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树启  陆玉麒  侯立春 《经济地理》2006,26(6):919-921,925
根据空间结构理论,运用空间作用原理,以江苏省新沂市为研究样本,对影响县域发展的空间结构作了初步研究。指出新沂由于远离经济核心城市、并处于徐连双核结构的中点是其发展滞后的空间方面的客观原因,并提出实施“T”字型开发战略、构建宿新双核结构和新沂中心城市圈等有利于新沂及其邻近地区的空间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双核"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空间结构形态。文章在分析潮汕地区潮州—汕头"双核"空间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潮州—汕头"双核"结构区的旅游空间发展模式和具体旅游开发模式。认为在海西经济区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下,潮汕地区必须构建合理的发展模式,即:以汕头为区域旅游发展的主核心点,以潮州为次核心点,双核形成旅游发展核心区;以揭阳、汕尾为连接节点,以梅州为拓展节点,通过聚合—扩散效应,形成粤东旅游发展的双核联动模式;并以厦深铁路为发展轴,对接两边的珠三角旅游区和厦漳泉闽三角旅游区,尽快实现有效合作,才能避免成为旅游过境地。这一研究对于类似结构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省域经济空间结构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省域经济空间结构指的是省域经济的空间分布和发展水平状况.根据省域内城市经济规模极其分布特征,可将我国省域经济空间结构划分为半单核型、准单核型、单核型、半双核型、双核型和多核型等六种,它们在省域城市经济的等级分布和极化程度两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其经济发展水平也有明显的差异.划分各省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对于中国各省域制定本省域城市发展战略、推动省域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旅游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以及旅游发展政策等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性,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和空间尺度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其空间结构具有等级性、层次性、多样性以及复杂性.本文运用分形理论,结合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构建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将区域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为点状发展模式、集聚发展模式、多中心发展模式和一体化发展模式4种类型,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是分形的,多分形特征明显,且处于多中心发展模式的初级阶段.最后提出了武汉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叶强  鲍家声 《经济地理》2004,24(4):480-484
通过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的方法,剖析长沙的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的演变过程和机制,可以发现商业空间的发展与整个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为长沙提供城市空间拓展的优化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吴传清  许军 《经济前沿》2006,6(11):27-31
点轴系统理论、双核结构模型是建设昌九工业走廊的重要理论依据.促进昌九工业走廊的发展,必须做大做强南昌和九江两极、优化走廊沿线空间结构、拓展走廊内涵、深化双核城市合作、加强区域营销.  相似文献   

7.
吴传清  许军 《经济前沿》2006,(11):27-31
点轴系统理论、双核结构模型是建设昌九工业走廊的重要理论依据。促进昌九工业走廊的发展,必须做大做强南昌和九江两极、优化走廊沿线空间结构、拓展走廊内涵、深化双核城市合作、加强区域营销。  相似文献   

8.
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形成基础及优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陈修颖  陆林 《经济地理》2004,24(3):326-329
运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是在互补性、通达性及介入机会等三大要素的长期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在长江经济带内,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区域发展阶段差异和产业结构差异是空间互补的前提,网络发展水平决定区域间的通达性,空间竞争与介入机会成正比。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的优化,首先要构建GCT机构模式以实现空间管理体制创新;其次要通过优化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和空间通道,以实现空间结构要素优化。  相似文献   

