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左英 《商业时代》2003,(241):40-40
在2002年西安楼市充斥着“大盘”“板块”、“泡沫”和“写字楼”等的话题下,房地产产业进入了2003年,2003年对房地产来说将是不平静的一年。近期,各大媒体房产广告的篇幅大幅增加,数量也是急剧上升,我们在为此盛况拍手称快的同时,也不得不为此提高警惕。因为,各种迹象表明,2003年将是房地产竞争更加激烈的一年。  相似文献   

2.
有关中国房地产过热的论断其实早在2002年就开始了,那时“寒冬”将至的预言也曾着实让业界出了一身冷汗。其结果是房地产的“寒冬”不仅没有如期而至,迎来的却是连续三年的盛夏。那么这一次关于中国“房地产泡沫”即将在几个月之内破裂的寓言又是否会灵  相似文献   

3.
有关中国房地产过热的论断其实早在2002年就开始了,那时“寒冬”将至的预言也曾着实让业界出了一身冷汗。其结果是房地产的“寒冬”不仅没有如期而至,迎来的却是连续三年的盛夏。那么这一次关于中国房地产泡沫即将在几个月之内破裂的寓言又是否会灵验呢?两次“泡沫论”都是以房?..  相似文献   

4.
自2003年以来,房地产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进行了十几年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房地产行业的繁荣,房价年年攀升。由于房价过高,加之一些房地产限购政策的出台,很多地区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房屋空置率增加。为此,国家在2016年将房地产去库存列入重点工作内容。针对我国的这项举措,通过搜集国内去库存状态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国外曾经的去库存政策推广历史经验,判断得出目前中国房地产去库存政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现在的和潜在的风险。针对当前形势和对未来的预期,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应该加快转型,平稳房价,政府也应该从融资、征税等方面对房地产的供求双方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5.
亦冉 《上海商业》2003,(8):32-35
2003年是上海房市的多事之秋。一面是沪上楼价节节樊升,楼市一路飘红;一面是地产大鳄仓惶落马,央行房贷新政出台。一时间产业界、学术界铺天盖地的文章争论“上海房地产究竟有没有泡沫?”就连普通老百姓见面也会不时聊上一句:“房子会跌哇?!”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上海房地产业真地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6.
有关中国房地产过热的论断其实早在2002年就开始了,那时“寒冬”将至的预言也曾着实让业界出了一身冷汗。其结果是房地产的“寒冬”不仅没有如期而至,迎来的却是连续三年的盛夏。那么这一次关于中国“房地产泡沫”即将在几个月之内破裂的寓言又是否会灵验呢?两次“泡沫论”都是以房价上升太快和空置率过高为依据,本文就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从以下几方面来对此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回顾了1997~2003年我国房地产的发展情况,举例分析了在房地产景气时期采用“销售垫款”促销方式的潜在风险,提出为防范风险,除了“楼宇按揭”的担保外,开发商不应再有其它形式的担保。  相似文献   

8.
2003年3月17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以供销科字犤2003犦17号文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通知》指出,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新世纪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对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供销合作社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和任务。《通知》认为,全力担负起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既是“三农”发展的需要,也是供销合作经济振兴发展、实现二次创业的机遇。为此,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站在发展“三农”、振兴供销社的高度部署了供销社今后的工作任务。对全国各地供销社而言,这是一份事关供销社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的纲领性文件,对供销社今后的工作将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本刊全文刊载这份重要文件。  相似文献   

9.
许多房地产公司是在2003年之后,伴随着一轮房地产行业的暴发式增长而诞生的,经过数年的开发之后,这些企业中的绝大多数也将逐步进入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的清缴期。目前,房地产业面临着严重的不景气,企业更应重视纳税成本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十余年前起步的中国房地产到今天,似乎在经历着一场新的裂变。2003年底我们提出2004年将是中国城市运营元年这一地产发展主题,似乎预言了中国地产升级进入城市新经济复合多元这一领域的进化特征。可以确定的是,城市化将成为中国未来20-50年的经济发展中心,也因为此,中国房地产亦成为这一轮经济发展期的重要支柱,从这一宏观意义上讲,所谓地产"泡沫"的存在是一种历史必然,同时也是经济历史发展时期的自然。纵观从1768年开始的美国国  相似文献   

