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科学素养,应该从小培养.<科学课程标准>提出: "科学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自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杨珍 《魅力中国》2013,(32):226-227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就应该渗透科学探究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物理科学的理念,利用身边的日常物品做实验,丰富实验经验。这也就是对科学探究的很好践行。科学探究就是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充分提供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和交流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自主地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如何有效的把握这一教学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做法,以体现其内在涵义。  相似文献   

3.
王润耕 《魅力中国》2011,(6):232-232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颖 《魅力中国》2014,(10):137-137
探究式教学既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又是学生科学进行学习的有效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式教学活动为主的学习是学生了解自然、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式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了解科学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潘峥 《发展》2011,(7):143-143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科学老师应当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引领他们走进大自然,放飞探索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余进修 《魅力中国》2013,(22):246-246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新课程把这一理念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7.
张彩琴 《开放潮》2008,(4):89-89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课堂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近几年,我在教学中努力运用评价调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个性发展,强调对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跨学科问题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伏海澜 《发展》2009,(9):84-84
《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总目标是使学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因此,中学物理学科的实践活动,应以基础知识为载体,以实验探究和动手操作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科学爱好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姬彦东 《发展》2009,(6):90-90
科学探究既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有教师的正确指导,还要求学生自己在探究实践中逐渐积累。 一、掌握操作方法,培养良好习惯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有严密性和科学性。物理实验的操作方法对学生探究实验尤为重要,学生必须熟记、掌握。  相似文献   

10.
《科学》这门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就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可见,科学课的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孩子们将来进初中、高中以后关于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对小学科学教师来说,如何让学生喜欢上科学,乐于去学习,乐于去探究,比学到多少高深的科学知识要重要的多。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减负声音的不断加强,如何真正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还学生以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主动、全面、个性化的发展等问题已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本文通过在减负新政下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以及对学生采用哪些探究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方面进行了阐述,以供大家参考和指正.  相似文献   

12.
孙书敏 《魅力中国》2013,(34):226-226
英语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为基本任务的课程。新课程改革以及英语学科实用性、灵活性较强的特点,要求教师更应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本文以我曾经讲授的高中英语北师大版选修七Unit 19--Lesson 3--Body Language这一课为例,浅议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海文 《发展》2009,(12):139-139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初中自然课改论文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初中自然课改论文方式。因此,在自然教学中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自然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乐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4.
吴培强 《魅力中国》2013,(10):143-144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全新的教育观、学习观,从传统的知识培养转变到学生能力的综合培养上。物理是一门重要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5.
姜朝桂 《魅力中国》2010,(3):110-110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要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在探究性活动中,要引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愿望和迫切心境,利用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喜欢新的尝试,乐于探究。驱动探究是一个人的好奇心,兴趣,是要解决问题的热情。有了好奇心,探究倾向,兴趣,就会产生对科学的喜爱,让他逐渐形成对科学的情感。选择儿童感兴趣的内容,在充分探究中培养了积极合作的态度,体会探究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把握机会,敢于批战,敢于付诸探究行动的精神: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丰富活化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学习习惯,锤炼学生自主探究品质。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同时要发散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唐志勇 《魅力中国》2009,(23):105-105
物理新课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的.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重视科学探究,尤其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应试教育逐步转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袁富菊 《魅力中国》2013,(32):237-237
随着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中阶段的物理课,要更加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学习质量,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有必要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自己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艳 《魅力中国》2013,(34):124-124
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在教学中营造一种“研究”、“探索”、“钻研”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逐渐适应新教材、新教法,并不断的对个体的创造,实践要素进行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论证猜想和假设的实质性过程,是知识的发源地和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自主地进行实验探究,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丰富的、初级的、创新的新体验、新感知。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实验能为化学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形成科学的思想和观念;能为学生提供练习和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增强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能帮助学生理解、把握、应用、检验和巩固有关的知识、技能,继续前人积累的最基本的经验,形成自己的体验,是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郭宇静 《魅力中国》2014,(2):232-232
物理学本身是一门实验科学,它是以“突出素质教育,强化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实验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将素质教育与实验教学融为一体。而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学生物理学习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学生获得各种能力的源泉。教是要学生通过实验来学到知识,训练技能,并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