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霄川 《市场周刊》2005,(46):30-30
进入11月,焦炭市场“入冬”迹象愈加明显。欧盟已放出威胁的风声,为避免违背WTO条例。中国有义务在年底之前放宽出口配额。就在欧盟博弈中国焦炭倒计时的时候,商务部逆流而上,11月21日。商务部公布《2006年焦炭出口企业资质标准及申报程序》,这意味着中国明年将进一步缩减出口配额。  相似文献   

2.
张崇防 《市场周刊》2004,(20):34-34
针对欧盟日前要求中国放开焦炭市场的做法。中国的焦炭企业做出强烈反应.普遍认为暂不宜取消目前实行的焦炭出口配额管理制度,否则会对本行业产生“灾难性”影响.甚至引发新的贸易摩擦。他们同时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在确定配额数量时不应“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3.
武月 《市场周刊》2004,(24):37-37
由于市场普遍预期中国将扩大焦炭出口配额,国际市场焦炭价格已经出现大幅下滑,业内人士指出,从近期看,国际国内焦炭价格不会再大幅下跌,甚至可能出现小幅反弹。这是6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炼焦技术及焦炭市场国际大会”上不少专业人士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陈茹 《大经贸》2004,(7):38-41
从被欧盟征收反倾销税到欧盟对其求之若渴,中国焦炭在短期内遭遇了欧盟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由于中国对焦炭出口实行限制而引发的国际贸易摩擦,不知何时会是尽头。  相似文献   

5.
《市场周刊》2005,(19):39-39
2004年,中国焦炭产量创记录的达到2亿吨,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出口贸易量多年超过世界60%的份额。然而,国内焦炭企业的激烈竞争造成了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环境日益恶化,国际市场价格又对我国不利,行业前景不容乐观。在“首届中国煤焦化国际论坛”上,专家呼吁,国内焦炭企业应该通过强强联合来解决焦炭行业当前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5月8日,欧盟委员会同意向进121自中国的太阳能组件征收惩罚性关税,初定平均税率47%,该关税将于6月6日起生效。继美国“双反”之后,欧盟实施在意外之余、预料之内“双反”。欧美“双反”把中国光伏产业逼至墙角。5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表明强烈反对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反调查。李克强总理代表中国最强音,助力中国光伏品牌激流勇进。  相似文献   

7.
文华 《市场周刊》2004,(38):31-31
在9月16日青岛召开的中国炼焦行业协会“2004年下半年焦炭市场分析座谈会”上,专家表示,我国实施宏观调控以来,焦炉产能扩张势头趋缓。  相似文献   

8.
刘军 《市场周刊》2005,(18):37-38
“全球最权威的焦炭市场资讯将从这里发布出去。并且将逐步实现影响全球焦炭市场的能力。”当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已经对全球油价呼风唤雨几十年的时候,中国内陆省份山西,也雄心勃勃地开始实现自己建立“欧佩克”式组织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12日,山西焦炭“欧佩克”——山西省焦炭协会召开会员单位联手压产自律大会,93家焦炭会员生产企业痛定思痛后在联手压产自律协定上签了字。按自律协定,今后3个月,93家会员企业将压缩焦炭生产规模20%-40%。据测算,今后3个月内,山西至少压缩焦炭产量600万吨。  相似文献   

10.
陈刚 《中国海关》2009,(9):60-61
钢铁产量的回升拉动了世界对焦炭的需求,欧盟对中国焦炭出口的态度随即由征收反倾销税转变为指控中国的限制出口措施。在世界经济及钢铁业逐步回暖的背景下,世界对中国焦炭的需求量已处于上升之中。  相似文献   

11.
韦琳 《市场周刊》2007,(7):46-46
近日从“第五届中国炼焦技术及焦炭市场国际大会”上获悉,通过近年来的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中国钢铁工业和焦化行业呈现出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近期我国焦炭市场不会出现大起大落,预计2007年我国的焦炭出口量将保持适度规模,维持在1400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中国限制并减少焦炭出口数量的一个后果是:中国焦炭在世界焦炭贸易中的份额会逐渐下降。焦炭国际价格继续上涨,一些长期的国外用户势必寻求新的替代渠道,届时世界焦炭市场可能会重新瓜分,中国的霸主地位将岌岌可危。  相似文献   

