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深XX井是一口复杂的超深井,钻遇多套盐膏层和地层压力系统,存在垮塌、高压水层、漏失层、溢流等复杂钻井,给固井作业带来了很大难度。通过多次扩眼通井等措施保障套管下到位,制定严密的下套管措施保证作业过程不发生垮塌、溢流等风险,优化了固井工艺,提高固井质量。该井的复杂处理措施和固井技术值得进一步钻研,可为石油作业人员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地应力突变、膏盐岩蠕变、固井质量等多因素分析,确定塔里木盆地塔北玉科区带石炭系膏盐岩地层套管变形主要原因为在岩性界面岩石力学参数差异导致剪切错动;区域上发育的膏盐岩互层发生蠕变,从而致使套管严重变形;已完钻井固井质量较差也使得套管外受力不均匀而产生变形。提出了将区域上原来使用的2层套管结构优化为3层;将石炭系膏盐岩地层封固之后再进行下步钻进;适当提高套管抗外挤强度。解决了区域上的石炭系膏盐岩段套管严重损坏问题,确保顺利钻进,为后期作业提供了井筒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3.
一次上返固井能缩短建井周期,提高套管的气密性及耐压性,但容易因漏失而导致水泥返高不够。针对神木区块气层段特点,选用轻珠水泥、降失水水泥、泡沫水泥三凝水泥浆体系,能够压稳气层同时不压漏地层。通过对水泥浆流变性和井径数据计算,确定紊流顶替临界排量,同时在水泥浆返至200m左右时应采用塞流顶替。通过现场应用,能够实现全井段封固,保证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平井的固井技术难点,从井眼净化、套管居中、水泥浆性能、顶替效率等方面研究,确保水平井固井质量,实现油田开发的长期高效。  相似文献   

5.
渤中28某油田地质条件复杂,钻井过程中会穿越断层,在固井过程中极易出现井漏,且固井质量难以保证。分析了该地区的固井难点,设计了平衡压力过断层的低密度纤维堵漏领浆体系和有效封隔油层的高性能尾浆体系;并针对大位移井影响固井质量的主要因素,优化了扶正器安放位置,尝试使用了部分水力液压扶正器保证套管居中,减少下套管摩阻;通过软件模拟分析,设计了保证环空压力平衡和提高顶替效率的合理施工排量方案。通过现场应用结果看出,整个施工过程未出现井漏,且固井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受地质条件、工艺技术、人工成本和监督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套管完井质量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长期平稳发展。通过深入分析长庆区域油气井套管完井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难点,得出套管粘卡、碰压不符合要求、固井质量差、生产过程套管腐蚀、套管柱设计不符合要求等套管完井质量问题,结合现场实际,从下套管作业的前、中、后3个时间段施工环节,提出具体的监督要点和管控措施,对套管完井作业进行有效干预,从而达到控制和提升套管完井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红河油田主力开发层位属于典型的"三低"储层,为降低油田开发成本,实现分段评价开采,完井方式改用二开井身结构套管射孔完井。通过加强井筒准备、认真落实下套管技术措施,确保油层套管顺利下放到位;先后通过附件优选、前置液设计、水泥浆体系优化和固井工艺流程优化,形成了一套适于红河油田水平井固井工艺技术措施,实现水平井一次全返的封固目的,为油井后期作业提供合格井眼。  相似文献   

8.
旋转尾管技术常用于固井过程中,以提高顶替效率及固井质量。渤中A井设计井深5 300.0m,开发层位为太古界潜山。实际作业中在四开Φ215.9mm对应下入Φ177.8mm尾管。由于在东二下段钻遇极易坍塌层发生2次卡钻,第三次侧钻完后为保证Φ177.8mm尾管顺利下入,通过原钻具测试井内裸眼、套管内摩擦系数、反算尾管串组合旋转的扭矩分布,以此优选高性能尾管悬挂器、球座、可划眼浮鞋等配套工具;通过对管串实际组件物理抗扭、抗拉参数校核,得出可旋转下入尾管的方案。最终渤中A井在Φ177.8mm尾管下入过程中成功处理频繁遇阻、划眼过程憋压,顺利通过易坍塌层井段,完成封固任务。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庆喇嘛甸油田北东区块和采油四厂杏7区块浅层气及气顶气发育易发生固井窜槽和气窜,严重影响固井质量的技术难题,大庆油田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应用双凝水泥浆和低温浅层防气窜两套水泥浆体系,并根据地层压力分布情况采用套管外封隔器固井技术,制定了"压稳"和"防窜"相结合来提高固井质量的技术措施,实现了该区块完井安全和固井质量的双重保障。采用该技术后喇嘛甸气库区固井优质率达到94.23%,提高了2.5个百分点;采油四厂杏7区块固井优质率达到90.14%,提高了10.14个百分点。应用结果表明,这套技术措施能够大幅度提高大庆油田浅气区调整井固井质量,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吉X井是某油田苏北盆地东台坳陷海安凹陷曲塘次凹陷南部斜坡带袁家断块构造高部位上的一口水平井。介绍了吉X井井眼基本情况,分析了固井难点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固井技术措施,但由于该井在钻井过程中井眼轨迹不规则,存在"大肚子"井段,套管不居中,固井顶替效率差,导致整井固井声幅值较高,质量差。着重对其进行了固井质量原因和后续补救风险分析,对类似的固井施工案例具有一定的现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结合黄金坝区块的地质情况,分析水平段固井技术难点在于水平段长、井壁稳定性差、套管下入困难、油基钻井液置换及界面清洗困难、顶替效率不高等;根据井身结构设计的特点及地层的情况,从通井技术、提高顶替效率技术、提高界面胶结强度措施及侯凝方式4个方面开展技术研究并提出相应技术对策。实践表明,所提出的针对性措施有效保证了该区块的固井质量,并对今后同区块固井工艺技术发展和应用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永久冻结地区固井作业时,需要进行详细周密的固井设计,并且应用各种成熟的固井技术以产生良好、持久的地层封隔和固井质量。井下环形空间中,只有水泥环与套管,水泥环与地层之间产生良好的水力密封,才能避免固井作业后各种挤水泥作业、各种修井作业,避免关井和油气资源的流失等等。固井作业施工前,设计人员要充分调研各种影响固井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对各种因素提前做出相关预处理措施。 Novo Zapolnarnaya(俄罗斯北极圈地区)油区,利用新型混拌工艺施工作业10井次,10口井的固井作业进行顺利,固井后没有油气水窜流现象,而且这10井水泥浆设计合理,因而减少了各种固井隐患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油气井的寿命。  相似文献   

