务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三是成立为农服务小组,勤碰头、勒汇报、勤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10.
农民家庭工业是近几年农村出现的新事物,是农村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所谓农民家庭工业,是指农民兴办的户办工业。有简单的机械设备,有为数不多的生产工人,有数额不大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也具有初级管理,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小的工业生产单位。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民家庭工业成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 农村家庭工业近几年来之所以得到了如此迅猛的发展,是因为“外有引力”,“内有动力”。一、“外有引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通过推行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增大农民教育培训投入是塑造新型农民的重要举措,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基于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运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研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否会影响家庭教育培训支出。研究发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能够提高农村家庭的教育培训支出,主要提高了成年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支出,但不会影响适龄儿童学业支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于中等收入家庭有正向影响,而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不显著,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村家庭受其影响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是重要的影响渠道。本文就重视农村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农村地区就业环境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突破口的农村改革。西部农村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 而今迈入90年代,要进一步开创西部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就必须寻求新的突破口。 笔者认为,在90年代,我国西部农村能够“触一发而动全身”、促进整体经济快速发展再上新台阶的突破口,就是发展乡村集体企业。这是因为:(1)发展乡村集体企业是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和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的关键所在。农业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我国西部农村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局面。但农民单家独户经营后,产前、产中、产后有许多生产环节,无法独立完成。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有  相似文献   

13.
武义的实践告诉我们,股份合作制正在带来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带来农村经济的新的飞跃。十四大的前夕,小平同志曾经讲了农业改革发展的两个飞跃问题,从人民公社的解体到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是一大飞跃,有了这个飞跃之后,农业还是要走集约化的道路、联合的道路。股份合作制由于它既坚持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又能够克服家庭联产承包制本身所固有的某些弱点、某些局限性。它能够保证个人私有财产的权利,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而又能够满足农民在发展生产中由于小规模家庭经营所不能克服的困难,满足在更大范围内组织生产要素、走联合的道路这样的要求。因而股份合作制就成为农村实现第二个飞跃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成为很受群众欢迎的一种形式。从武义的实践中,我觉得他们在开发农业,以及建一些基础设施方面,股份合作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我们农村的问题,主要是两大问题,一是保证农产品的供给。特别是保证食物的供给,这是从国家的要求来说的;第二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的收入问题,我认为是一个根本问题。实现小康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是农村逐步要走非农化道路和城镇化道路的问题。这是根本的、主要的,这是势  相似文献   

14.
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整个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基础。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把扶持粮棉主产区发展经济,确保粮棉稳定增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农村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我国农村改革一开始就是以市场为取向的。它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充分给予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二是使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市场,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实际上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在农村的成功实践。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当前要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经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实行股份合作制势在必行肖礼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使农村经济从长期困境中走了出来,真正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伴随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家庭承包双层经营体制中集体统的层次的运作机制日益显露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脉络、经验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改革大体经历了家庭经济地位重新确立、资源配置从计划向市场过渡、新型城乡关系初步确立和发展、农村改革全面深化4个阶段,基本脉络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保障农民权益和主体地位为核心,从单领域到全方位、从点到面、从试点到推广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这种渐进式改革符合中国的国情特点,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农村的发展活力,为中国农村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4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改革创新是引领农村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通过市场化解决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市场主体激励问题;坚持"维护农民经济利益、保障农民政治权利"这个基本主线,确保农民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受益主体;坚持破除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等各个维度上的二元结构,让农民分享国家发展成果;坚持基层创新与顶层设计相结合的农村改革"方法论",以把握改革的方向并取得实效。在新时代,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方式,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和基层的积极性,全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17.
如何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苏北农村实际 ,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牢固确立家庭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家庭承包经营是体现市场经济取向的农村改革。农村改革从土地承包起步 ,经过三次变革实现了体制转换。突破联产关、包产关、包干关 ,形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经营体制。实行家庭承包经营 ,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 ,使农户获得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能够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解放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力 ;符合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 ,可以使农户根据…  相似文献   

18.
正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水平,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推进规模经营,要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和传统农户的关系。从微观层面看,很多农民,尤其是中老年农民,可能难以在城市找到工作,难以实现从农村到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因此需要长期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而且由于自身和家庭原因,也难以转变成为专业化、规模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此在推动农村土地流  相似文献   

19.
从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出发,阐述了我国农业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和发展林农合作组织的意义与必然性。农业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农业要实行家庭经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实现对土地的永续利用,要求赋予劳动者长期产权。实行家庭经营,农民与土地联系最紧密,与土地产出利益最直接,是农村改革成功的关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与当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伟大的创举。主体改革就是把集体林地经营权确权到户。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通过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提供服务来逐步走向现代化,是包括林业在内的农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加快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是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是农村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综合发展,这一目标触及了中国农村现代化中的两难问题:农业自身的特点和家庭的天然功能决定了农业最适合于家庭经营,要提高农业生产率受耕地资源限制必须使大批农民由农业进入非农产业;非农产业的产业结构特点则要求弱化论理亲缘关系,突出经济关系的刺激和约束作用。组织机制如何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使农民在有效选择中完成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转化,如何使进入非农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