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他们的文化素质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生产技术优化升级、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具备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虽然农民受教育水平有了提高,但在发展现代农业中,他们的文化素质依然有提升的空间,表现在主体性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没有太大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不高等,需要从提高农民的主体性、增强科技和创新意识、提升经济产业链、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一所运用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手段对农民实施终身教育时农业远程教育学校.它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是提高农民科学生产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提供人力支持.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广天地》栏目是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办的一档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电视专栏,  相似文献   

3.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历史发展概念,必须走自己的道路。未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实质是以现代科学及其应用技术和现代工业及其准备水平为基础的农业。为此,21世纪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从五个方面创造条件。一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由机械、电脑操作取代人力、畜力作业,大幅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取代传统的生产技术,山水田林路统一布局,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数量、品质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组织管理农业,在不改变小农户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引导农民走上新的联合与合作之路,由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取代千家万户分散的小农经营方式,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的总体效益和农民收入;四是用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取代“小而全”的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生产,大幅度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和提高工业装备利用率;五是用现代化知识武装农民,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4.
冯敏  徐冲 《农业经济》2023,(8):106-108
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推进乡村振兴、服务“三农”的有力举措。科技特派技术服务工作在辽宁省实施以来,对加快农村地区设施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提升企业生产技术与产品品质,深化产学研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辽宁省西部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例,探索科技特派技术服务对推进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5.
云平台启动信息化托起智慧乡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战略的两个重要方面,同时,信息化作为助美丽乡村腾飞的翅膀,为科学生产、科学生活、科学发展提供动力。1月26日,在美丽乡村博览会现场,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正式启动,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启动仪式。云平台整合了农业科教系统相关资源,为广大农民和各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精准、及时、全程顾问式的科技信息服务,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浅谈农广校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潋江县农广校自1981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新农村建设人才的需求.开展学历教育、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7.
农业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农民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民掌握和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的水平和能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因素.大力培养有知识、会技术、懂经营的职业农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之举.农业高职院校除了为"三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外,还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农民培训工作中去,帮助农民完成知识更新,培养更多的职业农民,主动为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民经济收入、农业现代化紧密相连。要想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必须先提升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大力推行科技创新,对粮食稳定生产、环境生态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特别是加入WT0O后,中国“三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副产品国际竞争力这一目标的进程中,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坚持服务于“三农”,以提高全国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为己任,致力于农民科技教育事业,为使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面转变付诸了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三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副产品国际竞争力这一目标的进程中,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坚持服务于“三农”,以提高全国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为己任,致力于农民科技教育事业,为使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面转变付诸了积极的努力,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11.
雅安市农业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雅安市农业信息系统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雅安市农业信息系统的管理现状农业信息作为农业科技革命的先导 ,为农户广泛提供科技、生产和市场等方面的服务 ,向农业生产者、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农业资源 ,优化农业生产技术 ,提高经营效益。农业信息系统泛指通过计算机、电话、电视等形式为广大用户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的信息系统。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农业信息系统实行的是行政性垂直管理 ,雅安市也不例外 ,政府投资建设农业信息系统———“雨城星火科技网”及“农业信息服务声讯系统———农民科技 1 1 0”等 ,系统由科技局归口管理 …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农业部科教司正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进行系统设计和架构,打造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云平台将首批上线为3000名专家、10万农技人员、100万新型职业农民和1000万辐射农民免费发放"智农卡"、开通智农通服务,打通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最后一米,实现移动互联互通,为广大农民和各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精准、及时、全程顾问式的科技服务,全面提高农业科技的入户率、到位率。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包括科教体系综合业务、智慧农民、农技推广、科技创新支撑、成果转化交易和美丽乡村六个专项子平台以及全国农科教环能综合业务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开展农民培训对于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农业生产实用技能、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化农业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但部分农民对培训缺乏信任和热情。研究哪些因素影响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安徽省滁州市新型农民为研究对象,期望能得到影响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正栏目名称:《农广天地》栏目宗旨:传播农业科技经营知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节目形式:以演播室主持人串场的外拍专题类节目。节目定位:《农广天地》栏目是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在CCTV-7开办的农民科技教育与培训栏目,旨在向广大农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朋友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推广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技术和理念,加强农民增收致富本领。本栏目伴随1996年CCTV-7农业节目创立以来,播出了大量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节目,内容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农村能源、劳动力转移培训、生活服务等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易学易用的风格特色,目前已逐步成为农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四川省崇州市充分运用农村产权改革成果,在推广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制中,重视和深化新型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并以"文井源"综合性农产品公共品牌服务、农业"专家大院"科技服务、"农业服务超市"社会化服务、农村金融服务的"1+4"服务体系为支撑,有效地提升了职业农民科技素质,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推动了现代农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深化农村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大举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工程,仅仅依靠政府投入难以满足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激活多元协作的培训机制,建立以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专门机构为主体,农业技术及经营服务组织、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和有关资源共同参与的大联合、大协作、大教育、大培训格局,将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带来新的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甘肃省民勤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先后搭建起《民勤新农村资讯》、"12316"农技服务热线、手机科技短信平台、农业科技直通车、农民图书室、《科技服务苑》电视专栏节目"六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信息平台,为农民提供丰富的"三农"信息,使农民及时了解政策、市场、技术等信息,增强农民利用信息化手段增收致富的能力,从而促进农村实用技术普及,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了农业科技入户率,改变了传统农民培训方式,提升了农民整体素质,切实解决农村信息进村入户渠道不畅这一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和人才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办好杂志服务农民内蒙古农业厅副厅长包布和为适应广大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适应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经自治区批准,由《致富之友》、《现代农业》两个编辑部组建成内蒙古农业杂志社。杂志社成立后.仍坚持服务农业、服务农民、服务农村经济、推动农村两个文明...  相似文献   

19.
大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对于提高农民的种养水平,增强致富能力,防范市场风险意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农业服务中心扎实推进农民培训工程:共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96场次,培训农民15.8万人次;开展创业培训36期,培训1850多人次;致福工程培训共16期,培训了645人次.农民培训工程的实施,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20.
<正>河南省三门峡市农广校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深度融合,利用智能手机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打造适宜农民群众需要的"随身老师",探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信息技术咨询新模式,提高培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生产经营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