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沿海、湾区和城市群三种要素促进湾区经济成为开放经济中的最高形态。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创新主体高度集聚,产业体系完备,环境开放包容,具备了打造创新生态系统的现实基础。因此文章提出依托湾区城市群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串起多核联动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打造"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多核联动的创新走廊,建立起能链接全球、影响全球的跨国研发与创新机构,进而推动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创新要素充分流动、现代产业高端集聚、创新创业生态完善、全球开放链接活跃的"世界一流创新大湾区"。  相似文献   

2.
“海”是湾区的核心资源要素,粤港澳大湾区因海而兴、因海而富、因海而强、因海而美,蓝色经济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支撑。阐述了蓝色经济绿色发展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开展海洋基线调查与评价、打造国际一流的美丽湾区、建设海洋与海岸带空间信息平台等主要举措,并从海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海洋灾害对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蓝色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提出效果评估方法,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人和”的美丽湾区建设目标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覃剑 《新经济》2023,(4):66-73
构建科学合理、高效协同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既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衡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展的重要表征。结合湾区内经济、人口、企业和城市联系分布特征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任务要求,粤港澳大湾区将依托大交通大联通形成纵横联动发展大格局、依托要素流动形成圈层嵌套三大发展带、依托三大极点扩容提质形成三大都市圈、依托战略平台建设塑造新空间增长极。顺应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演进趋势,聚焦建设创新活力发展空间、协调融合发展空间、绿色低碳发展空间、开放包容发展空间和共享共治优质空间的目标,应着力建立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空间发展观,弱化GDP导向强化空间综合价值,弱化行政边界强化功能区引领,弱化分割竞争强化分工合作,弱化空间距离强化响应速度,弱化制度差异强化规则对接。  相似文献   

4.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各方面工作稳步推进,如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等.因此,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广东经济、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创新增长极,物流应该先行,实现物流融合带动城市融合发展,实现物流联动带动产业联动发展,进而为发挥"9+1+1>11"的效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萍 《当代经济》2021,(9):90-93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的出台,使得粤港澳大湾区内部方方面面的联系愈发紧密,而区域间产生的法律冲突也变得越发明显.国际湾区在解决区际法律冲突问题上有很多共性,如都需要加强区域政府间的合作及协调,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新兴湾区更多体现的是个性.而国际其他湾区在解决区际法律冲突问题上的经验对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本文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现状及特点,在总结复合法域国家解决区际法律冲突模式及做法的基础上,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可从立法上与相关领域对口、设立专业委员会、加强区域合作及协调等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6.
以“一国两制”为基本原则,助力“一带一路”发展,持续深化粤港澳合作,打造世界一流创新经济湾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通过构建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3个子目标的10个细化指标,利用熵权TOPSIS法研究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创新发展水平,并深入分析大湾区城市群间的差异。结果发现:大湾区9市2区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水平在3个子目标和综合水平表现方面均存在差异,综合水平总体呈现“引领型突出且较少,中等型较多且比较接近,偏低型不少且个别优势突出,湾区城市群互补优势明显”的发展格局。按照高质量创新发展综合水平高低,将9市2区划分为引领型、中等型和偏低型3种类型进行分析,深入把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创新发展特点,可为协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创新发展水平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一国两制”为基本原则,助力“一带一路”发展,持续深化粤港澳合作,打造世界一流创新经济湾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通过构建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3个子目标的10个细化指标,利用熵权TOPSIS法研究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创新发展水平,并深入分析大湾区城市群间的差异。结果发现:大湾区9市2区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水平在3个子目标和综合水平表现方面均存在差异,综合水平总体呈现“引领型突出且较少,中等型较多且比较接近,偏低型不少且个别优势突出,湾区城市群互补优势明显”的发展格局。按照高质量创新发展综合水平高低,将9市2区划分为引领型、中等型和偏低型3种类型进行分析,深入把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创新发展特点,可为协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创新发展水平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战略部署,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意义非凡.然而,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的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掣肘,各类经济与生产要素难以完全结合.本文立足于税收的角度,结合经济数据,对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内地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并就支持湾区建设和产业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静 《新经济》2022,(3):77-81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智慧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性突破口,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治理既是我国湾区建设的当务之急,又能为全球城市群、湾区以及区域协同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通过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梳理并解构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治理的理论及现实挑战,即如何从哲学范畴深刻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治理、...  相似文献   

10.
单婧 《广东经济》2021,(1):70-77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已成为重要的新兴支柱产业,大湾区城市间文化产业各具特色及优势,文化同根同源是湾区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文化产品与供给结构性失衡;"文化+"的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特色文化资源缺乏有效整合;金融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效果不强等.针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合作...  相似文献   

