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际银团贷款分为国际直接银团贷款和间接银团贷款。国际直接银团贷款是国际金融市场上广泛采用的中长期融资方式。国际银团贷款中,各当事人之间存在的法律关系,包括银团内部和外部的法律关系。直接银团贷款和间接银团贷款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有所不同。分析国际银团贷款的当事人之间特有的法律关系,明确银团贷款中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有利于商业银行保护自身权利。  相似文献   

2.
我国银团贷款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简述了我国银团贷款市场的发展,进而分别分析了银团贷款的优势和不足和我国银团贷款市场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市场、产品、制度和人才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银团贷款顺应现代化大生产及金融国际化的趋势而产生、发展,迄今已是跨国资本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国内外一些先进银行中发展很快,非常成熟.在国际金融市场中,80%以上的融资都组成银团,银团贷款已经成为最普遍及流行的融资方式.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银团贷款的发展状况,分析了银团贷款的各项优势,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银团贷款市场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银团贷款管理制度存在严重缺陷。目前,我国银团贷款业务适用的主要法律法规是《商业银行法》和《银团贷款暂行办法》,这两部法律法规,尤其是后者存在制约银团贷款发展的规定。首先《银团贷款暂行办法》明确规定,“除利息外,银团贷款成员不得向借款人收取其他任何费用”。这一规定使得牵头行无法通过费用收入来弥补组织银团贷款所付出的成本及包销贷款所承担的风险,与银团贷款业务开展的初衷不相符,严重影响银行参与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牵头行和代理行在组织银团时可能会压缩贷款审核和管理成本,直接导致参加行面临的代理行道德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5.
璩泽琪 《经济师》2008,(7):191-192
文章通过对现行企业集团贷款和银行贷款风险分析。阐述了企业集团贷款管理制度的局限性;提出要改革银团贷款模式,引入银团贷款委员会制度,对企业集团统一授信和分级贷款管理,解决关联企业贷款互保问题,从而改变银行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地位,降低银行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6.
一、国际银团贷款概述 国际银团贷款(Syndicated Bank Loans)区别于由一个借款人和一家银行签订的双边贷款,通常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通过同一份贷款协议向借款人提供长期大额贷款的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7.
银团贷款若干问题探讨张中行,钟建朋银团贷款是70年代以来国际上开始流行的一种融资方式,在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被用来作为筹措资金、开发项目及发展经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发展规模不断地扩大。以香港为例,从70年代中期,香港开始参与国际间银团贷款,或在...  相似文献   

8.
黄丽平 《经济师》2009,(10):173-174
文章对银团贷款业务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同时对内部审计关注重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欣炎 《资本市场》1998,(8):24-25
<正> 作为亚洲地区企业融资的中心,香港的金融地位一直为海内外所公认。而香港筹资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银团贷款市场。然而今年年初以来,香港贷款市场一蹶不振,一季度筹资额仅7亿美元。照这种局面发展下去,后果堪忧,如果一年内市场上的银团贷款金额只有28亿美元的话,简直是一场灾难—1997年香港银团贷款市场的总额高达28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银团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未来发展得主流方向之一,但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贷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要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转换经营理念和传统文化意识、加强人才培训,建立专业化的银团人才队伍采入手,提高银团贷款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一、国际银团贷款的利弊分析国际银团贷款,又称国际辛迪加贷款,指由不同国家的数家银行联合组成银行团,按照贷款协议所规定的相同条件,统一向同一借款人提供巨额中长期贷款的国际贷款模式。贷款人由多家银行组成,所有参与行的贷款均基于相同的贷款条件,使用同一贷款协议,参加银  相似文献   

12.
当前,江西金融市场发展仍相对滞后,融资渠道较窄,金融机构主要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和区域重大项目,表外业务以银团贷款为主。  相似文献   

13.
黄飞鸣  严涵  魏琳 《当代财经》2021,(11):52-64
基于中国银团贷款数据,实证检验了流动性冲击时银行伙伴关系对银行融资成本、流动性创造水平和信贷供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拥有更多伙伴关系的银行会更倾向于外部"购买流动性"而不是内部"储存流动性"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在面临流动性冲击时,通过银团贷款建立更多伙伴关系的银行会面临更高的融资流动性风险,削弱流动性创造能力和减少信贷供应数量;银行伙伴关系会促使银行放松内部流动性管理,最终在面临流动性冲击时带来不利后果.因此,商业银行应持有充足、优质的高流动性资产,切勿陷入同业资金"依赖症";监管当局需要强化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避免过度依赖伙伴关系的短期同业资金而造成流动性危机.  相似文献   

14.
图书推介     
《公司财务理论》(美)威廉.L.麦金森著/刘明辉、薛清梅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9作者简介威廉.L.麦金森,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特里商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公司管理、税收对公司财务政策的影响、风险投资和国际财务,尤其擅长于私有化股票发行、项目融资和国际银团贷款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银团贷款又称辛迪加贷款,是指由具有经营贷款业务资质的一家或数家银行作为牵头行,多家银行参与组成银团,依据同一贷款协议并按商定的贷款条件以约定的时间和比例,通过代理行向借款人提供的授信业务.  相似文献   

16.
银团贷款(syndicated Toan)普遍存在于国际主要金融市场中,是指由获准经营贷款业务的多家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参加,基于相同的贷款条件,采用同一贷款协议,向同一代借款人发放的贷款。  相似文献   

17.
王歆效 《经济世界》2002,(10):73-73
“北京第三届朝阳商务节”在金秋时节落下帷幕。此次“商务节”签约总金额达599亿元,其中国家开发银行营业部与北京朝阳区政府签订了授信额度200亿元的金融合作协议;华夏银行等5家银行联合以“银团贷款”  相似文献   

18.
《环境经济》2004,(9):11-12
由国家开发银行牵头,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交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信实业银行9家银行组成的南水北调工程银团贷款银行间框架性合作协议不久前在北京正式签署。此举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贷款的银团组成,工程贷款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  相似文献   

19.
国内财经     
《经济导刊》2006,(1):6-9
商务部指中企海外并购要低调,成思危直言A股七成欠投资价值,纺织业出口达1160亿美元,2005年全球并购涉资2.7万亿美元,全球银团贷款提升30%。  相似文献   

20.
孙勇 《资本市场》1998,(5):42-44
<正> 1998年3月27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了一个10年期3000万美元的贷款协议的签字仪式。在北京,此类贷款签字仪式可以说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3000万美元的贷款在众多的大额贷款、特别是国际银团贷款中,也只是一个小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