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暴力性犯罪特别是青少年暴力犯罪现象比较突出.青少年暴力犯罪是一个多元性的含有深层次涵义的社会问题,应尽快构建青少年犯罪预防体系,减少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席勒以为暴力是一种毁灭人性的力量,人性与暴力不相容,卡夫卡在他的小说《在流放地》指出,极权加技术使人丧失人性。纳粹集中营和卡夫卡笔下的流放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在凯尔泰斯小说《无命运的人生》中,集中营里的囚犯却没有丧失人性,他们用各种类型的“固执”,使自己作为人活下去。“固执”是他们对集中营的一种反抗,反抗暴力对人和人性的摧残,同时也证明他们是人,并具有人性。人性不是那么容易被摧毁的,这是小说想表达的一个思想。  相似文献   

3.
以未成年人是否犯罪、未成年犯罪人是否实施暴力犯罪为因变量的对数回归模型显示,接触暴力资讯能增大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比却不能增大未成年犯罪人选择实施暴力犯罪的发生比。这表明,未成年人通过暴力资讯(符号示范)所习得的并非攻击性的行为方式本身,而是反规范的态度或行为倾向。回归模型还显示,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家庭示范和亚文化群示范在未成年人犯罪促成过程中的实际地位已让位于媒体,媒体暴力问题的严重性可见一斑。相应地,被普遍认为能够对暴力资讯促成未成年人犯罪作出合理解释的社会学习理论,亦当做出适当修正。  相似文献   

4.
对于刑法第20条第3款的名称,从法条本身的逻辑层次和法条本身的内容来看,应当以特殊防卫一词最为贴切。特殊防卫与正当防卫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中行凶仅指暴力杀人、抢劫、强奸、绑架这四个犯罪,既指罪名也指犯罪手段,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有其严格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5.
北岛擅长通过动人的故事和细节来抒写爱情,在黑暗时代勇敢地描写人性,挖掘人性美的内蕴,突出圣洁的人性美。同时,他对爱情的追求是和大自然糅合在一起的。充满着光芒四射的理想爱情重构,是生命之湖中闪耀知性光辉的粼粼波涛。北岛诗歌有着对爱情的忠贞不二和誓死守候,常有一些黑暗现实对美好爱情的压抑摧残,让人感到美好人性遭受打击的心灵震颤,诗人借爱情的描写凸显对时代的反抗,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千正 《大众商务》2008,(12):21-21
危机,这是我们唯恐避之不及的事情。但是,现实中,总会有一些这样的危机,潜伏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那怎么办呢?逃避还是暴力阻止?或说,任其自然发展? 相信,聪明的人一定不会这样对待!因为,聪明的人都知道危机与机会,总是同行的。有危机,就会有机会。为何不好好利用呢?  相似文献   

7.
中西管理人性假设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现代管理理论都以人性假设为前提,不同的人性假设在实践中体现为各种不同的管理观念和管理行为。因之,管理学在一定意义上又可称之为‘’人性之学”。由于人性假设不仅决定着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还制约着人类的管理实践活动,因此对于人性的正确、深刻认识和理解之于管理效果好坏、管理成败的意义就十分重要。我国古代便有性善与性恶之争,在西方欧美国家也有各种不同看法。中西管理中诸种不同的人性假设都蕴含着某种程度的合理或科学成分,它们在当代的管理实践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映现。正为如此,我们有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贫困女性暴力犯罪迅速增加,就其成因众说纷纭。本文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解析贫困女性暴力犯罪之成因———敌意。当出现需要被阻、强烈的利益冲突、家庭暴力、夫妻冲突、女性的嫉妒及家庭规模的实际削弱和社会的失控,则导致敌意的产生。敌意具强烈伤害性意向。  相似文献   

