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在限定篮子货币权重为非负的条件下,通过求解一个带有不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对新汇改以来人民币参考的货币篮子中各币种的权重进行了新的测算。通过新方法研究发现:如果不允许货币篮子中存在卖空的货币,那么美元的权重就并不像传统的测算方法中显现的那么高,篮子货币的权重事实上更加分散;货币篮子中的货币成分是动态变化的,美元仍占主导地位,另一成分主要集中在几种东南亚和东亚货币上,货币篮子呈现出二元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使得SDR篮子中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溢出效应成为关注焦点.本文基于TVP—VAR—DY模型,构建汇率时变溢出指数,实时考察人民币汇率与美元、英镑、欧元、日元汇率的波动溢出关系,进而识别人民币汇率对主要货币汇率的溢出影响,旨在为增强汇率改革效果和规避汇率风险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改革强化了人民币汇率的净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建立模型分析在使贸易收支变动方差最小化条件下,汇率指数最优权重的选取,也就是把汇率指数的构建和货币政策的目标结合起来。本文构建了国际收支变动关于篮子货币权重的理论模型,根据贸易收支方差波动最小获得篮子货币的最优权重。进一步,本文对最优权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出口或进口稳定的最优篮子货币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本文模拟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势,并比较了有效汇率稳定目标下篮子货币的权重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结合宏观经济政策目标重新确定参考篮子货币汇率指数权重,有利于完善和建立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为篮子货币制度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名义上公布的与实际执行的汇率机制往往存在着差异。文章对传统的分析各国货币篮子权重的方法进行扩展,并以此研究了人民币事实汇率制度安排及其区域效应。结果表明,我国货币篮子的构成已发生根本转变,欧元逐步和美元一起成为人民币货币篮子中最为主要的参考货币;人民币汇率弹性参数高度显著,这意味着我国对汇率走势的干预趋于减弱,特别是在加入SDR的背景下,对人民币的需求中至少有58%表现为汇率本身的变动。进一步研究发现,东亚国家已开始把人民币作为其"锚货币",主要的原因在于双方具有紧密的贸易关系,这为下一步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1998年1月至2014年9月的月度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人民币汇率对东盟国家汇率影响的结构路径。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对东盟国家的影响路径呈现出滞后或者即期的联动特征,各国传导路径有所差异;人民币汇率对东盟国家汇率单向影响作用的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传导以直接效应为主、间接效应为辅的方式进行;国家之间汇率双向影响的直接效应和方向有较大异质性;除印度尼西亚外,人民币汇率对目标国家汇率传导的总效应值为正,即人民币汇率升值和贬值波动与东盟主要国家汇率具有同向联动现象,这种汇率联动性特征可能是参考货币篮子中高比例美元的结果,同时也说明中国与东盟国家金融存在协整基础,具备货币金融合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2000年1月4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为样本期间,运用基于多元互相关方法的汇率联动网络模型,分析人民币与全球52个主要货币的汇率联动关系。结果表明:第一,全球汇率波动存在以美元、人民币、丹麦克朗为主,新元、林吉特、瑞士法郎等货币为辅的汇率联动板块;第二,汇率联动以人民币、美元等货币为核心的板块联动溢出效应最为显著,且板块内货币之间有明显地理临近的联动特性;第三,以人民币为核心货币的汇率联动关系具有持续的稳定性,这有利于形成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稳定预期。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人民币在岸市场与香港离岸市场相互影响机制,并运用VAR模型和DCC-MVGARCH模型分别考察了"8.11"汇改前后CNY与CNH人民币汇率均值溢出效应和动态关联性。文章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是汇改前CNY拥有人民币定价权;二是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发生变化,人民币定价权归属呈现阶段性特征;三是CNY与CNH之间原有的稳定联动机制受到汇率形成机制调整的冲击,两地汇率动态相关系数波动性增强。通过分析汇改后影响人民币定价权变动和两地联动机制的因素,文章建议促进在岸市场建设,巩固在岸市场人民币定价权;加强央行与市场的政策沟通,锚定市场预期,同时重视外部风险冲击,稳定两地汇率动态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人民币在岸市场与香港离岸市场相互影响机制,并运用VAR模型和DCC-MVGARCH模型分别考察了"8.11"汇改前后CNY与CNH人民币汇率均值溢出效应和动态关联性。文章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是汇改前CNY拥有人民币定价权;二是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发生变化,人民币定价权归属呈现阶段性特征;三是CNY与CNH之间原有的稳定联动机制受到汇率形成机制调整的冲击,两地汇率动态相关系数波动性增强。通过分析汇改后影响人民币定价权变动和两地联动机制的因素,文章建议促进在岸市场建设,巩固在岸市场人民币定价权;加强央行与市场的政策沟通,锚定市场预期,同时重视外部风险冲击,稳定两地汇率动态关联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简要概述人民币汇率制度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基于Frankel和Wei(1994)和卡尔曼滤波法分析了2005年7月21以来人民币汇率调整参考的篮子货币权重的结构变化和时变情况,并在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框架内检验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化所受到的影响。结论表明:对于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我们不能再简单地概括为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的结构变化可以发现,当前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管理浮动汇率特征已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综合运用VAR模型、GARCH-BEEK模型和DCC-GARCH模型,对中国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以及不同类型通货膨胀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波动溢出效应以及动态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均值溢出方面,仅存在人民币汇率对PPI通胀的单向溢出效应;在波动溢出方面,汇率与PPI通胀之间存在双向的ARCH型溢出效应,同时汇率对CPI通胀和PPI通胀、CPI通胀对PPI通胀存在单向的GARCH型溢出效应;在动态相关性方面,人民币汇率、CPI通胀与PPI通胀之间的相关性具有时变特征,但多数时期是正相关关系。为此,政策当局要进一步稳扎稳打地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采取各种措施避免人民币汇率的过度波动以维护汇率稳定,实现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稳定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