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允许外资在国内设立独资会展公司的规定已经实施将近一年,但是。一些外资会展公司还是更多地选择与中资公司进行合作,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两家日本公司在中国率先设立独资会展公司,其中国之路并没有预想的那样顺利。  相似文献   

2.
从2004年12月11日起,中国承诺将开放分销领域的各个环节,包括开放有店铺和无店铺等各种方式,开放各个地区,允许外资在批发和零售企业控股,允许外资设立独资分销企业。  相似文献   

3.
围观     
《中国经济快讯》2014,(34):14-14
“洋医院”解禁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商务部发布《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海南7省(市)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外资独资医院的设置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级。但除香港、澳门和台湾投资者外,其他境外投资者不得在上述省(市)设置中医类医院。  相似文献   

4.
微博热点     
正围观#"洋医院"解禁#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商务部发布《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海南7省(市)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外资独资医院的设置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级。但除香港、澳门和台湾投资者外,其他境外投资者不得在上述省(市)设置中医类医院。  相似文献   

5.
王芳 《中国报道》2014,(11):70-72
过去的20多年里,外资办医从来都是以合资的形式出现。而这一次,外资独资办医政策闸口终于打开。8月底,国家卫计委和商务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新设或者并购的方式,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福建、广东和海南7省市设立外资独资医院。  相似文献   

6.
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基本承诺1.外国保险企业进入形式和合资比例。对外国非寿险公司,入世时允许在华设立分公司或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外资比例可达到51%,入世后两年内允许设立独资子公司;对外国寿险公司,入世时允许在华设立合资公司,外资比例不超过50%,外方可自由选择合资伙伴;对外国再保险公司,入世时允许设立合资公司、分公司和子公司;对外国保险经纪公司,入世时允许设立合资公司,比例可达到50%,三年内比例不超过51%,五年内允许设立独资公司;对以上各类保险机构,  相似文献   

7.
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现状1979年12月,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揭开了我国引进外资银行的序幕。其后的十余年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市场的不断开放,外资银行掀起了一股登陆中国市场的热潮。进入90年代以来,这股热潮逐渐升温。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1995年底,我国已有137家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其中,117家外资银行分行,5家中外合资银行,5家独资银行,5家合(独)资财务公司,4家外资保险公司和1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此外,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的代表处也达到519家。从地区分布看,这些外资银行分布在深圳、珠海…  相似文献   

8.
中国旅游业生死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时中国政府的承诺:合资旅行社不迟于2003年1月1日允许外资控股,不迟于2005年12月21日允许设立外资独资旅行社.  相似文献   

9.
汪春  傅元海 《山东经济》2011,27(3):67-72
外资技术含量是度量利用外资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外资技术含量是不能直接观察的。外资的一些特征能反映技术含量,如以独资方式进入的外资技术含量高于以合资、合作、兼并方式进入的外资,因此外资进入方式传递了外资质量的含义。信息不对称会诱导外资以合资、合作和兼并方式进入,降低信息不对称则使外资以独资方式进入。从提高外资技术含量的角度,外资政策应鼓励外资以独资方式进入,限制引导外资以合资、合作和兼并方式进入。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和完善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管理,促进银行业的稳健运行,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外资金融机构,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和营业的下列金融机构: (一)总行在中国境内的外国资本的银行(以下简称独资银行); (二)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分行(以下简称外国银行分行); (三)外国的金融机构同中国的公司、企业在中国境内合资经营的银行(以下简称合资银行); (四)总公司在中国境内的外国资本的财务公司(以下简称独资财务公司); (五)外国的金融机构同中国的公司、企业在中国境内合资经营的财务公司(以下简称合资财务公司)。  相似文献   

