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中小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中小企业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各个地区的中小企业在近年来取得了不同的发展,而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企业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对东部地区的浙江省与西部地区的云南省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借鉴东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对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如何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200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各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是区域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因此,要从加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以新动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创新、推动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制造人才以及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升级等路径出发,提升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阚大学 《技术经济》2012,31(4):38-44,125
利用2000—2010年我国省级制造业行业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东、中和西部地区的出口和进口对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出口与资源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行业产值与制造业总产值的比值"存在负相关关系,与资本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行业产值与制造业总产值的比值"存在正相关关系;东部地区的出口促进了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中、西部地区的情况与之相反;三大区域的进口均促进了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三大区域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是国内投资和技术进步;东部地区的FDI、居民收入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促进了其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中、西部地区的FDI没有促进其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中、西部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但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技术创新、资本运营以及市场运行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创新和发展能力还不强。由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落后,所以,产学研结合是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是产学研结合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小企业通过与地方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来实现产学研结合,进而推动我国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显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东部、中部、西部中小企业在数量与质量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状况到底如何,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表现出哪些特征,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鉴于陕西在西部地区的重要位置,这里以基于陕西宝鸡的调查为例。  相似文献   

6.
郎俊伟 《经济师》2000,(8):65-66
机制灵活的中小企业 ,规模适宜 ,管理成本不高 ,约束硬化 ,适应快速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尤其是在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力上 ,因为有世界诸多各国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成功先例 ,显得更是魅力无穷。时下 ,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大开发战略 ,中小企业因其更能适应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环境 ,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应该引起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一、中小企业的发展对西部地区具有重要意义1、中小企业的发展 ,对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 ,尤其是农村经济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 ,东西部经济差距逐渐拉大。西部地区一、二、…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东部地区由于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取得了比中西部地区更高的经济增长率,成为中国经济的领先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距日益扩大。为此,西部开发战略提上 议事日程。但人们在对西部开发的研究中,多以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历史经验为参考,进行各种模型分析,很少注意到西部地区与20年前东部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的极不相同与十分不利的初始经济、社会等条件。  相似文献   

8.
我国制造业西移的现状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娟 《经济纵横》2005,(2):24-26
自 1 999年底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东部地区的制造业出现了向西转移的迹象。显然 ,制造业西移[1] 会给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带来积极影响 ,但如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步骤、政策的设计或处理失当 ,尤其是对刚刚出现的制造业西移的现象关注不够 ,就会在实践中产生一些消极影响。这些影响不仅会阻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也会给我国东部地区的社会发展带来一些隐患。因此 ,加强对我国制造业西移现象的研究将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选取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和22个东道国面板数据,基于国际R&D溢出模型和包含金融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探讨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金融发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中国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存在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且与金融发展水平、国内R&D活动和经济开放度对TFP均呈现显著正向效应,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二是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存在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东部地区溢出效应显著正相关,中部地区显著负相关,而西部地区溢出效应不明显;三是中国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TFP呈现显著正相关,而中部和西部地区虽表现出正相关性,但不显著;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金融发展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金融发展高于中部地区,地方经济增长水平与金融发展并不呈现显著相关性。如何充分利用OFDI与金融发展来有效推动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趋势——基于浙江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现象,目前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发展趋势。与广东和江苏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主要在省区内地区间转移不同,浙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主要向江西、安徽与河南等相邻的中西部省区转移发展。在产业转移发展中,分离式转移与集群式转移成效最为明显,困难主要来自产业转移面临的不确定性,以及转入地投资环境与市场秩序有待改善。从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上讲,浙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发展,体现了由资源配置条件变化引致的地区经济结构变动与中国经济梯度发展的规律性特点,因而更具有代表性,其实践与成效有助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董秋云  揭筱纹 《生产力研究》2006,(6):245-247,250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西部中小企业发展严重滞后。这不仅严重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文章以西部的重要省份——四川省为例,通过与东部中小企业发展较好的浙江省作对比研究,探索可供西部中小企业发展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西部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集群的形成明显地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而东北和西部地区在产业集群发展上的滞后已成为我国区域装备制造业差距拉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针对西部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发育缓慢的原因及如何培育等问题做出了初步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优化升级的异质性影响、作用机制及其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数字经济能够明显促进中国制造业优化升级;区域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经济有助于各地区制造业高级化发展,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制造业合理化的影响显著为正,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行业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最大,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次之,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并不显著;分维度检验表明,互联网发展和数字普惠金融均有利于制造业合理化、高级化发展。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两条路径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非线性影响分析表明,伴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对制造业高级化的促进效应逐渐增强,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构建二者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和加权平均法评估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字经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评估并分析二者耦合协调度水平,进而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中国省际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二者耦合协调水平的分布具有较高一致性,均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水平较高,西部地区较低;二是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指数与数字经济指数发展较为一致,数字化产业发展指数呈现东部地区高,中部和西部地区低的态势;三是经济发展活力指数与经济发展效率指数的分布大致相反,创新驱动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较为一致,表明创新驱动是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张乐弛 《经济》2011,(10):84-85
中小企业融资难,尤其是初创企业、新型企业融资难,是中国经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日益凸显的一个瓶颈,也是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进程中的一个挑战。笔者最近到美国中部克利夫兰市、西部旧金山市以及东部纽约市,深入了解美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专题考察了美国中小企业融资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各地区制造业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效率视角,采用超效率DEA模型,使用中国2007年省级制造业面板数据分析各地区制造业的竞争力。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区的制造业竞争力差别很大,总体上东部地区要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地区间壁垒和产业间壁垒使得中国各地区制造业内部存在明显的效率差别。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显示,产业盈利能力、产业增长能力和产业基础能力与地区竞争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中产业增长能力对地区竞争力的影响最大;产业发展能力与地区竞争力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协整法对2001—2012年我国30个省(市)制造业产能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并基于动态面板GMM估计对市场因素、政府干预以及经济周期三大因素影响东、中、西部产能过剩的地区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与行业层面相似,我国目前已经出现了地区层面的普遍过剩,考虑到中西部地区技术相对落后、投资活动不活跃等因素,特别需要警惕的是东部地区的产能过剩。产能持续过剩的省份大多具有制造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较高、市场经济发展相对发达、政府干预能力较强等特征。市场因素与产能利用率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经济周期与产能利用率之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中西部地区经济波动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程度远大于东部地区;政府干预是影响我国特别是东部地区产能过剩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西部地区航空航天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了西部地区重点区域航空航天制造业人才、经济、市场、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等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并得出相关结论,最后提出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航空航天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中型国有企业 在当地社会经济中通常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具有突出的地位。对于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区位条件差、地方经济实力弱、制造业竞争力低、非国有经济很不发达的西部来说,国有企业比重很高,形成一定产能规模且具有较强技术开发能力的主要是大中型国有企业。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连续多年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东、中、西部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纠正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单向的长期因果关系和短期因果关系;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和单向短期因果关系;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和双向短期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化发展战略规划、政府引导、税收政策以及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