13.
5月13日,美国对我棉织裤等3类产品提前启动“特保”;5月18日美国又宣布,决定对我男式梭织衬衫等4种产品采取“特保”;同时,欧盟也称.将对中国的T恤和亚麻纱这两类产品启动“紧急特保”程序。  相似文献   

14.
我国焦炭内销价格自2008年8月11日开始下跌至9月下旬已近7周,均价累计下跌600元(t价,下同),其狂跌态势与上半年逐月上涨速度几乎一致,使今年我国焦炭市场基本定格为“暴涨暴跌”。三季度即将结束,四季度我国焦炭市场还会持续低迷,原因是钢铁行业不景气仍将延续。钢铁企业领头羊宝钢股份9月19日宣布其11月钢材价格比10月再下调800元。  相似文献   

15.
2004年6月22日至23日,第二届中国炼焦技术及焦炭市场国际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世界炼焦技术与市场专家共同为中国焦炭业把脉。 “源于其本身对焦炭行业的透彻了解,25位演讲人围绕炼焦产业政策、资源合理利用、环境的改善与保护、进出口贸易的方针政策等议题,从不同角度、多层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通过参加本次会议,可以把自身对中国的焦炭行业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更深的层次,更不会再因中国焦炭暂时遭遇‘热抢’而方寸大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冶金行业分会秘书长王常贵认为,这次大会的召开将对中国焦炭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市场周刊》2005,(23):4-5
焦炭作为中国唯一具有国际话语权的能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十分俏销。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焦炭生产企业置环保于不顾,盲目扩充产能,致使焦炭产品严重超过市场需求,焦炭由卖方市场转变成了买方市场,焦炭价格暴跌,企业严重亏损。事实证明,市场竞争不是无规则,无秩序的竞争,竞争如果失去了规则就会扰乱竞争,吃亏的还是焦炭生产企业。希望焦炭生产企业,利用这次市场变化提供的契机,吸取教训,充分发挥“焦炭欧佩克”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制定并遵守游戏规则,这样最终受益的是焦炭生产企业自己。  相似文献   

17.
王黔 《市场周刊》2005,(45):31-31
焦炭行业从“天堂”着地 从2002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焦炭需求猛增,导致市场价格一路飙升,每吨焦炭突破400美元,最高达到430美元,面对不可思议的天价,一时间焦炭成为“暴利”的代名词;同时,国内钢铁需求强劲,拉动焦炭消费不断攀升,价格上涨、利润可观。好景不长。2004年下半年,世界钢铁价格开始疲软,导致焦炭需求走向低迷。来自天津港13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焦炭离岸价格约为120-130美元/吨左右。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外商已经或准备利用中国焦炭产能严重过剩的时机,寻求集体压价,焦炭价格还有可能继续下滑。在出口受挫的同时,严重过剩的焦炭产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据了解,目前焦炭行业整体处于保本微利状态,不少焦化厂出现亏损,有的已关门大吉。  相似文献   

18.
谭筱 《市场周刊》2006,(3):10-10
在“2006年上半年全国焦炭市场形势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副司长侯世国指出,由于产能过剩。目前80%的炼焦企业亏损。今年将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把焦化新增能力准入关。“我给你几次补考机会,还是不及格,那就只好退学。”他表示,时机一旦成熟,将对仍不符合条件的焦炭企业进行强制性调整。今后三年焦炭生产能力保持在3亿吨左右。彻底淘汰土焦、改良焦,力争使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焦炭产能占总能力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小水 《市场周刊》2004,(21):7-7
从有关部门获悉,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工商总局、税务总局、环保总局、银监会、电监会联合制定的《关于清理规范焦炭行业的若干意见》已于5月27日会签完毕,并报经国务院同意,将于近日下发。根据九部委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将依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综合运用金融、财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焦炭生产企业和建设项日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尽快抑制目前焦炭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势头。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月1日,困扰中国31年之久的纺织及成衣协定(ATC)寿终正寝。曾有人预言中国纺织品终于迈入春天了。可谁也没想到,这春天竟是如此短暂:4月25日,欧盟决定对中国9类纺织品进行特别限制调查;5月13日,美国决定对中国3类纺织品采取“特保”限制;5月18日,美国再追加4个类别的“特保”商品;5月27日,欧盟启动了对我国两类纺织品的“紧急特保”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