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疗改革是中国医疗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点,而资金的缺乏是医疗改革的关键。PPP模式作为国际准公共物品及公共物品融资的经典范式,对于提高医院的融资途径具有重要的作用。医院内控管理的缺失,也是医院改革难以进行的重要方面,切实提高医院的内控机制将极利于医院PPP模式的运行。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作为一个新的社会名词而出现.并伴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就要求以社区文化为代表的城市文明必须与之和谐发展.但在我国“城中村”发展过程中,社区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经过调查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筹措体系不完善,本文试图从这个问题出发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看法和解决对策,希望能对于城中村进一步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王怡 《生产力研究》2012,(10):104-10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居民对公共物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已成为我国社区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现阶段,在创新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主流下,社区自治这一新的发展理念为社区公共物品供需平衡提供了一个出路。文章尝试对社区公共物品有效自主供给模式进行探讨研究,并为大力提高社区自主供给公共物品的能力,实现由政府供给的主导地位向社区自主供给的主导地位的转变提出了几点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贾海波  代杨 《经济研究导刊》2012,(25):37-38,148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三农问题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而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对解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公共物品提供的PPP模式,有利于解决农村公共物品完全由市场或者政府提供的效率低下问题。对中国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探索PPP模式在解决中国公共物品提供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公地悲剧”理论阐释了公共物品的困境及其产生的原因。当前,公共文化建设模式及公共文化物品的供给存在类似“公地悲剧”问题:一方面,政府供给的公共文化物品供给不匹配;另一方面,民众因为供给不匹配导致对现有公共文化物品大肆浪费。“俱乐部产权(物品)理论”为解决当前公共文化建设问题提供了有效支撑。要消解公共文化物品的供给困境,先要解决公共文化物品的供需匹配问题,同时要解决公共文化物品使用过程中的“公地悲剧”问题。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成为社区基层治理和促进社区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供需不匹配是制约社区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主要困境.基于供给和需求主体心理偏好行为,以内在整体感知价值最大化目标为导向构建公共物品供需双边匹配目标优化模型,对社区养老服务进行实证分析.最终,从主体心理行为不同角度得出不同供需匹配方案,并提出供需匹配要以供需主体心理偏好为出发点,信息对称为保障前提,供需主体互评体系为手段,形成系统化自主决策机制,进而实现供需高效对接并增进供给整体满意度,为提升城市社区公共物品资源配置效率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从受益空间的角度来对公共物品进行划分时,可以将公共物品划分为全国性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两大类。村级公共物品作为地方性公共物品的典型代表,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几乎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7,(4)
作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绍兴地域传统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日渐减弱,主要表现在居民对地域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断弱化、城市居民社区参与度低、地域传统文化建设缺乏长效机制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对此,可以通过加大地域传统文化宣传力度,用多种手段提升居民的参与度,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地域传统文化的长效发展机制等加快地域传统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融合速度,提升绍兴城市社区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满足农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其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由于地理、历史、经济等原因,偏远少数民族山区成为云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遗漏的角落"和瓶颈。开远市碑格乡的实地调查表明,云南偏远民族山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着供需矛盾突出、建设成本高、补助标准低、缺乏地域民族特色、文化工作经费被挪用、文化设施管护不够、利用率低、农村文化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中村改造在中国语境下的讨论既是一个老生常谈,又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为了解决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衍生的各类问题,在西方国家大受欢迎的PPP模式逐渐成长为中国城中村改造进程中的选择手段,而土地信托方式在PPP模式下的应用,则是为PPP模式的推广,尤其是城中村改造方面提供了崭新的融资路径。可是,一个崭新的模式究竟会在运作过程中遇到怎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为这些问题从法律方面找到解决的可能?怎样能够让信托制度为PPP模式进行城中村改造提供更大动力?这些都是本文讨论的焦点所在。文章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个部分是论文的基础,将介绍PPP模式和信托在城中村改造运用的概念、现状,并且指出在运用过程中所要面对的主要法律问题;第二部分将重点探讨PPP模式下信托将要面对的多轮融资反稀释的问题;第三部分将讨论信托计划在城中村改造中退出机制的问题;第四部分将从法律层面分析信托计划所面临的监管,以及风险控制问题;最后一个部分将对本文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俐帆  高明 《发展研究》2012,(1):107-109
我国社区公共池塘物品始终存在着资源浪费、供给低效等问题,人们一直在谋求新的管理模式扭转失效局面。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提出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为公共池塘物品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依靠社会资本建立信任机制以实现社区公共池塘物品的有效管理更成为了新的研究视角。社会资本是公民参与互动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资源,在社区公共池塘物品管理中具有促进社区成员协作、实现资源和谐使用、增强社区成员自治能力等作用,针对我国社会资本的特点,应在统一社区制度供给、强化社区成员可信承诺等方面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2.
