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朱凤英 《魅力中国》2010,(11):223-223
现如今,感恩教育已成为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2.
汤小静 《开放潮》2006,(11):78-79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亲情是教育的源泉和支持,只有爱父母,才会爱祖国,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但时代发展到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情感正在被有形无形的代沟所取代,亲情渐渐被淡忘。  相似文献   

3.
刘海鱼 《魅力中国》2014,(6):156-156
初中语文汇集了古今中外的佳作,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审美内容,注重学生心灵的体验,提升学生鉴赏及创造美的能力,以提升初中语文的审美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4.
刘晓凤 《黑河学刊》2012,(8):133-13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在完善学生的人格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切入点。目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从社会大环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基此对加强高校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接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受助大学生普遍缺乏感恩意识,在自我关系中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不能正确定位自身的价值,在人我关系中忽视父母养育之恩、老师教诲之恩、朋友帮助之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相应的对策,笔者提出了积极创设校园感恩文化,建立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的保障机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用情感教育的策略是:精心设计导语,把学生引入作品的情景;借助音乐,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音频、图片的直观性再现美的意境;运用范读、朗读和语言调控课堂情感氛围。  相似文献   

8.
张晟 《魅力中国》2009,(7):95-95
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增强大学生认识社会和回报社会有着重要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  相似文献   

9.
胡锋 《发展》2007,(4):86-87
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懂得感恩的学生才是人格健全的人.高中历史教学就是要在课堂上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的教育,实现新课改情感态度价值现的教学目标.本文从利用网络资源来给感恩教育创造环境;通过近代百年屈辱史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感恩教育;利用历史人物生动感人的言行来让学生学会感恩等方面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感恩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高升 《魅力中国》2014,(10):134-134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呢?我认为其策略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对教育的对象要有情感--爱学生。爱是做好教育的营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深深地热爱学生,视生如子,胸中时刻装着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学生之所想,乐学生之所乐,教学生之所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相似文献   

12.
苏明明 《魅力中国》2013,(32):215-215
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闼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  相似文献   

13.
蒋熹 《魅力中国》2010,(8X):68-68
<正>现阶段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并为中学语文教学服务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应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手段,使语文教学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陈爱平 《魅力中国》2014,(26):107-108
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里。仅就“激趣”环节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5.
感恩教育对于塑造和完善学生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分析了感恩缺失的表现.同时提出了对中职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目前贫困生感恩意识缺乏问题已引起重视。感恩教育应当逐步注重理性的深化,尤其要关注贫困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经济资助是手段,是国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经济手段,而非最终目的。资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  相似文献   

17.
马小苗 《魅力中国》2014,(2):166-166
语文教材本身具有许多的审美因素,它赋予读者极为丰富的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潜因,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高超的教学技巧,寓审美教育于教学之中。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浸透审美教育等方面内容进行探讨,以期引起语文教师对审美教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丁字红  杨柳翠 《魅力中国》2013,(11):221-221
山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反馈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完成这一过程?笔者认为:注意观察学生听课时的言表等心理反映,同时根据学生的共同心理特点和因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所形成的个性差异,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而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教学,就能使教学活动变得和谐愉快,并收到较好的效果。初中学生时期从心理特征方面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初一阶段和初二、初三阶段。初中一年级学生刚刚踏人中学,从心理成熟角度看,还带着小学时的稚气。而且,由于已习惯了小学时靠死记硬背便能学好语文的学习“方法”,所以无论是对中学的授课方式,还是学习方法,都感到不适应。由此,造成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淡薄了,往往教师抓得紧,他也紧;教师抓得松,他也松,他们这时有三大特点:一、课堂上好动,缺乏自制力,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较差。理解与记忆离不开具体、实在的感性材料。二、他们喜欢向老师敞开自己的胸怀,  相似文献   

19.
崔业华 《魅力中国》2009,(36):116-116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审美教育不仅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德育功能,还具有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和创造能力的功能。因为在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知和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其观察、想象能力以及思维和创造能力等都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庞顺清 《魅力中国》2013,(13):195-195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反馈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完成这一过程?笔者认为:注意观察学生听课时的言表等心理反映。同时根据学生的共同心理特点和因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所形成的个陛差异,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而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教学,就能使教学活动变得和谐愉快,并收到较好的效果。初中学生时期从心理特征方面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初一阶段和初二、初三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