11.
2019 年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及随后一行两会一局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进一步推动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改革开放创新,推动个人和公司跨境资本账户的建设,促进大湾区跨境金融业务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一系列对外开放新举措将导致与此对应的跨境金融服务进一步增加.控制风险是银行业务发...  相似文献   

12.
货物、人员、资金和信息等关键要素自由、高效流通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关键要素加速流动的过程中,粤港澳三地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科技创新合作更加深入、核心城市的辐射效应更加广泛,持续推进湾区一体化进程。本文从价值创造效应、效率提升效应和协作整合效应三个方面阐释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关键要素流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要素流的发展状况和演变规律,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制度互认互通、激发湾区活力,提高现有基础设施利用效率以及加强信息技术革新等促进湾区要素流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其区域协调发展的程度既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的质量。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定量测度粤港澳大湾区内11个城市的协调发展水平,并分析协调发展水平对大湾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从协调发展水平来看,在研究期内,香港、澳门的协调发展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珠三角9个城市的协调发展水平均有所提升,融入大湾区建设将促进两地协调水平提升和大湾区整体协调发展。从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来看,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不利于湾区的经济增长;物质资本的投入能够显著促进湾区经济发展,表明湾区发展已进入到了以资本为动力的新阶段。总体来说区域协调是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是深圳市贯彻落实国家“一路一带”战略、着眼深圳未来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部署.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战略部署,以及加快发展湾区经济、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名城的发展构想.深圳市的宝安拥有45公里的西部滨海岸线资源,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支点,在全市发展湾区经济、建设湾区名城的战略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湾区经济为宝安发展迎来一个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5.
李丹  林珮帆 《新经济》2023,(9):47-58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粤港澳三地不断深化融合发展,跨境养老已然成为缓解大湾区老龄化问题的重要出路。尽管粤港澳三地已经出台了支持跨境养老的一系列政策,但粤港澳三地间在制度层面存在的较大差异仍是推进该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阻碍,主要体现在养老服务供给主体职责、养老服务行业相关标准以及医疗与福利的补贴制度。因此,需要探索制度衔接的有效突破口,将上述制度困局从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逐个击破,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养老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之中,粤港澳大湾区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构成了我国制造业领域的重要基地。不仅如此,粤港澳大湾区还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制造业升级和转型,为我国的供给侧经济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已经产生深刻变革,生产性服务与传统的制造业在有机融合之后,能够有效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基于此,人们应当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服务贸易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并且将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的融合以及转型升级作为探讨的主要目标,从而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寻找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郭露  刘梨进 《技术经济》2022,41(4):166-175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其设立能加速区域经济增长的事实已被广泛证明。然而,关于其对地区“软实力”-环境等是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的评估却鲜有涉及。本文基于珠三角2010-2018年1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粤港澳大湾区地设立作为准自然试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能够降低城市的废气及废水排放,使得地区环境改善,且此结果在经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城市规模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湾区建设中,中型规模的城市减污效应最大,而小型规模城市减污效应则较弱。机制分析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创新效应以及结构效应使得地区环境改善,且创新能力及产业结构提升程度的不同是造成城市规模异质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创新效应以及结构效应在改善区域城市环境方面具有协同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城市共23个城市的多指标数据,应用TOPSIS评价法计算城市综合质量,基于改进引力模型测算城市间空间联系作用,绘制空间联系图直观考察城市群整体空间联系特征与空间结构。研究发现,粤港澳内部城市的综合质量、联系水平均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粤港澳网络联系呈现出由港深穗向周边梯度衰减态势,且表现出显著的圈层结构特征。此外,通过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网络密度分析、中心度分析、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和凝聚子群分析,进一步验证空间联系分析所得结论。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城市在空间结构上表现为显著的"核心—半边缘—边缘"结构和三级圈层结构特征,整体网络联系过度依赖港深穗的辐射带动和中介桥梁作用,缺乏合理的梯度层级。最后为未来粤港澳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群提出加强经济空间联系、着重构建梯度层级城市体系和扩大湾区经济空间范围和腹地纵深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19 年2 月1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战略指引.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和资源配置功能可以支持技术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开放型融合发...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作为新发展形势下的重要引擎,重构了社会经济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对居民的消费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之一,蕴含巨大的数字消费潜能。本文从数字经济概念出发,阐释了数字经济时代下新型消费呈现出的新内涵,消费内容的多元化、个性化和虚拟化,消费模式的网络化和平台化,以及消费模式呈现出的新型特点。进一步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消费市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坚实的数字经济基础,强劲的消费需求、消费能力,以及对网络消费的偏好性。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消费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消费未来的发展思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消费券释放内需潜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机制,推动数字消费可持续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