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师》2016,(1)
现如今农村经济能人治村的现象已趋于普遍,其不仅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政府推动的必然结果,更是广大村民理性选择、经济能人自身发展的根本要求。文章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客观描述农村经济能人对村级治理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指出优化经济能人治村的路径,使得村级治理趋于良性运转,更好地造福于三农。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的要求,这为探索建立农村民主治理新模式指明了方向。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深入剖析一些先进村由治变乱和落后村由乱变治的基础上,着眼于改革完善村级治理结构,调整理顺村级组织关系,我们提出了“党支部抓大放小,领  相似文献   

3.
国家在"十一五"期间提出的农村发展重大战略是新农村建设。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五项总体要求。根据这五项要求构建新农村建设的村级评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介绍了新农村建设的村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阳泉桃林沟村进行实证评价,评价结果与其发展实际情况相符,说明本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广泛用于新农村建设评价,以及用于不同村镇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估的横向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陈晓燕  王宁 《经济师》2022,(3):123-125
城乡融合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核心,乡贤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通过对中国当代乡贤治村模式的比较分析,发现乡贤参与村庄治理的方式主要包括嵌入式治理和辅助式治理两种。嵌入式治理是指通过“村两委”选举程序直接介入村庄权力结构,成为村庄治理主体。辅助式治理则是通过组建乡贤理事会或乡贤参事会等村庄非正式组织辅助村干部进行村庄治理,是“村两委”组织的重要补充。在不同的乡贤治村模式中,乡贤身份、村庄内生动力、村民思想意识以及村庄治理规则是影响乡贤治村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传统行政主导下的国家治理模式在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逐渐向以"共治、善治与法治"为标志的现代治理模式转化。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考量国家性质与社会基础,需要寻求市场与政府二者间税理意义的衡平。财税体制须快速进入现代财税治理的轨道,推进民主决策、法治国家、公共参与等现代财税方式的转化;而国家在治理层面将继续淡化其宏观调控的功能,要求财税治理彻底告别宏观调控的传统观念,最终使一切财政活动均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中心展开,达致"用之于民"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宁德地区在实践中探索了许多奔小康的路子。笔者曾把村奔小康模式归结为十种类型。为进一步完善对村奔小康模式的科学分类,并深入探讨村级组织建设等对村奔小康的作用,笔者在这十类村中随机各抽1~2个村为代表,深入宁德市塔山  相似文献   

7.
要实现农村和谐发展,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需要建立政府与乡村社会的新型关系。通过分析当前“乡政村治”治理格局下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多中心治理”.  相似文献   

8.
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置于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通过对湖南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的创新要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南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五种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村民自治的发展,在中国农村逐步形成了“乡政村治”的治理格局。在这一格局中,农村基层政权的发展经历了改革启动时期乡镇政权的建立、村民自治推进时期乡镇政权的发展、村民自治深入发展时期乡镇政权的建设这三个阶段。历史证明,“乡政村治”是以确认和保护村民公民权和村民个人权利为前提的乡村治理制度,适应了农民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需要,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没有乡村治理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现代化。当前乡村社会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弱化以致支撑乡村治理的内生性资源匮乏,农民处于松散状态,组织化水平低,“乡政村治”遂演变为“乡政浮,村治虚”。新发展阶段,只有创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夯实物质基础、重塑基层组织,并有效弥合“自治”、“法治”和“德治”之间长期存在的实践隔层,进而切实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级集体经济是基础.目前,环太湖地区的各级党委、政府和村级组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但必须看到,当前村级经济分化严重,部分村的村级经济依然薄弱,直接导致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其稳定运转仍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行农村体制状况下,一方面,村级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承担了大量工作,广大老百姓因此得到很多实惠,也带来了村级支出的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因各种因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变狭,许多村的可用财力增长无力且呈减少趋势,支出增长与收入萎缩的矛盾相对突出,负担与财力难以平衡,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智慧社区是社区与信息化融合的产物,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智慧社区治理模式的研究,从宏观上承担着推动国家和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任,从微观上有利于社区治理理论的创新.在国家"互联网+"战略的背景下,青岛市不断深化互联网+行动,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社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保障村级组织运转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事关基层政权稳固、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如何保障村级组织运转,为村"两委"提供经济支持,使其在村域自治、管理和公益事业建设中有效履行职责,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满意的服务,是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基层,至关重要的基础和关键在村.现结合我市百村奔小康工程和现代化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实践,就村级经济的发展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乡村治理是一个由国家基层政权和乡村社会共同作用形成公共权威来实现对乡村社会公共事务或共同事务调控和治理的动态过程,其目的是达到乡村善治,保障乡村社会的良性发展。村级财力作为乡村治理的基础,是影响和制约乡村治理绩效的关键因素。取消农业税以后,因多数村级财力锐减,本已捉襟见肘的村级财务陷入困境,使乡村治理特别是村级治理面临新的难题。如何有效破解村级财务困境达到乡村善治,  相似文献   

17.
1990年代后,全球大都市区发展出现了新特征,这随之要求大都市区的治理模式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变革与调整。由于法国在国家发展历程、政府干预市场以及分权背景等方面与我国有极大的相似性,文章以法国区域复合治理模式为研究点,发现目前法国复合区域治理的作用焦点区域已转为大都市区,并以巴黎大都市区为例进行分析,指出复合治理作用下产生了"中央主导—地方自治"的发展模式,探讨产生该模式的核心,即"城市合同"的现实基础、多元参与主体、多目标导向及内在逻辑。由此更为深入的研究发现,造成法国区域治理模式转变的内在动因包括内外压力下的目标策略调整、新国家主义下的责权事权分化两方面,并从运行模式、实现条件、地方参与等多个角度归纳了对我国区域治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公共管理新视角:化解和防范村级不良债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级债务形成的根源在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目前村级不良债务化解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村本级经济组织有所作为的空间有限,镇级及其以上级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借鉴和运用新公共管理思想来防范新的不良债务,成为完善乡村治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9.
村级财务会计管理是新农村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自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以来,村级财务会计管理中出现了新情况,遇到了新问题。围绕会计基础薄弱、财务管理混乱、"村账乡管"多样、缺乏制度规范等问题,深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进一步规范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完善村级财务会计管理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20.
“富人治村”是个复杂的现象,一方面,它是农村“空心化”村治困境下的一种诱致性的制度变迁.另一方面,缺乏健全法规与有效监督的“贿选”问题无疑会极大破坏村民自治、异化基层民主;此外,“富人”村官们在将自身各种优势资源运用于一种深谙乡村道义认同的治理术时,逐渐将普通村民排除于村庄政治舞台之外,“富人治村的排斥机制”日益强化.本文采用社会学实证研究的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经验研究,旨在从制度经济学的进路剖析该现象的成因,解读“富人治村”背景下不同主体的心理,探究其村治模式的隐忧,并分析其对乡村社会公共权力结构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