11.
姚舜 《理财周刊》2006,(11):38-39
在2003年11月起步的跨年度行情当中绽放了“五朵金花”——石化、钢铁、汽车、电力、金融,未来的大蓝筹行情中又将有哪个板块“傲然怒放”?谁又会是该板块中具有持续上涨潜力的个股?业内专家分析,银行板块和房地产板块最被看好。  相似文献   

12.
朱健 《浙商》2011,(10):56-56
柴慧京:打造海南的“中国名片” 国的房地产业造就了最多的亿万富翁。在这些地产富豪之中,50岁的柴慧京是特殊的一位。他于1997年方才辞去公职投身下海,创立浙江国都控股有限公司,然而短短10年间,国都却已成为浙江最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柴慧京成功的关键是他比竞争对手要提前好几年,就运用了房地产信托。早在2003年,柴已经开始寻求与信托公司的合作,而当时了解房地产信托的人还是寥寥无几。“企业最大的价值就蕴藏在创新里面。”柴慧京始终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13.
冯海宁 《中国工商》2003,(1):120-122
2002年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指出,内地某些城市的房地产已出现过热现象,中央会严防出现房地产泡沫经济。2002年 12月 5日,潘石屹、张宝全等房地产界的重量级人物聚首,以集体的力量刺向泡沫。“泡沫”一般是吹起来的。“泡沫剧”演绎的故事似乎也只是“过眼云烟”。但经历过1992年和1993年房地产“泡沫”洗礼的人大概还记忆犹新:价格飞涨,梦想破灭。今天,“泡沫”和“过热”的争论又在上演一场争霸战。当然,吹泡沫者的肺活量很大,戳破泡沫的力量也不小。  相似文献   

14.
小欧 《三联竞争力》2006,48(2):57-57
凯清于2003年夏应聘到长沙一家房地产营销公司做推销员,进去后她才发现这家公司所代理的楼房要么是年代久远的“过时房”,要么是地处偏僻,布局不甚合理的房子,加上老板几乎不搞广告宣传,一个月过去了,凯清连一套房子也末销售出去。  相似文献   

15.
余凯 《中国物价》2005,(1):28-31
福州房地产近几年价格持续上涨,尤以2004年价格上涨幅度最大。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了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力度,福州房地产2005年价格走势如何?这是一个今人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一问题作出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市场周刊》2004,(1):9-9
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房地产企业扩张对资金需求的增强,正让一个预测变为事实2004年中国房地产将迎来”融资年”。正是出于对这一趋势的敏感,中国房协城市开发专业委员会在去年年末召集房地产界和金融界人士,专门组织“房地产金融财产信托研讨会”,探讨地产金融多元化问题。在同一时段,北京科技园置业有限公司也联手一家财经媒体在京举办了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2006年是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制定年”,那么在2007年,房地产将进入“政策执行年“。从建设部2007年工作会议中可以看到,在这个执行年,我们关心的几大房产政策将得到有效地实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贸导刊》2009,(15):94-95
“房地产拯救中国”是指鹿为马 ——29日,由江苏省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复苏·跨越2009中国房地产走势”高峰论坛在南京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再次重复“房地产正在拯救中国”的论调。但其实,在房地产对GDP贡献最大的2007年,其对GDP增长的贡献也没有超过1%。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国家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和房地产行业过热,相继出台了“国十条”,“国八条”“限购令”等调控政策.在政策驱使下,房地产增长过快的趋势得到了一定抑制,也带来资金紧张的弊端.借壳上市作为一种间接的上市手段,是有融资需求的房地产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本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2009年房地产借壳上市潮前后的财务绩效状况,并结合最近几年国家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为房地产未来的发展和完善国家房地产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企业是我国重要企业,在现代化背景下,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近年来房地产企业发展过快,产生了严重的“房地产泡沫”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也加强了宏观调控,使得房地产的融资渠道受到了挤压。当前背景下,房地产企业虽然面临着困境,但也应认识到其中的“机遇”,注重创新融资渠道,供应链融资便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同时也是当前新兴的融资方法。通过供应链融资的实施,不仅可以缓解房地产企业的经济压力,同时也有助于构建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对房地产企业的“浴火重生”有重要帮助。文章重点探究了房地产开发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