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近年来所发生的金融危机部分要归因于金融全球化的影响,特别是2007年所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全球化使得各国金融市场的融合程度增强,提高资产投资多样化和增强国际风险共担的能力。但由于传染效应的存在,也使得国际金融危机的破坏性和自我增强性不断加大。主要从宏观视角研究金融危机如何受金融全球化的影响,并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一方面使欧美等国的金融中心巩固了其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获得了大量急需的经济启动资金。可以说,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全球化的推动。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金融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金融危机的传导方式,加重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谈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导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重要的战略产业之一。主导产业“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推动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 ,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先行发展的国家重视主导产业 ,后起的国家应该更加重视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不同阶段及时选择合适的产业为主导产业 ,并发挥不同时期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 ,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是后起国家加快缩短与先行发展国家之间差距的最主要途径。日本和南韩都是非常重视产业政策、非常重视选择主导产业的国家。它们在运用产业政策 ,特别是选择和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 ,推进工业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6.
7.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不仅造成了美国金融市场的萎缩,也导致了世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衰退.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美国金融危机具有强大的溢出效应.本文探索新兴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描绘金融风险的传导链条,以求得出溢出效应的产生原因及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8.
关于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以往的分析着重于“聚集”以及由此产生的规模经济.但是.产业集群同时也具有明显的扩散效应。产业集群一旦形成.社会经济固有的发展活力经过集聚后将加倍放大.区域经济将得到极大的发展。我国东北地区是东北亚地区的核心.可以通过区域集聚的扩散效应.为东北地区的振兴和富强找到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和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和效果孙洪涛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行为中的技术扩散效应和技术扩散效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技术扩散效应是指伴随在直接投资行为中的技术“外溢”。而技术扩散效果是指技术扩散效应对东道国企业和产业的技术水平影响的最终结果。由于技术等级、...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源于次级抵押贷款的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它以空前的规模迅速蔓延,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分析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开始,详细探讨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对欧洲和亚洲经济的影响;并以中国为例,阐述了中国应从中获得的启示及中国政府目前采取的有力措施;最后,从发展的角度审视了中国应积极地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金融创新、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等问题一直备受众学者关注。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凸显了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实际上,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金融开放推动金融创新发展,金融创新又带动了新的金融风险,而金融监管又是因为金融创新的催化。基于以上观点,本文对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博弈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13.
高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2):65-66
我国停车产业尚未形成规模经营,重要原因在于该产业的技术创新扩散机制滞阻,本文通过引用R·库姆斯的技术传染模型和梅特卡夫模型对我国停车产业的技术创新扩散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上海经济的实力深刻影响用边地区的发展速度和最终发展面貌,给浙江地区接轨上海战略、接受上海辐射与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上海的发展及其调整也给浙江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技术扩散的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流行的技术溢出效应概念的局限性,指出溢出效应应该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即应该等于要素的扩散与聚集的差。同时根据技术溢出与载体的不可分性,指出溢出效应不是单一形式的简单溢出,其表现形式包括人员形式、资本形式、文化形式三种不同形式的溢出,进而从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出发阐述了影响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扩散—回波效应的研究脉络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动态》2014,(2)
扩散—回波效应最初是由发展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之后几十年学术界对这一对概念进行了多角度探索,从经济学领域到非经济学视角,从定性研究到定量分析,从实践经验总结到理论模型构建,使之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概述了缪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和扩散—回波效应的基本观点,探讨了这一理论研究的传承脉络、最新进展和模型化趋向,提出缪尔达尔转折点和空间成本这两个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7.
美国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于金融危机国际传染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危机传染渠道上,而较少关注危机传染效应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以及政府政策对传染性的影响。本文利用Lotka的传染模型研究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欧盟和日本的传染性,结果发现,在没有政策干预的情况下,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染滞后于其他国家,且影响的严重性相对较小,但中国经济恢复的速度比较缓慢。而在有政策干预的情况下,中国受影响的严重性明显降低,但是政策干预并不能使得中国迅速从美国金融危机中恢复。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对广东、江西两省经济合作过程中扩散效应的分析,即一方面从生产要素的角度考虑,研究广东采购江西初级产品和江西劳动力转移至广东;另一方面从广东产业转移至江西、广东游客到江西旅游等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中心地区广东对江西的经济扩散效应,并探讨粤赣两省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前景,提出粤赣经济进一步合作的解决思路与政策建议,希望能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超金融化扩展了资本主义经济系统的维度,使实体经济系统更不稳定,美国历史上出现的多次金融危机都是超金融化的结果。从分形动力学假设视角上看,劳动分配与货币资本分配的关系是非线性的,资本主义经济系统所呈现的短期不规则涨落并非外部随机冲击的结果,而是系统内部的机制所引起的。在开放经济中,美国的金融危机具有国际传染性,受美国持续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中国经济亦处在复杂化的国际经济环境中,这有可能造成中国金融资产过度分配的系统性风险。为保证国内经济稳定,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