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分析高等教育的经济属性入手,按照成本分担理论,高等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应该负担部分教育成本,从而找出了我国高校收费的理论依据,同时,利用博弈论分析了高校收费过高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2.
陈鸿鸣  严念慈 《当代经济》2007,(10):102-103
文章从分析高等教育的经济属性入手,按照成本分担理论,高等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应该负担部分教育成本,从而找出了我国高校收费的理论依据,同时,利用博弈论分析了高校收费过高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成本个人分担比例的增加,高校贫困生群体日益壮大。解决、落实好对贫困生的资助和扶持,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教育机会公平,更能体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弱势群体的关注,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体现。近年来,虽然国家不断加大资助力度,但仍无法满足贫困生群体的需要。完善现行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必须要从理论角度深度剖析,以理论为指导,在明确国家主体地位和应尽义务的基础上,建立起目标明确、对象合理的高效率贫困生资助体系,同时不断优化内外部环境,保证贫困生资助政策健康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校违规收费、高等教育成本制定缺乏科学性以及教育产业化的畸形发展等造成了高校高收费,导致的后果则是贫富距离拉大、教育的公平性受到质疑,教育收费已成为城乡居民家庭制贫的首要因素。由此提出,国家应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健全和完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从制度上规范高校收费行为,增加收费透明度。  相似文献   

5.
中美高等教育收费与居民经济负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卓 《经济研究导刊》2011,(10):265-268
美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高等教育收费和成本分担模式以及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收入群体制定区别对待的弹性学费标准,并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减轻中国居民的高等教育经济负担,为贫困家庭的子女完成学业提供保障,尽可能地保证高等教育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质量对一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所以其成本费用应由国家和个人等受益方共同承担,即要对高等教育享受者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就需要科学界定高校实际运行成本,合理确定成本分担标准,完善教育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院校实行全面的收费政策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对于后续是否继续执行收费政策、如何实施需要有进一步的思考.基于此,论文首先分析了高等教育产品实行收费的依据,说明了高等教育成本的主要构成要素,并指出了可能会影响高等教育成本的几个因素;接着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院校费用分担机制的发展历程,重点论述了我国在进入新世纪后继续实行全面收费政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了我国1997年到2011年高等教育经费的实际分担情况,特别是财政经费和学杂费的比重变化趋势;最后给出了我国在新时期继续实行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几点建议,包括提高高等院校办学效率、继续增加财政投入、健全资助体系、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8.
张和生  梁斌 《经济师》2014,(1):157-159
构建与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是每所高校特别是农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共建和谐社会、关注"穷人"教育等理论角度,对我国农业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由国家、学校及社会三个方面,从经济解困到精神资助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农业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6,(12)
高校推行学分制教育管理模式是教育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调整,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在高校学分制管理体系中,如果按以往统一标准收取学费,就有悖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原则。文章调查总结了国内部分高校的收费模式,提出目前收费模式存在的收费标准制定不合理、管理复杂、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育成本分担是高校实行收费改革的重要形式。但是,高校兼具教学与科研功能,而科研功能定位在服务于国家的科研事业,由此形成的教育成本不应由学生来分担。因此,明晰高校教育成本在二者之间的分担问题并借此对教育成本进行必要的修正,是探讨教育成本分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实施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办学效率,但是高昂的收费标准产生的成本负担加剧了弱势群体在教育利益分配中的不利格局。文章依据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有关理论,采用个案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如何有效保障与实现在高等教育成分分担制度下的弱势群体高等教育的权益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校办学成本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高校办学成本,确立合理的成本分摊机制,对社会优化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和政府制定合理的拨款、收费政策,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稳步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认为,目前我国高校经费投入不足,实际生均成本偏低。建议: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合理分摊办学成本,适当提高收费标准;提倡和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办学;大力拓宽其他教育融资渠道;加强管理,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校教育成本的修正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成本分担是高校实行收费改革的重要形式。但是,高校兼具教学与科研功能,而科研功能定位在服务于国家的科研事业,由此形成的教育成本不应由学生来分担。因此,明晰高校教育成本在二者之间的分担问题并借此对教育成本进行必要的修正,是探讨教育成本分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受益日益多元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已成为许多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对如何实行高校教育成本分担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这一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收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高校教育成本成了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文章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障碍、成本核算内容、核算对象、核算科目等方面阐述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指出进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对于加强高校内部管理,降低教育成本,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俞泓 《经济师》2012,7(3):57+60
文章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角度论述了教育财政如何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分析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必要性、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后,进一步指出了基于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教育财政应如何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成本分担理论等一系列社会的、政治的现代理论激励下,高等教育经费的筹措、教育投资渠道的拓宽引起了各国的重视。文章在阐述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探究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理论与实践内源性,并基于些提出了相应的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曾道荣  张谛 《财经科学》2007,(11):70-76
本文认为高等教育成本是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服务所耗费教育资源价值的总和,根据受益和能力原则分担高等教育成本是制定高校学费标准的基本依据.提出了按学校地域、层次、科类专业、办学水平确定高等教育生均成本;按教育者家庭所在地(县级)分城镇和农村分别计算全国各地大学生应交纳高校学费标准;国家财政高等教育拨款分为高等教育生均基本拨款和差额拨款两个部分的基本思路;将高校学生资助纳入高校学费政策体系等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浅议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多属性决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公平.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最基本问题--"资助谁,不资助谁,如何资助",属"多指标下的对象选择"问题,可以归结为多属性决策理论的研究范畴.实现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发展,亟须高校资助工作队伍学习多属性决策理论.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考生源的减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市场体制的深化完善,对高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管理方式与水平日益成为高校之间竞争的重要因素.政府需要了解高等教育成本以确定收费依据和教育投入水平,高校自身也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规划.因此进行测算高等教育成本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对某省14所省属高校的2012年度数据进行了测算,以期对高等教育成本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