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于计划经济的专业银行,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实现了市场化和商业化,并向着规范化的的国际标准靠拢,银行业的综合实力及竞争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在此情况下,拓展海外市场和制订国际化战略,也成为一些商业银行的共同目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化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跨国海外并购则是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下的必然选择.本文列举了我国商业银行参股、并购外资银行的一些案例,以此对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方式、特点及风险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易丹 《中国外资》2012,(14):51-52
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于计划经济的专业银行,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实现了市场化和商业化,并向着规范化的的国际标准靠拢,银行业的综合实力及竞争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在此情况下,拓展海外市场和制订国际化战略,也成为一些商业银行的共同目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化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跨国海外并购则是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下的必然选择。本文列举了我国商业银行参股、并购外资银行的一些案例,以此对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方式、特点及风险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外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南  曾翠 《金融论坛》2008,13(1):16-21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业的发展在整个经济运行中居于重要地位,提高金融业的竞争力可以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竞争能力.加入WTO后,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我国商业银行不但面临日益加剧的国内同业竞争.更面临国际同业的严峻挑战.要客观评价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必须对中外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比较和实证分析.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整体实力的体现,而不是单一的要素.  相似文献   

4.
关于发展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人银行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其对我国银行实现业务转型和战略改革意义深远。文章探讨了私人银行业在中国开展的可行性,探索了尽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竞争能力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银行间相互竞争日益激烈,普通的资产负债业务给银行带来的利息收入增长空间有限,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以其风险小、收益高、创新潜力大的特点逐步成为银行业竞争的新领域,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进一步拓宽商业银行盈利渠道,降低经营风险,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应引起银行业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现代商业银行》2005,(5):16-18
允许银行设立基金公司的事,对于整个金融界来说,影响意义深远,这将是我国银行业更好地适应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的需要,提高中国银行业综合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允许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对于解决我国当前融资格局失衡,改变商业银行较为单一的资产结构,提高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基金公司,有利于促进包括债券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促进金融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7.
论商业银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商业银行信息技术投资发展规律分析 1.银行业的信息技术投资在不断增长 商业银行需要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因而需要通过不断增长的IT投资来建立强大的信息科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正式入世,外资银行将不断涌入。我国金融业将面临巨大挑战,中外银行间的竞争将更加直接激烈。为了在更趋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勇敢面对入世后的严峻挑战,充分利用短暂而宝贵的过渡期,全面加快我国银行业的创新步伐,迅速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9.
李仁杰 《中国金融》2004,(10):45-46
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到2006年我国银行业将全面对外开放。进入我国的外资商业银行,大多规模大,实力强,经营管理水平高,经验丰富;同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全面提速,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将更加强大。面对这样的竞争对手,我国规模实力相对较弱、品牌还不够响的中小商业银行必须加快增强核心竞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业的发展在整个经济运行中居于重要地位,提高金融业的竞争力可以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竞争能力。加入WTO后,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我国商业银行不但面临日益加剧的国内同业竞争,更面临国际同业的严峻挑战。要客观评价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必须对中外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比较和实证分析。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整体实力的体现,而不是单一的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