准公共物品是一种特殊性的物品,它的建设情况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由于它的公共性的特征,使得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承担着这项艰巨任务。随着西方非营利组织成功经验的传播,以及我国政府在准公共物品建设中的乏力表现使得具有独立性、效率高的非营利组织进入准公共物品领域成为可行。但由于政府在培育非营利组织上发挥的作用有限,加之其自身资金、管理等原因,阻碍了非营利组织的进入进程。因此政府应该对非营利组织从资金上给予援助,政策上予以支持,同时提供其参与准公共物品建设的机会;而作为非营利组织自身则必须尝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扩大宣传面、同时改变管理模式,发挥非营利组织在准公共物品建设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模式主要有民营企业建设模式、传统政府采购模式、PPP模式等三种.不同的建设模式会产生不同的实施效果.通过比较研究显示,在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三种主要模式中,PPP模式具有很大优势,它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减轻政府负担,保证项目实施效率,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全国首批28个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的秦皇岛,如何在全国和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先行一步是其重要使命。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为视角,通过构建提升我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有效路径,使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效运作,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社区公共文化健康发展,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居民文化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公共文化供给方式是由政府单一主体提供,包括教育等.现实中,单一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方.本文讨论PPP模式在教育基金会等领域的应用,认为PPP模式在以教育为代表的公共文化供给改革上,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公共租赁房作为我国保障房建设的主要形式,有效缓解了低收入家庭的购房压力。但由于存在政策风险、建设资金回收慢,金融机构对公租房建设的融资工具缺乏创新的动力,随之出现公共租赁房融资难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际上比较常用的PPP模式、ABS模式、REITs模式、BT模式等公共租赁房项目融资模式,并分析了在我国的适用条件。针对近年来我国公共租赁房项目融资模式在我国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监管水平、健全市场制度等完善融资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益于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有助于提升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强居民对社区生活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但是在当前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设施建设不完善、设施使用不充分、设施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这不仅阻碍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阻滞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进程。针对上海市S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呈现出的具体困境,从建成情况、使用情况、管理情况三个方面对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现实根源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就如何推进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PPP项目是新型的公共物品与服务的提供方式,在世界各国发展迅速,我国目前也逐步引入这种模式。文章从PPP项目的定义出发,以北京地铁4号线为例,分析地铁4号线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并以此提出今后我国PPP项目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杨景全 《经贸实践》2016,(8):122-122
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公共物品供给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目前出现的农村公共物品财政投入不足、结构不够合理等现状已经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需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改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利用新型融资方式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提供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20.
公共物品的概念 公共物品的概念最早来自于经济学和政治学,社会学用这个概念考察一个社区的社会结构和人们之间的互动。经济学家萨谬尔森认为公共物品是纯公共物品,是指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阿特金森和斯蒂格里茨认为纯公共物品的特征是它的非排他性。上述观点是最近二十年经济学中对公共物品的代表性看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共物品的特征:首先是它的非竞争性,即使消费者人数增加也不影响它的生产成本的增加。其次是它的非排他性,即无法排除他人使用或是从公共物品中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