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技能劳动力禀赋优势减弱和外需下降使得中国传统开放型经济发展动能逐步消失,经济发展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期。中国高技能劳动力禀赋优势逐步显现,国内市场消费升级带来的对高质量产品的巨大潜在需求以及信息通讯产业较为完整价值链的存在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现实基础。新旧动能转换的方向是投入高技能劳动力,形成在高质量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以此解决生产方式和要素禀赋以及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要从本质上把握新旧动能转换,不能将新旧动能转换理解成新旧产业转换。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要重视企业微观竞争力的塑造,重视中小企业在创新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也要重视通过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整合全球优势要素形成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准确研判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后者既是紧平衡约束下助力新动力生长的公共政策选择依据,也是新阶段谋划新格局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党和国家层面相关政策文件为基础,通过构造三维一体的指标评价体系,对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及其阶段特征进行评估,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地区差异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做出识别。研究得出:第一,新动能与旧动能总体呈现此长彼消关系,新旧动能转换进程逐步加快,2001年至2005年,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特征非常明显,2006年至2019年,新动能的相对优势逐渐凸显;第二,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在地区间存在巨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动能生长显著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第三,新旧动能转换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尤其是在东部沿海省市之间,新动能生长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第四,新动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拉动作用,旧动能虽然在初期能够带动经济发展,但长期却阻碍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9,(2)
文章以国内旅游产业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为研究对象,旨在以解决国内旅游产业发展问题为目的,力图找寻旅游产业发展与新旧动能转换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找到发展动力。文章认为旅游产业发展与新旧动能转换具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新旧动能转换,新旧动能转换为旅游产业发展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提供新思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旅游产业通过创新新模式、运用新技术、产业融合和打造品牌来促进发展,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必将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4.
2017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出反弹与分化两大基本特征。以宏观量价之间趋势性分化为代表,中国经济在反弹进程中表现出更广范围和更多层面上的分化特征。当前中国经济最主要的问题是短期国内宏观经济传导不畅和长期生产率下滑。这集中体现了中国经济在经济周期性下滑过程中积聚的各种风险的释放与国内政策趋紧、传统动能削弱和新周期孕育之间所产生的各种结构性矛盾。本轮世界新周期难以撑起中国的周期转换,但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却使得我们有更多时间解决内部结构性问题。要真正启动新周期,需要通过新一轮改革开放解决中国宏观经济传导问题,以新动能的构建为核心孕育新周期的动力源。对此,笔者提出了新改革的核心关注点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从供给侧维度看,新旧动能转换分为要素层、科技层、产业层、制度层"四维结构"。当下中国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表现为:需求动能仍乏力;劳动力、资本要素供给约束凸显;产业结构优化动能亟待释放,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潜力;市场化及制度供给改革需要深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推进中国新动能加速成长,应通过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加速形成有利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需求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及质量优先的现代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6.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常态下国际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国内"三期叠加"阶段新旧矛盾问题交织的状况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解决当前经济下行带来的矛盾问题、加快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和作用重大.广东经济发展率先进入新常态,发现问题早、主动认识和适应新常态早,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正处在关键时期,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广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中高端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7.
推动海洋新旧动能转换能够促进沿海城市孕育新产业、引领新增长。青岛市作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引领城市之一,加强青岛市建设全国蓝色领军城市研究能够为全国海洋城市建设起到示范作用。近年来,青岛市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但投资拉动、资源消耗型特征仍比较明显,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显著,各功能区海洋创新链与产业链错位严重,海洋开发空间结构性矛盾突出。青岛市应从提升全国“海洋科学城”地位、建设全国高水平的海洋大科学装置平台、加大创新要素引进力度和启动离岸海洋新兴产业试验区等方面推动全国蓝色领军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4)
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地方政府合理利用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通过参股方式扶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优化产业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资本市场,促进地方政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相似文献   

9.
万陆  谢静 《新经济》2022,(9):4-8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由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驱动的“双轮创新”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在国家与区域层面,创新应着眼于推动结构调整,尽快构建和释放支撑中长期增长的结构性潜能。就广东而言,这种结构性潜能主要来自六个方面:打造城市群与都市圈、自主创新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数字化转型、绿色生产与生活、以及加速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与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互联网与数字经济不仅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而且已经成长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专门指出,"深化互联网和数字经济交流合作,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相似文献   

11.