9.
旅游行为空间模式及其评价   总被引:86,自引:1,他引:85  
杨新军  牛栋  吴必虎 《经济地理》2000,20(4):105-108,117
旅游行为的空间模式是研究旅游空间结构的基础,旅游者在空间上的活动行为决定了旅游空间组织与管理措施的拟订。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旅游行为空间的模式进行了总结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城市为空间结点的区域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0.
自古至今,城市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城市的演化发展,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接踵而至,推动人们不断去探索和建构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来引导城市有序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城市空间演化经典理论的研究与思考,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集中和分散两种演化趋势的各自利弊,提出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合理方向和有序城市空间结构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和鲜明个性的均衡推移、以农哺工、点轴开发三种经济空间开发模式,推进中国经济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带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建立和经济空间开发模式的初创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空间结构与区域持续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平宇 《经济地理》1997,17(2):16-21
持续发展为地理学传统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空间结构理论向可持续空间结构理论转变是区域持续发展的必然。区域持续发展发生于可持续空间结构之上、井有一定的空间存在形式。本文提出了可持续空间结构研究的5个方而.并初步探讨了可持续空间结构的特点和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3.
王朝辉  汤陈松  乔浩浩  张伟  邢露雨 《经济地理》2020,40(3):225-233,240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也是近年来研究热点,而在乡村旅游流领域研究相对不足。以湖州乡村旅游地为案例,通过对大样本数字足迹的数据处理,分析乡村旅游流空间结构特征,总结空间行为偏好。结果表明:①乡村旅游数字足迹呈现全年双峰值、月度差异不大的时间特征,"双核"多组团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古镇、古村、民宿等带有文化符号旅游景观导向的空间偏好特征;②网络密度0.27的乡村旅游流空间结构由连接度高的34个节点构成,除核心吸引的双核外,民宿集聚区构成了网络结构的核心点;③传统旅游吸引物、民宿集聚区等节点呈现较强的网络中心性,节点的网络结构特征反映乡村旅游流空间呈现的地理临近性,以及区域空间集聚、扩散与联动发展效应。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完善与发挥节点集聚扩散功能,增强节点对数字足迹的有效吸引力,提升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和“调节器”。空间结构调整和协调空间开发秩序是政府区域管理的重要内容,中央已要求地方政府将其纳入“十一五”规划之中。本文在阐明空间结构、空间开发秩序基本涵义的基础上,从理论思想和基本理论两个层面探讨了空间结构调整和协调空间开发秩序的理论依据,并从国际、国内和省内的不同视角分析了云南空间结构调整和协调空间开发秩序的现实背景。通过理论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科学、全面地说明云南空间结构调整和协调空间开发秩序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5.
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2013、2014和2016年4个时间截面,采用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结合Arc GIS软件,分析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同时间截面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均呈现聚集分布特征,空间结构上呈"双核集聚—网状发展"的空间结构发展模式。(2)利用地理探测器研究表明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分异主要受高程、地形起伏度、与中心城市距离的影响,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其影响力不显著。(3)中原经济区传统村落多数位于西北部和南部的山地、丘陵与平原地区的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16.
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荣朝  苗长虹 《经济地理》2007,27(1):104-107,92
生态空间结构合理有序将会促进城市群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利用生态学原理深入分析了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利共生和协同进化机制,构建了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对全球尺度、国家尺度、省级尺度和地区尺度等不同层次上的城市群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①城市群范围内城市规模大小合理、密度适宜,空间组合有序,生态空间结构优化高效,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互利共生、协同进化;②“廊道组团网络化模式”是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必然趋势;③“廊道组团网络化模式”下形成的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区域生态环境容量,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7.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新时期区域发展重要战略之一,并将对我国空间结构产生长期影响,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支撑.在划分空间类型和界定空间结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空间需求多样性的概念,并探讨空间需求的动态演变规律.文章构建了空间供需模型,认为空间稀缺性和空间需求多样性共同作用的空间供需矛盾是产生空间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并指出进行功能区建设是化解空间供需矛盾和形成合理空间结构的主要途径.功能区建设应包括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具体功能区建设,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8.
大连临港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港口城市的发展历程表明,临港产业的集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问题,从临港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出发,以大连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手段,提取城市空间利用地理信息,结合分形几何、空间重心等理论,综合考虑临港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城市社会人口、产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探讨了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现象,归纳总结了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该研究可分别从城市空间增长速率、结构形态、分型演变与重心转移角度揭示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与规律,可为提高港口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合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方敏 《经济地理》2007,27(4):661-664
青藏铁路为沿线区域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随着青藏铁路投入运营,现有的西宁—格尔木、拉萨—格尔木和拉萨—聂拉木等三个不稳定双核结构,需要通过扩大开放、加强区域经济协作和产业协同等措施,促使它们演化为稳定的共轭双核空间结构,推动青藏铁路经济带加速形成。  相似文献   

20.
基于ESDA的城市住宅地价时空分异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任辉  吴群 《经济地理》2011,31(5):760-765
通过对住宅地价样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运用GIS空间探索性分析(ESDA)技术对南京市2000-2009年住宅用地出让地价进行了空间特征分析,生成数字地价模型,探索住宅地价空间分布规律,并通过空间分析技术从微观区位层次来研究地价时空差异。研究发现:南京市住宅地价呈现明显的单中心空间结构,并表现出点轴扩展模式;随着时间推移,南京市住宅地价空间结构不断反生变化,地价峰值中心开始向南、向东扩散;地铁快速交通、城市规划及环境等因素对地价时空变异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