13.
页岩气井开发过程面临钻压同步的情况,常伴有套变现象发生,影响后期压裂改造。为此,油田采取保压候凝措施预防套变。通过跟踪页岩气井保压候凝后续固井质量情况,发现采取该措施的页岩气井存在质量分界现象,即保压候凝后,在某一井深范围会出现质量反转,固井质量差异明显。通过统计数据与测井曲线图特征分析,探索总结其影响规律,并结合弹性力学厚壁筒理论对其进行了机理分析。对于抗外挤强度高的套管,在满足抗外挤条件下,不建议候凝期间采取管内保压措施。如果必须采取保压措施,建议采用弹性水泥浆、树脂水泥浆等体系进行浆体设计,并合理控制保压值以减小微间隙的产生。另外,还可在重叠段关键位置使用遇烃遇水自膨胀管外封隔器封堵气窜通道,降低后期环空带压机率。  相似文献   

14.
吐哈油田分公司丘陵油田地层复杂,且普遍采用高压注水、压裂、酸化等增产措施,导致套管变形较严重,并且部分套损井变形点较多、变形段较长,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油田采用小套管悬挂固井技术成功解决了深井套管变形段长,多点变形而无法修复的难题,现场应用效果好,为油田套损井治理探索出一套新工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石油企业勘探开发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规模的不断壮大,油田固井技术的推广运用有效促进了油田固井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但是目前形势下,加强、改进油田固井技术仍有必要,本文通过分析固井作业中的技术难题,提出了油田固井技术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固井质量评价作为海上平台弃置时不可缺少的一环,直接影响着弃井成功与否。针对海上某油田C平台弃置时低密度水泥浆固井质量评价的难题,开展了超声兰姆波成像测井仪的研制,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研究表明:①超声兰姆波成像测井仪可对套管进行360°全井眼覆盖并成像显示,声阻抗测量精度为±15%,适用于常规及低密度水泥浆的固井质量评价,满足139.7~339.725 mm(5.5~13.375 in)套管内的固井质量评价;②C3井测量实例表明,超声兰姆波测井仪评价结果与现场套管切割后回收断面符合度高,为后续套管切割作业提供了可靠依据。超声兰姆波成像测井仪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塔河油田由于地层复杂,勘探和开发难度大,存在大量的套损井、低产井。应用开窗侧钻技术进行老井重钻,使老井复活并增加产能。这类老井侧钻一般以?193.7mm套管开窗,悬挂?139.7mm直连套管;也有少部分?177.8mm套管开窗,下入?139.7mm直连套管进行丢手。这样造成环空间隙较小,增加了固井施工难度。优选小尾管固井技术措施,设计最佳的固井施工措施,保证小尾管固井施工质量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丰探15井是某油田在苏北盆地东台坳陷白驹凹陷洋心次凹深凹带白2井东构造布置的一口定向预探井,属于苏北盆地东台坳陷白驹凹陷洋心次凹深凹带白2井东构造-岩性圈闭构造。针对固井技术难点,为进一步提升苏北油区深井、探井固井质量,探索使用新工艺新方法,在丰探15井首次尝试采用双胶塞固井工艺。其原理是注前置液前压入空心胶塞刮净内壁上的残留泥浆,注水泥浆后压入实心胶塞刮净管壁上残留的水泥浆,避免套管内套管外钻井液与水泥浆的混窜,有效地保证固井质量。通过应用双胶塞固井工艺,配套井眼钻进控制技术、通井技术、井眼清洁措施、固井液技术、替浆技术等,安全顺利地完成了丰探15井固井施工。丰探15井应用结果表明,应用双胶塞固井工艺固井质量优质,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定向井钻井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设计下套管的配套技术措施,保证定向井下套管的质量达到设计的标准,为后期的固井施工提供依据。不断优化定向井下套管配套技术措施,保证定向井的钻探施工质量达到最佳的标准,更好地为油田生产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0.
大庆油田在经过近60年的开发后,部分老区油田由于长期的高压注水和大排量强抽等采油作业的实施,导致地层高压、常压、低压等多套压力系统共存,地层属性及渗透率差异明显。固井施工过程中,高压油气水侵、漏失低返等问题日益突出,对油气井封固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该技术难题,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类增韧防窜剂为基础开发出一套防窜水泥浆体系,并将纳米材料引入体系又开发出了一套纳米基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结合固井工具等技术措施,使大庆油田老区井固井优质率提高13%以上,保障了大庆老区油田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