桑金琰  庞美燕  张峰 《技术经济》2020,39(1):106-111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开始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新旧动能转换与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新旧动能转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产业升级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外在表现。基于2006-2017年山东省17个地市的面板数据,本文从需求、供给和环境三方面研究发现:山东省及其各区域正处于改造旧动能、培育新动能的关键时期,消费需求、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对山东省的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研究发现,产业升级具有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9,(1)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山东省旅游业进入了新常态,也有了新的特征和表现:旅游资源呈现"山多峰少"现象、地区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不平衡、产品档次不高、优质创新型旅游产品较少、旅游市场结构不尽合理。过去的传统发展思路以不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文章以山东省为例,主要针对山东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旅游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可行性,提出转变传统的景区旅游模式为全域旅游新模式、通过产业融合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出优质旅游新产品、通过跨界融合,培育旅游新业态等措施,为山东旅游业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新思路,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3.
<正> 建立全方位的计划指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经济调节体制,并不是简单地对传统的经济调节体制进行局部的、枝节性的修补,而是要对其基本框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使之转换成为新的经济调节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新旧经济调节体制转换的过程以及新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而要实现这种转换,就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条件.第一,要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统一的、发育程度较高的市场体系.这是实现新旧经济调节体制转换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经济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体琨 《经济师》2005,(6):74-75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也使中国经济安全面临着诸多风险,发展与失衡、崛起与抑制成为影响当前和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矛盾,中国只有深化改革开放,加速发展,才能防范和化解各种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5.
随着商业银行布局金融科技进程的加快,银行业市场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并成为新旧动能转换和风控升级的节点.本文使用2008-2018年中国68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对银行发展金融科技、市场势力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银行发展金融科技可以显著降低银行所承担的风险水平;(2)市场势力与银行风险之间存在U型关系,即随着银行市场势力的增强,银行风险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并且目前市场势力的提高导致银行风险降低的效应占主导作用;(3)整体而言,银行发展金融科技显著提高了银行的市场势力,导致银行风险水平下降,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银行而言,金融科技加剧了银行业的"马太效应",即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市场势力更强,其风险水平下降,而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减弱,其风险上升.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9,(8)
新产业、新技术、新能源等引领的科技革命,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德州职业教育如何与未来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地方产业发展对接,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德州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对接存在的客观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政府、职业院校、地方产业组织机构三方主体形成合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双向同频衔接,设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人才服务站"这一个桥梁,构建"三方协同、双链同频、一站对接"的"321"对接机制,以期为培养高素质产业大军,推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实践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2023年是疫情影响消退与经济秩序归位的一年。中国经济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宏观经济恢复性增长和微观基础深度修复,进而重返扩张性增长轨道。不同于以往经济周期,在经历了三年疫情管控后,本轮中国经济复苏需要经历社会秩序与交易修复、资产负债表修复、常态化扩展三个不同阶段,而且在阶段转换上也可能会遭遇阻碍。当前中国经济复苏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换的关键期,这既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恢复性增长期,也是各种潜在风险显化和矛盾的集中爆发期。本文对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对复苏过程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风险挑战进行了研判,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各地区的增长分化现象日趋明显,程度不断加深,效应也不断地显现出来.传统的东、中、西分化格局被新的南北差异取代并打破,且表现出省内差异显著于省际及区际差异.一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起步早、新旧动能转换衔接较好,保持了良好增长势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空间,而识别此类空间并挖掘其经济增长的原因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新动力的形成需要供需双侧进行动力重塑和协调发力。在供给方面通过创新驱动、结构调整、制度变革培育供给侧新动力;在需求方面通过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重振需求侧动力。考虑到经济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在供给侧,应将供给侧动力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新动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化的“南北差距”特征,使用200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从总量、均量两个维度观察“南北差距”的细化表征,从区域经济增长动能视角考察“南北差距”的形成原因,发现其实质是由于南北地区在区域政策环境、贸易开放环境、人居生态环境、产业载体、投资载体和科技载体等方面表现出的异质性导致的动能转换差异。本文提出“南北差距”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并从新旧动能转换视角分析该问题对现行区域政策的影响,提出下一步政策实施中必须抓好的关键环节及政策调整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