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标准化》2000,(4):58-58,60
上海纺织从 1992年提出第二次创业以来 ,经过八年的开拓创新 ,终于从大规模适应性调整阶段进入建设性调整阶段 ,主动压缩总量 ,棉纺锭从 2 50万锭减少到 10 0万锭以下 ,销号 185户老企业 ,破产终结 32家企业 ,减少债务 17亿元 ,压缩富余人员 38万。通过减员、压锭等建设性调整 ,树立了都市纺织的全新形象。一、上海纺织从战略调查转向战略进攻   (一 )五年战略收缩  从 1992年至 1996年的五年 ,是上海纺织战略收缩的五年 ,这五年中 ,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上海纺织进行了以压缩总量、压缩富余人员、压缩初级加工企业为重点的大…  相似文献   

2.
《福建质量管理》2008,(1):47-47
厦门夏纺纺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0月,其前身为1958年兴建的厦门纺织厂。主要经营纺织品的制造与销售。公司位于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海滨繁华的杏林大街旁边,现有员工1500人,占地面积220000平方米。公司以自有设备和租赁设备为基础,资产达7000万元,拥有环锭纺纱锭6.5万枚、气流纺1200头、线锭7000锭、布机500台等纺织全套设备,具备年产棉纱线1.5万吨、棉布2000万米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3.
我们衡水远大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衡水地区棉纺织厂,始建于1968年,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建设,已由一个不足干人的万锭小厂,到目前已成为拥有一个层、]~,八个分厂,三个合资企业,六个全资子公司,四个独立经济实体,四个办事处,纱锭16万枚,线锭2万枚,布机1200台以及工艺细抽纱、精细化工、轻质建材。羊绒加工、餐饮娱乐等生产设备和服务设施等跨地>、跨行业集科工贸金融运输于一体的国有独资大型个、gs。集泪,是河北省经济效益型先进企业、百强优势企.SZ,、个国纺织双文明建设优秀企业和经济技术百强企*之,1996年11月份,远…  相似文献   

4.
苏州河畔的上海纺织行业,曾经辉煌了一个多世纪,潺潺的水声与织布机的轰鸣声交织成一首工业复兴的史诗乐章.承载着百年纺织历史记忆的申新九厂,则成了一座“上海纺织博物馆”继续诉说着那一代人的纺织记忆. 从上世纪20年代初到上海解放这段时期,纺织业作为上海的“母亲工业”开始迅速发展.据统计,1930年上海产业工人28.5万人,...  相似文献   

5.
行业走势     
21世纪麻纺行业前景看好经 过半个世纪的建设 ,尤其是近 2 0年来的发展 ,我国麻纺织行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至 1999年底 ,苎麻长纺 2 5.39万绽 ,短纺生产能力 35.31万锭 ,布机 7636台 ,生产纯苎麻 1.2 4万 t,混纺纱 1.8万 t,苎麻布 4 32 9万 m。 1999年苎麻布纺织实现工业总产值 11.9亿元 ,销售收入 11.6亿元 ,出口创汇 4 4 98.1万美元。 1999年底 ,亚麻 (含大麻 )纺织加工能力达 2 4万绽 (含大麻 774 4锭 ) ,生产纯亚麻纱 2 .52万 t,亚麻布 (含混纺布 ) 130 93万 m,1999年亚麻纺织实现工业总产值 2 1.2亿元 ,出口创汇 2 .4 2亿美元。进入 2 0…  相似文献   

6.
归某是原上海某技术工程公司轻纺工程部的经理。2000年11月,山东某公司向公司求购精梳机一套,但当时公司并没有购买此类机械的配额,归某利用其它公司的配额到上海纺织总厂定购,随后,归某将本公司的45万元划入纺织总厂。2001年初,归某代表公司到纺织总厂核账时发现,纺织总厂财务出错,把已提走的设备,当做其它公司购买,  相似文献   

7.
北京纺织系统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拥有各类企事业单位(含三资企业)近200家。原有职114万人,经过几年调整、压缩实施再就业上程,现有职工88885人。长期以来,北京纺织系统承担着为国家上缴利润和出口创汇任务,为北京工业做出了一定贡献。但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全国纺织产品持续出现总量过剩,为此部分企业生产开始收缩、调整。随着“九五”规划的贯彻实施,北京纺织的压锭调整工作进入到一个实质性操作阶段。1997年是推进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实施名牌战略、资产重组、优势扩张、实现减量增值、减员增效、减债增资、减亏增盈、…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要求支持纺织行业改革、调整与压锭最近,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帮助和支持纺织行业加大改革和结构调整力度,下决心解决低水平初加工生产能力过剩问题。通知的主要内容是:“八五”期间,国家确定压缩1000万锭落后设备的任务要限期完成,不...  相似文献   