11.
《上海国资》2002,(5):52-52
<正> 为了进一步扩大本市吸引外国投资的范围,利用外资促进国有企业改组改制,便于外国投资者在本市独立或联合并购本市国有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意见。一、本意见所称的外国投资者(以下简称外资),包括外国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和经我国政府批准在中国设立的独资投资性公司以及可以从事投资的外资企业。二、由外资整体并购国有企业而设立的企业为外商投资经营企业;由外资部分或中外投资者(包括外国在中国设立的外商投资性公司)联合并购、外方实际出资超过注册资本25%(含25%)而变更登记的企业为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三、鼓励外国投资者在本市范围内开展下列并购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和完善对外资保险公司的监督管理,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外资保险公司,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经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和营业的下列保险公司: (一)外国保险公司同中国的公司、企业在中国境内合资经营的保险公司(以下简称合资保险公司); (二)外国保险公司在中国境内投资经营的外国资本保险公司(以下简称独资保险公司); (三)外国保险公司在中国境内的分公司(以下简称外国保险公司分公司)。第三条外资保险公司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法规、不得损害中国的社会公共利益。外资保险公司的正当业务活动和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3.
李茂 《沪港经济》2005,(3):17-19
无论是早已大举进驻的家乐福,还是准备"后来居上"的沃尔玛和麦德龙,在2004年年底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开始躁动,纷纷高调宣布其在中国市场的攻略。"年底以后,我们将会有更多的选择。"沃尔玛亚洲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钟浩威兴奋地说。而让这些外资零售巨头兴奋的"年底"就是12月11日:根据中国对WTO的承诺,从这天起,外商对我国零售领域的投资将取消地域、股权和经营范围的限制,允许设立外资独资商业企业。2004年12月11日以后,内资外资在中国零售业的真正较量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在华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文化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1990—2000年间投资于江苏省的3452家外资企业为样本,分析了投资国文化、投资国与中国的文化差异对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来自控制性权力偏好型和风险喜好型国家的外资偏爱以独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本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差异越大,外资越有可能采取合资方式来规避跨国经营中的风险;中国吸引外资经验的丰富降低了外资进入后的经营风险,从而促使它们越来越多地采取独资进入模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外资控股和独资化趋势十分明显。本文对企业产权国有条件下的治理机制弱化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应用治理机制与企业经济绩效模型分析,得出结论:面对外资控股与独资化浪潮,应对的根本之策是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改善治理机制.提高治理效率.外资的控股与独资化是其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同时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有利的一面,不应简单加以阻止。  相似文献   

16.
开发政策 外商投资领域放宽 我国将促进外资投向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农牧业产品加工,以及现有生产能力的改造、新型电子原器件开发制造等科技项目。进一步开放非油气矿产资源探矿权和采矿权市场鼓励外商投资勘查开采非油气矿产资源。外资可控股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比例不受限制合作方式不限;加入WTO五年后外商可以独资在华设立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 外资西进享优惠 中西部外资企业在享受优惠政策期满后3年之内,吸引外资鼓励类的项目可按15%税率征收:外商在西部投资比例达25%以上的享受外资待…  相似文献   

17.
《山东建设》2005,(1):28-29
博鳌亚洲论坛2004国际物流大会近日在深圳落幕,业界普遍认为,中国物流业的“三国时代”即将来临。随着本月11日“保护大限”的开放,外资逐渐从合资、合作迈向独资,从一级城市延伸到二级城市的趋势己越来越清晰。航空速递巨头UPS刚与中外运签署了回购协议,迈出在华独资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8.
四大外资快递中的TNT、UPS近两年来先后与中国合资伙伴——中外运分手.走上独资化之路。而大田集圈与联邦快递双方分手.这标志着外资快递巨头将掀起单飞高潮——外资快递巨头在内地的合资时代已结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外资由东部向四川转移缓慢,已有的外资转移呈现出集中分布于第三产业、主要流向成都平原、独资比重上升等特征。在认清四川承接东部外资转移所具备优势和面临障碍的基础上,要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外资向四川转移。[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外资进入国内市场采用合资方式只是一开始的做法。随着业务的开展它们更愿意采用独资的方式来发展业务,竞争尤其会随着2004年底中国成品油零售放开及2006年底油品批发业务开放而加剧,外资石油巨头带来的竞争压力会实实在在摆在国内石油公司的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