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惠金融既注重资金的投入效率,又注重资金的风险防控,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服务成本高,金融供给难以满足公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二是金融扶贫对象识别出现偏差,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度不高;三是普惠金融组织的职能定位不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四是普惠金融组织风险防范不够,资金融通渠道狭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制度的约束;五是贫困农户内生动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提供方式,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构建普惠金融精准扶贫风险防范机制;瞄准扶贫攻坚的五个关键领域,精准发力;选择适合中国的普惠金融精准扶贫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各种精准扶贫的探索逐渐展开,普惠金融理念下的“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精准扶贫方面也都成绩斐然.伴随大数据时代悄然来临,贫困大数据也逐步建立.基于“互联网+”模式的精准扶贫的成果和贫困大数据的初步成果,考虑到现代贫困的根源在于教育,本文探索了“互联网+社会互助精准化”模式的精准扶贫的可能性和具体实施方案,希望借助社会力量帮扶贫困学子.  相似文献   

3.
“精准扶贫”是针对不同穷困区域、不同贫困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贫困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作为“互联网+”国家战略之一,“互联网+精准扶贫”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本文以武汉市渔樵村、罗汉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村进行全面实地调研,做出“互联网+精准扶贫”可能行之有效的路径探析,并基于政府的视角对农村扶贫工作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市场化为导向解决西部农村金融抑制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西部农村资金需求抑制和供给抑制问题更为突出,其直接表现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农村金融的市场化取向和完善政策性金融扶持双管齐下。农村金融市场化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经济(生产和消费)的市场化是农村金融得以发展的基础,正规金融面临的金融抑制问题将迎刃而解,民间金融也会在日益完善的市场环境下走向正规;二是农村正规金融应摆脱杯水车薪的扶贫补贴模式,以市场化为导向实现财务的可持续性,这个问题将与普惠制金融体系的构建和小额信贷问题结合起来。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国家必须扶持,从金融角度看就需要有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为市场化、商业化金融运作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P2P金融是在互联网普及下发展起来的一种金融服务模式.随着传统金融机构因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昂,逐步撤出农村地区,其金融服务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情况下,P2P金融业务下沉农村地区,方便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文章在介绍P2P金融的基础上,分析了P2P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相互结合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金融深化使得金融已经并且以其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显示出其空前的重要性.利用1987-2011年相关数据,对甘肃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甘肃省农村金融整体发展水平落后、金融效率低下、金融结构单一,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微弱的均衡关系.基于农村金融规模扩大和财政支农对于甘肃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结合甘肃农村金融发展不足、金融业发展滞后的困境,构建适度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金融体系,完善农村金融多元化发展的有效法律制度,对于有效促进甘肃农村经济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可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本文以陕西太白农商行为例,研究了农村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发现:农村贷款需求匮乏,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是农村金融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对策为: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争取政府扶贫支持和风险兜底,建设农村信用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不仅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与信贷风险,还有益于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转化主要有四种经典模式:即农村互助合作金融模式、"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小额贷款公司+民营中小银行模式"、"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村镇银行+地区性中小银行"模式、"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模式。这四种模式为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途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当然,要想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还需从法律壁垒、财税政策、运作成本、外部环境等方面多加谋划。  相似文献   

9.
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但是我国目前仍然存在政府部门虚报业绩、扶贫对象不精准,投资效率低下等等问题,使得扶贫资金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2013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对扶贫等民生资金实现审计全覆盖,这一切都为扶贫资金审计提供了研究的契机.本文基于我国目前扶贫资金审计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扶贫资金审计的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面对我国贫困人口多,扶贫开发周期长、任务艰巨的现实,以云南省为例,对当前精准扶贫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发现可取之处.并提出在“互联网+”扶贫、金融扶贫、PPP扶贫以及绿色旅游扶贫模式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发展出新的扶贫模式,以便早日打赢脱贫攻坚之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有效的金融支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金融产品,建立均衡有序的金融秩序,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着重阐述了金融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主要矛盾,并从组建农村资金供给主体、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创新资金价格体系和规范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等五方面对农村金融创新发展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2.
精准扶贫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一,它对我国出现的减贫效应下降和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扶贫对象没有达到精准,扶贫帮扶没有达到精准,扶贫资金渠道单一,扶贫资金欠缺且错位等问题,本文结合具体问题分别给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平凉市是一个地处西北的经济欠发达市,辖区4个县属于国家级六盘山特困片区.自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平凉市金融部门就提升涉农金融供给的有效性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本文通过对其工作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就当前扶贫攻坚背景下改善农村金融供给提出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飞速发展,以支付机构为代表的技术和业务革新在不断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也给运用“互联网+”思维发展普惠金融、促进精准扶贫带来了契机.本文从金融扶贫目前存在的问题、支付机构将能发挥的作用等几方面入手,以宁夏为例,探索欠发达地区金融扶贫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是针对农村所做出的相应对策,有很广的适应性。文中以某某省农村金融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认为只有大力发展村镇银行,明确定位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职能,改进扶贫贴息贷款运作模式,构建农村重点发展的金融保障机制,建立完善某某省农村金融的监管体系,才能建立一个多元化、竞争性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9,(7)
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时代,应发挥自身服务三农、社区及县域经济的主力军作用,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并驱动普惠金融创新发展,为县域及农村地区广大群众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普惠制泛金融服务。应明确定位,牢牢把握政策和市场导向,寻找场景和切入点,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渠道普惠金融新场景同IT融合,以"互联网+"模式构建具有特色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形成融合服务业态和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太阳能光伏扶贫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方略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国家不断加大了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太阳能光伏扶贫的发展方兴未艾.本文基于我国太阳能产业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的创新实践,分析比较了当前光伏扶贫的两种主要模式,探讨了光伏扶贫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旨在促进光伏扶贫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予了精准扶贫全新的机遇与挑战。该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剖析了大数据与精准扶贫的关联本质,阐述了大数据驱动精准扶贫的内在机理。依托我国现阶段扶贫开发的现实背景与实践需求,以农村扶贫对象精准识别与返贫防范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多学科分析方法,围绕扶贫与脱贫这一精准扶贫中心工作,提出了大数据驱动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包括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扶贫方案的精准设计、脱贫成效的精准判别以及返贫行为的精准防范,旨在为我国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引。  相似文献   

19.
贫困村互助资金是农村金融体制转型和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的产物。文章对当前互助资金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这种微型金融在有效缓解贫困户借款难的同时也存在诸如融资渠道单一、贫困瞄准度低、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风险控制和可持续性堪忧等问题,进而提出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贫困瞄准度、强化风险控制、加强能力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师》2017,(7)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典型的产业扶贫创新方式,在创新乡村发展模式、拓宽农户增收渠道;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再塑乡村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存在资金严重不足、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贫困村民参与意识不强、人才资源缺乏等现实困境。要破解这些困境,必须吸纳多元化的社会资金参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注重精准识别贫困人口,进行有针对性帮扶;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和延伸产业链;引入专业化人才,打造"创新型""创意型"乡村旅游精品;构建长效性培训机制,提升贫困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