9.
近年,我国校园暴力事件呈不断上升趋势,被社会广泛关注。预防校园暴力犯罪应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积极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这一思路对预防校园暴力犯罪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弗洛姆研究人性的方法、人性的客观现实基础、人性做出了动态性的解释等三方面来探讨了弗洛姆人性思想的合理性;从弗洛姆在人性的研究中夸大了个人的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在人性结构中的作用、在消除人性异化的途径上具有空想性、在人性思想中存在着内在的矛盾性等三方面探讨了弗洛姆人性思想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生活秩序的违法犯罪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具有组织的稳定性,经济的敛财性,行为的暴力性.非法的控制性等特征。一个犯罪组织,只有同时具备上述四个特征,才能界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的不朽巨作《李尔王》反映人性问题的主要观点有:人性或全善或全恶;一些人经过一系列打击、磨难后本性会彻底转变;由人类自身造成的邪恶最终定会被真善美所战胜;人性中的一大缺陷———盲目性往往会导致悲剧性的下场;清晰的眼光并非仅仅依靠明亮的双眼就能获得,世间真相必须用心灵去观察。  相似文献   

13.
善和恶是人性中的两个基本维度。基于人性恶会导致利己行为,并会为一己之利而损害他人,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法律制度来维护正义。基于人性善会产生利他行为,使得人与人之间友爱和睦,因此,我们崇尚人类的美德品质。本文从人性出发,完整地解读了斯密思想的法律观、道德观和经济观,揭示了斯密心中完美的理想社会和人类自然秩序,阐述了斯密思想对现实社会发展的启迪和意义。文章最后揭示了为保障实现理想社会的三条自然法则:正义的法律作为人的一切行为的外在规范;公正的旁观者作为人的一切行为的内心监督;在平等和自由条件下追求自我利益。  相似文献   

14.
司马光的礼法互补、德刑并用的思想是建立在“性善恶混”的人性论基础上的。他提出了许多可贵的法制思想,如法制应该简要、稳定,统治者要知法、守法、赏罚分明。不过,司马光把法制当作统治工具看待,法的本质是刑罚,这与现代法治观念尚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5.
对交通肇事罪的主体要件应针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判断非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是否构成犯罪应当以行为人是否是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驾驶非机动车为标准;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但在实践中应正确理解和适用;指使者不能以交通肇事罪中的共犯论处,而应视具体情节定罪。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公共领域,人肉搜索作为一种人性化搜索体验,在产生之初本是善良的,但是随着良莠不齐网民大量加入,其本意被扭曲,甚至产生网络暴力和网络暴民。究其根本,互联网的全民性、互动性、信息资源性、补充监督性、技术先进性是其作为新兴公共领域的独特之处。但是,互联网的有限性、制度缺失、公共性渐流失、权利和责任分离等缺点也导致了人肉搜索与公共性发生严重碰撞,其结果是近几年来网络暴力案件的频发和升级。这就需要我们从加强国家法制建设、公民法律意识建设、实行实名制、构建健康公共理性等方面来正确处理"人肉搜索"与公共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从合约理论来看,转轨时期处于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中的我国地方政府职能履行所依据的是一种行政性经济代理合约。合约特性及其治理机制的缺陷决定了地方官员理性的竞争行为选择与公众利益的要求并不能保持一致,从而形成地方政府间恶性竞争的局面。遏制恶性竞争的治本之策是针对体制弊端而展开的一系列制度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18.
"欲望"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杠杆",在新时期文学中已经占有了自己的位置并得到了充足的展示.本文意在通过对新时期文学中的历史欲望叙事、女性(权)主义欲望叙事和暴力欲望叙事的辩证分析,揭示其内核、弊端和现实效应.  相似文献   

19.
论教育考试作弊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弊是对教育考试的蓄意挑战,严重地威胁着教育考试公正.然而在对教育考试作弊的看法上存在着偏差.要有效地惩治作弊,首先必须认定作弊即作恶,进而弄清当前作弊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本文主要针对人们对教育考试作弊的同情态度讨论作弊的邪恶本质及其对教育考试公正的破坏性、教育考试作弊的基本形式及新趋势和对其进行综合惩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总和”的语义分析 ,认为马克思讲的利益是其主张的人的本质的内容。这可以从人性包含的个人、社会、自然之间的矛盾予以系统的理论证实。人性内因的七个要素是肉体、需要、认知、实践、活动、时间与空间。人学与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基石 ,由此可知生产力包含人、财产、知识等三个基本方面 ,知识取代财产支配社会是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