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的巨人神话保存完整,其中的巨人形象多粗鲁凶蛮,以负面为主;而中国典籍中的巨人神话零散破碎,巨人形象多憨厚温顺。但中国巨人的原始形象并非如此,民间神话中的巨人与西方的同类们一样,也有着野蛮粗鲁的一面。文明起源的差异造成中西方典籍中巨人形象的不同;神话故事叙述者身份的差异,又使得中国民间神话中的巨人保留了与西方神话巨人一样的野蛮特征。  相似文献   

2.
精卫填海神话故事在民间传颂已久,本文着重从精卫神话的发源地、精卫神话的形成以及精卫神话与鸟图腾崇拜之间的联系三个方面对进行探讨,试图解释神话背后蕴涵的深层次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国神话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神话故事中有许多关于生态观点的描写。本文以中国神话中的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后羿射日三个故事为例,分析了神话故事中的生态观念。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神话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神话因孕育的土壤不同,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通过对比二者蕴含的不同文化内涵,探讨神话文化对当今中西方民族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很多学者对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流传久远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文章尝试用起源于生物学的谜米学原理,这一崭新的研究思路来探讨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复制和传播问题。希腊罗马神话由于成功地运用了对"我"的传播、对"爱与美"的传播、"利他主义"的传播策略,成为成功的谜米。  相似文献   

6.
中国神话中的贡献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思想因为继承了中国神话中的贡献精神,从而获得了经久不息的生命力.中国的源头神话是由原始人创作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生存下来.他们在集体中劳动,实行平均分配,这其中包含着强者对弱者的照顾,强者利益的牺牲.在这种情况下,集体必须从精神上肯定强者的牺牲精神,从而产生了以贡献精神为特征的集体主义道德.在盘古、伏羲和女娲三则神话故事中能够看到这种精神的闪光.  相似文献   

7.
文化输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日益突出。作为西方文化源泉之一的希腊罗马神话已经渗透到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输入希腊罗马神话的文化背景知识已成为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的一个必要而且有利的补充。本文拟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浅析希腊罗马神话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的神话和宗教对基督教的诞生和崛起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基督教的诞生受到古希腊俄耳甫斯教的影响,并在传教过程中实现与古希腊英雄神话的视域融合。古希腊神话的英雄观和命运观对社会外部环境和人们内在精神世界施加负面影响,推动基督教攀上西方宗教世界的顶峰。  相似文献   

9.
电影《雷神》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便是生与死,这一点贯穿于整个北欧神话之中。作为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对北欧神话中此主题的研究有利于深入知晓西方文化,尤其是北欧文化的某些精神内涵。因此,本文将通过解读电影《雷神》中的生死情节,探究其在北欧神话中的突出表现及其背后的深刻文化意蕴,即《雷神》和北欧神话中的生死主题,反映了北欧先民独特的生命观。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让北欧先民深谙生存的不易和死亡的恐惧,而正是这些塑造了他们的核心生命价值观———荣誉精神。同时,在他们看来,死亡虽不可避免,但并不是彻底毁灭,而是孕育新生,整个自然、宇宙便是在这样的永恒循环中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0.
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对英语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许多英语词汇都源于希腊罗马神话。文章从三个方面概括了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词汇的影响:对英语词根的影响,对专业词汇的影响和对英语成语的影响,以期对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文学中,水与火具有双重意象。论文从神话原型批评视角对《荒原》中水和火的双重意象进行分析,一方面展示了一战后西方文明的衰落,揭示了《荒原》的死亡主题;另一方面体现了艾略特看到了解决这种困境的希望,揭示了诗歌的拯救主题。  相似文献   

12.
美国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被称为诗人中的诗人,她的诗歌富于技巧,许多作品呈现出鲜明的魔幻主义色彩,宗教神话故事、神奇的意象、有异于传统叙事的错置的时空模式,使故事情节亦幻亦真,让读者回味良久。从魔幻现实主义的视角,从诗歌所呈现的非线性的时空模式、神奇的意象、宗教与神话典故、幻与真的结合等方面对毕晓普的诗歌进行新的解读,将引领读者打开一个鉴赏诗歌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神话-仪式的分析,揭示了神话-仪式中所蕴涵的戏剧因素.这些戏剧因素分别是戏剧性的内容(神话)、戏剧艺术的呈现方式(扮演)、戏剧表演和欣赏的心理准备(有意的自欺)以及戏剧的情感功能(集体体验).由于具备了这些基本的戏剧因素,这种神话-仪式可以被称为仪式戏剧.  相似文献   

14.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它结束了"新批评"在西方文学批评界的霸主地位.其产生和发展曾至少受益于以下三个不同的学科,它们是以弗雷泽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以荣格为代表的分析心理学和以卡西尔为代表的象征哲学.在三个理论渊源基础之上衍生了神话原型批评方法的四种倾向和视角.神话原型批评在我国文坛本土化、实践化过程中,这四种批评倾向也出现了与我国文化背景和学术环境相调和、被涵化的过程,显示出我国学术界在具体运用原型批评理论时对这四种批评倾向的取舍、改造和革新过程.  相似文献   

15.
数字除了是人类用于表达规定数量的符号,具有普遍的意义外,在不同的语言背景下,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还具有其特定的文化意义。汉语语境下的数字文化观与汉民族的宇宙观、民众趋吉避凶的心理有关;英语语境下的数字文化观则与西方的宗教、神话有关。  相似文献   

16.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标志着西方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创立.由于其在理论、政策及方法上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观点和主张,所以被称誉为"凯恩斯革命",并长期占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宝座.70年代中期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滞胀并存"的现实打破了凯恩斯主义的神话,非凯恩斯主义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上风.当 90年代初失业和经济衰退再度成为西方各国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时,凯恩斯主义又在理论上取得一系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在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史中,弗兰茨·卡夫卡虽然只留下为数不多的几部作品,但依然成为无数文艺批评家耗尽心血也难以参透的文字迷宫。其中,《城堡》就是其颇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中蕴含的本体象征意义体现了作者最高的艺术追求,其作品中的本体象征可以从神话、象征、迷宫、影响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18.
股票期权实际上是一种激励制度,并且在西方国家发挥了强有力的激励作用,缔造了硅谷神话。但其在中国的存在和运用,至少现在看来其作用的发挥与我国企业管理层的期望值还有较大差距,其中的一些障碍、缺陷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与《荒原》在神话结构的运用中有一个极为相似的因素,即神话预言结构的使用,警幻仙姑和索梭斯特里斯太太两个人物形象分别是两部作品神话预言结构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中这一相似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加深对神话预言结构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对女娲神话和壮族姆六甲神话进行功绩、神格、信仰习俗、生殖崇拜的比较,表现女娲神话在流传过程中对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的影响,梳理汉族文化和南方各少数民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进而展现文化传承中的民族交流与融合,这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