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国办发〔2015〕47号)等文件精神,立足职责分工,农业部决定实施推进农民创业创新行动计划(2015-2017年)。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职业农民     
正1农业部推动加强农民创业创新服务农业部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落实和创设农民创业创新政策,梳理政策"干货"并集中宣传,延伸和完善政策措施;努力搭建各类农民创业创新园、网络信息平台、投资贸易平台;积极培育农民创业创新人才队伍,确认一批实训基地,培养一批创业辅导师;大力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江苏农民收入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增长,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产品价格上升有限,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影响,农民持续增收面临着新挑战。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把促进农民创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全面激发农民创业热情,促进"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有效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添新活力、开辟新途径。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当前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电商兴起  相似文献   

4.
正6月22日,农业部在京举办农民创业创新经验交流活动。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强调,推动农民创业创新意义重大,要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思路,以"创设落实一批政策、搭建一批平台、培育一批带头人、总结推广一批典型模式、建立一套服务体系"为工作布局,大力实施农民创业创新服务工程,推动农民在广阔天地创业创新,为农业农村经济增添新动能新活力。针对农民创业创新存在的融资难、用地难、吸引人才难、创业风险高  相似文献   

5.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一经提出,得到了我国广大农民的积极响应,当前我国农村创新与农民创业在各个省市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仍然在创业模式、专业人才、融资方式、政策扶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农村创新创业的发展。文章以此展开,首先对当前我国农村创新与农民创业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其次分析了农村创新创业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新时期促进我国农村创新创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推进农村创业创新,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抓住历史机遇,推进农村"双创",调动起千家万户、千军万马、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农业农村发展增添新动能。亿万农民是农村"双创"中为数众多、潜力最大的群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卓有建树的懂经营、善管理、素质高、沉得下、留得住的农民创新创业骨干队伍,他们成为了农业现代化的推动者,成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成为了  相似文献   

7.
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广袤乡镇百业兴旺,可以促就业、增收入,打开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新局面。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创业创新,早在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投身新农村建设";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可以形成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健全农业全产业链条,加快提升农业的综合效应,既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发展目标。农业必须"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三次产业融合的核心是怎样使初级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能够能动地参与到二三产业的增值分配过程当中。怎样参与?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具体问  相似文献   

9.
关于农民创业问题研究的若干认识误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农民创业教育研究中存在若干认识误区:一是以农民缺乏创业意识为假设前提,二是以所谓"做大做强"的暴富观误导农民大众创业,三是歧视农民立足乡村农户的家庭创业。然而,理论与实践都表明,中国农民不仅本就具有积极进取的创业意识,而且有踏实的创业精神和务实的创业目标,农民大众立足乡村农户或庄园的家庭创业是更为普遍和重要的。正确认识农民及其家庭经济、准确定位农民创业目标和正确引导广大农民家庭创业将有力地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去年以来,国务院连续出台了"‘互联网+’行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等多个文件,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创新进行了部署。农业部等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实施了一系列推动农民创业创新的行动计划。各地纷纷结合实际,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引导和鼓励农民创业创新,取得明显成效。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张家港市高度重视农村创业创新工作,在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显著改善、农业发展态势良好等有利条件下,坚持把创业创新作为推动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以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通过抓政策、育主体、建机制、搭平台、搞服务,农村创业创新风生水起,创业潜力和创新活力不断迸发,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农广校植根于农村,贴近于农民,在农民教育培训领域发挥了主阵地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当前,农广校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遇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如何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这一新常态,笔者认为:建立一套覆盖到村的农广校教育培训体系,向前、向后拓展培训内涵,加快服务转型,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才能实现固本强基。  相似文献   

13.
每年两会"就业""创业"问题都是代表委员聚焦的热点话题,今年也不例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创业",其中提出,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双创平台服务能力.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一定要让广大农民有更多务工增收的渠道.  相似文献   

14.
三农人才作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对农业转型升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三农人才如何在双创背景下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成为了摆在三农人才服务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为此应该直面问题和矛盾,进一步提升三农人才服务水平,在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推动三农人才队伍建设,更好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  相似文献   

15.
<正>"生活想要好,赶紧上淘宝"、"致富靠劳动,持家靠京东"、"老乡见老乡,购物去当当"……农村不少醒目的电商广告,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近年来,江苏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把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推进农民创新创业的重要领域,大力扶持"一村一品一店(网店)"发展,以电子商务引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产品销售,带动农民创业,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正>农民创业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一项专项培训工作,安徽省界首市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取得了一系列的显著成效,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政府主导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项目界首市委、市政府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两新"融合、一体化发展,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项目,以农民创业培训带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召开会议,强化宣传,造浓氛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翼城县在工矿业转产、农业调产的新形势下,实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程,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五个结合"为抓手,挖掘新潜力,创新培训模式;以"五个选准"为核心,开辟新途径,创新主体模式;以"五个倾斜"为保障,谋求新突破,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职业农民     
<正>农业农村部公布2018年度"全国十佳农民"资助项目人选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十佳农民"2018年度资助项目人选的通知》,旨在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的创业创新热情,树立扎根基层、深耕农业、服务乡村的先进典型,营造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通知》要求受资助的十名职业农民要更好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南京市紧密结合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综合实施创业培训、服务、示范、奖补"四位一体"政策,大力扶持农民基地集群创业,吸纳本村农户就地转移就业,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南京特色的扶持农民创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之路。到目前为止,累计建设农民创业基地131个,农民创业示范基地20个,培育创业农户10000多户,创业农民户均年收入6万元以上。初步统计,全市通过扶持农民创业带动当地农民就业人数约4万人,每个创业农户稳定带动3-5人就业,月工资1500-2000元,年增收2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盐城市农民在新的农业领域创业风起云涌,本文阐述了绿色有机农业、生态循环农业、优良种源农业、新型服务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互联网+"农业、"接二连三"农业等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提出了农民创业的对策:提高新认识,重视农民创业;落实新举措,引导农民创业;构建新生态,服务农民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