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民币贬值与J曲线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存在J曲线效应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汇率有效调整可以改善贸易收支,但在短期内可能先出现进一步恶化贸易收支的J曲线效应,以往研究主要探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本文发现,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我国目前已经出现影响进出口贸易增速的近似J曲线效应,而贸易收支决定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显著,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J曲线效应越来越明显。J曲线效应可能在短期内被其他诸多因素所掩盖,但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3.
自实行汇改以来,人民币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升值趋势明显,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贸易有利也有弊。文章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广西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广西相关企业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重点讨论两个问题:其一,在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的背景下,人民银行是否会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拒绝人民币贬值?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汇率政策通常只服务于出口而不会服务于货币国际化。其二,汇率贬值会如何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文章认为汇率贬值总体上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不利影响,但是也会给一部分业务带来发展机遇。最后,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文章建议我国应该利用国际收支的资产方业务构建新的人民币输出渠道。  相似文献   

5.
宋巍 《辽宁经济》2020,(1):52-53
本文选取2005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一季度的实际汇率、我国实际收入、我国贸易伙伴国的实际收入等数据作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反J曲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人民币升值不会导致对外贸易的进口增加和出口减少,即不会引起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减少,存在时滞效应,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差额的影响存在“反J曲线效应”。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使得SDR篮子中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溢出效应成为关注焦点.本文基于TVP—VAR—DY模型,构建汇率时变溢出指数,实时考察人民币汇率与美元、英镑、欧元、日元汇率的波动溢出关系,进而识别人民币汇率对主要货币汇率的溢出影响,旨在为增强汇率改革效果和规避汇率风险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改革强化了人民币汇率的净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在人民币面临升值巨大的压力下,运用最新数据资料对J曲线效应进行检验对我国制定汇率政策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运用协整检验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的分析方法,对我国2001~2007年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与我国进出口贸易季度数据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口贸易不存在J曲线效应,而对我国出口贸易存在J曲线效应。  相似文献   

8.
王博 《中国经贸》2012,(14):107-107
本文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消费者价格指数与汇率波动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的传递效应是不完全的,而且传递过程存在时滞。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国和美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数据和人民币汇率这一全新的视角对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以及人民币升值能否有效改善贸易收支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基于中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与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而基于美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且人民币升值在长期内能够有效改善美中贸易赤字。但进一步的短期误差修正模型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善美中贸易逆差,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美中贸易逆差。相应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显示,长期内人民币汇率对改善美中贸易逆差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一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改善贸易收支的理论在我国并不成立,而在美国长期内却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0.
从2005年至今,人民币已有相当幅度的升值。人民币升值的正面效应,国内外许多学者各有所见。人民币升值,虽然给我国带来不利影响,但是作者一直持赞成态度。在杨小凯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的基础上,文章构建出口商-进口商模型进行剖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增加我国居民的消费者剩余;有利于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有利于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有利于我国的技术创新;有利于缩小竞争性行业与垄断性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将人民币NDF汇率作为人民币汇率预期的代理变量,使用ARCH模型族研究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人民币NDF汇率的波动特征。结果表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预期汇率存在ARCH效应,具有尖峰、厚尾、波动群集性和非对称性等特征。这佐证了当前我国政府所采取的明智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同时要求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和逐步改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最终使人民币汇率真正体现市场对人民币的供需均衡。  相似文献   

13.
汇率与国际收支的短期动态关系一直是理论和经验研究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从"S曲线"假说的经验性规律出发,分别从贸易总量和双边贸易的角度研究了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与中国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在总量层面上,"S曲线"假说并不适用于中国,但是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额和双边实际有效汇率较好地支持了"S曲线"假说。另外,统计推导和经验研究都表明,"S曲线"假说对于贸易伙伴在中国贸易总额中的份额、贸易收支波动性和双边汇率波动性均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汇率与国际收支的短期动态关系一直是理论和经验研究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从"S曲线"假说的经验性规律出发,分别从贸易总量和双边贸易的角度研究了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与中国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在总量层面上,"S曲线"假说并不适用于中国,但是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额和双边实际有效汇率较好地支持了"S曲线"假说。另外,统计推导和经验研究都表明,"S曲线"假说对于贸易伙伴在中国贸易总额中的份额、贸易收支波动性和双边汇率波动性均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16.
文章通过将汇率区分为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两个不同的维度,同时考察两者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又进一步将汇率水平变量分解成正向变动的累积和与负向变动的累积和两个部分,并基于非对称性视角构建NARDL模型,考察汇率水平变动对收入不平等的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短期升值有利于改善收入不平等,贬值的影响不显著;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或贬值都会恶化收入不平等,相较而言贬值的影响程度极为有限。人民币实际汇率短期的小幅波动能够改善收入不平等,但长期内汇率波动的幅度过大将会恶化收入不平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一定程度的灵活和弹性,允许汇率短期内的合理波动,将有利于改善收入不平等。  相似文献   

17.
汇率是比价,更是杠杆和政策工具。本文对汇率的杠杆属性、人民币升值的中国产业升级效应及其约束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理论上人民币升值具备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改善效应,然而现实中却受制于中国国情、人民币升值的成本、产业结构与增长方式的刚性等,形成现实绩效远小于理论效应。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选择与调整必须坚持统筹兼顾、量变到质变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估值效应由于具有对外部资产存量进行调整的作用而越来越受到关注,一定规模的正估值效应能提高一国(或地区)的外部财富。文章运用最新估值效应理论和方法,测算其规模并分析内部结构,并在中国、美国、日本及欧元区四大经济体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需进一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股权证券投资等外部资产的规模,以提高我国整体外部资产的收益水平,优化外部资产结构,最终通过正估值效应实现外部财富的增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2010年8月23日—2013年12月31日香港离岸可交割人民币外汇市场(CNH市场)和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CNY市场)的统计数据,采用二元VARBEKK-MVGARCH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境内市场收益率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当选择人民币汇率收盘价计算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收益率时,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境内市场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收益率溢出效应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当选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计算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收益率时,仅存在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境内市场的单向收益率溢出效应和人民币境内市场对离岸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0.
201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为稳定人民币汇率,国家相关机构与发言人先后通过不同场合的公开表态以期稳定市场的人民币汇率预期。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对于公开表态事件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过去三年中,人民币汇率受贬值预期冲击的影响明显,中央银行、国务院等机构的公开表态并没有有效稳定人民币汇率,反而使得人民币汇率有进一步贬值趋势;分样本的分析表明,公开市场表态对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显著。文章的结果表明,对未来的人民币汇率管理而言,中国的汇率管理机构应该在加强与市场沟通的同时,也要适当地进行实际干预,以提高信号指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