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万利稳 《魅力中国》2010,(31):71-71
一、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
一、注重传输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  相似文献   

3.
堂培青 《魅力中国》2009,(23):109-109
语文是某种文化的载体,是最具人文性的。它集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于一体,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科学精神、思想境界等方面。载道,载情、载史,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阅读语文教材,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  相似文献   

4.
辛雅萍 《魅力中国》2014,(5):205-206
语文是综合性的工具学科。包含了古今中外的各个学科的知识。新的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元素,我们应积极挖掘这些矿藏,让学生真正得到人文滋养,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教育的新鲜魅力。  相似文献   

5.
陈国宾 《西部大开发》2011,(2):143-143,161
人文性对于语文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只有认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关系,才能转变观念,教学才能重视人文性,挖掘教材人文性价值.注重课堂人文性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素养,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温小能 《魅力中国》2010,(33):321-321
中学语文教学的宗旨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直接的文化知识传授,对学生的思想精神世界的作用和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不同的语文教材的体验、感悟和反应也是多元多样的。因此,除了根据语体实施教学外,还宜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凸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体验并有所收益。笔者认为,尤其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加强睛境教学、艺术地熏陶感染学生,其教学效益是很大的,对学生的影响与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7.
次仁元丁 《魅力中国》2014,(12):213-213
语文教学开展新课标,更注重加强人文内容,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而道德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是要与语文教学相融合,再者,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在道德教育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都意味着道德教育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也体现着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价值。如今的语文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语言文字的训练,而是需要我们把传授语文知识和道德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价值体现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某种文化的载体,是最具人文性的。它集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于一体,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科学精神、思想境界等方面。载道,载情、载史,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阅读语文教材,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  相似文献   

9.
张小平 《西部大开发》2009,(11):173-173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必须紧扣学生未来职业生活,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和理解学生未来职业生活中蕴合的人文内涵,准确把握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涵义,构建高职语文人文教育的框架,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人文知识,养成人文素质,使人文教育具备职业应用性,以人文之光烛照高职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活,基本解决人的发展、职业需要及两者之间相协调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志军 《魅力中国》2014,(27):169-169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必须以完善人性为终级目标。以人文素质教育为目标,发挥其教人做人的功能。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之形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2.
武秀芝 《魅力中国》2010,(25):244-244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基础学科,具有明显的文化载体这一人文性质。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智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语文教学因其学科特点,具有“载道明理、表情达意、文道统一”的优势,在塑造学生人文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小学一直到中学毕业.贯穿始终.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可想而知。本文就个人的一些探讨做一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某种文化的载体,是最具人文性的.它集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于一体,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科学精神、思想境界等方面.载道,载情、载史,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  相似文献   

14.
段秀梅 《发展》2009,(5):140-140
初中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时,结合课文内容,努力挖掘、努力渗透,可使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青少年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重要性,继承和发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这是中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人文以人为研究对象,探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整个人类的关系,强调给人性以满足和尊重,是对善和美的追求;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应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真理性知识体系.人文与科学的统一融合在于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的社会实践观.主导这个社会的不是虚无缥缈的神,也不是生冷僵硬的科学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人是人文与科学统一融合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杨建萍 《发展》2009,(8):109-109
语文是诗意的语文,一个语文教师也应该是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什么是诗意的语文教师呢?诗意是充满激情的,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格的魅力。许多时候语文教师除了读懂教材、备好课外,几乎不再去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语文是文化之根、艺术之基,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巧,还有方法与能力,更重要的是情感与人格。那么,如何成为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呢?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文化对就业、出口和工业附加值的作用日益显现,作为文化层面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对加强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人文素质的构成脱离不了所属的社会文化背景.以文化为中轴,统一价值观,对化解社会矛盾、调节各种资源分配、推进和谐社会构建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面向21世纪、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战略举措。大学语文既是人文教育的基础课程,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最基本、最直接的重要课程。高职的语文教学应该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抓住职业语文教学基础性、工具性的特点,注重实效,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焦海滨 《魅力中国》2011,(6):196-19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新的语文教育大环境下对语文学科作用的最新、最高的认识。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提高自身人文修养,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加强人文性渗透。这样,学生在感悟、理解、欣赏、积累和运用语文知识的同时,必将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熏陶。  相似文献   

20.
为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艺术类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可利用课堂教学挖掘课文中的人文知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达到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