9.
福建嘉达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由福州纺织印染厂通过整体改制设立的中外合资股份制纺织企业,公司于2001年9月19日经过原经贸部批准成立并注册登记。公司现有员:E24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人,大专以上毕业生200多人。公司总资产4.4亿元,注册资本1.54亿元,2003年1—4月份含税销售收入9415.29万元,利润478.23万元,出口创汇486万美元。  相似文献   

10.
近200多年来,纺织纤维原料的加工总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全球由1800年的160万吨猛增到目前的7700万吨以上,增长47倍多。每人每年平均消耗纺织纤维量也由1977年的6.6公斤,增长到2008年的12.3公斤。但是,1976年联合国曾发布经济学家分析的结果表明,服装用纺织纤维消费量每人每年平均3.6公斤将达到饱和,  相似文献   

11.
一位温柔典雅的上海女性, 为了支援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告别年迈的双亲以及丈夫和孩子,离开繁华的大都市,来到偏远闭塞、满目丘陵的鄂西南——松滋市大岩咀,担负起一家已濒临破产企业的领导重任。五年来,她把对纺织事业的挚爱深情化作春雨,挥洒在这片虽贫瘠但却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在她的领导下,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全部创优,获得了“湖北省荆州市十佳明星企业”称号,并且跻身于“全国万锭棉纺五项指标综合考评优秀企业”的行列。她,就是湖北望春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季杏华。 —— 题 记  相似文献   

12.
<正> 1997年以来,安阳昌泰纺织(集团)公司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2003年纱锭达到21万枚,比1996年的6万锭增加了250%;棉纱产量达到21380吨,比1996年的5850吨增长265.4%;实现工业产值4.13亿元,比1996年的1.57亿元增长163%;实现利税3412万元,比1996年的1017.6万元增长235.2%,实现利润1312万元,比1996年的114.95  相似文献   

13.
《上海小企业》2006,(4):20-21
上海衡仪器厂有限公司是由上海衡仪器厂改制的一家专业从事衡器,仪器仪表,药物包装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改制六年来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年销售由改制初期的560万元,到2005年达到1234万元.每年保持二位数增长,职工构成也有了极大的变化,大中专毕业生由改制初期的7人,2005年底已增加到32人,为企业总人数的64%。目前,初级职称人员16人,中高级职称人员15人,分别占企业总人数的32%和30%。其中,高级职称占企业总人数的6%。公司经过改制,依靠党的政策和技术创新,有力的保证了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吴鸿根 《上海房地》2009,(12):51-52
一、现状分析上海房地产行业经过20余年的快速发展已初具规模,成为上海经济建设的支柱性产业。从业人员也由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万人左右,发展到2008年的35.8万人,各类专业人才总量达到5.93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6.9%。而现有4700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共有从业人员13.54万人,其中35岁以下的为4.28万人,  相似文献   

15.
杨文波 《活力》2006,(6):13-14
亚麻种植加工在兰西有70年的发展历史,有过辉煌,由于受市场变化和国有经营体制的影响,到2001年产业发展陷入低谷。面对困境,2002年,县委新一届班子审时度势,大胆谋划,适时提出了建设“中国亚麻城”的战略构想。经过四年的发展,“中国亚麻城”迅速崛起,兰西亚麻产业一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到2005年末,亚麻企业发展到350多家,原茎加工能力达到7万吨,纺纱规模达到4万锭,织布能力达到2000万米,编织能力发展到500万套(件)。亚麻产品由原来的4大类40多个品种增加到6大类70多个品种,畅销全国,远销东南亚、欧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年交易额10多亿元,出口实现800万美元。亚麻产业实现增加值2.8亿元。占GDP比重26.2%,实现税收1850万元,财政贡献率达到31.5%。拉动社会就业4万人,带动了电力、运输、餐饮、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叫吴尔愉,是上海航空公司空中乘务员,一名共产党员。1995年3月8日,上海航空公司的破例之举,在上海纺织工人中招收了18名乘务员,我有幸成为18人的其中之一。十年来,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使我这个纺织女工飞上蓝天,1998年7月1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已经飞行了1万2千多小时,收到旅客表扬信3000余封,曾10多次被评为“最受旅客欢迎”的乘务员;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十佳”职业道德标兵、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上海交通邮电系统服务明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劳动模范等。在人民大会堂领奖时,还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相似文献   

17.
棉十记事     
<正> 火红的五月,记者在原野上看到了遍地盛开的鲜花,没想到在繁华闹市机器轰鸣的石家庄第十棉纺厂,也看到了遍地盛开的鲜花,还看到郁郁葱葱的绿树。那里,月季怒放,桐树挺拔,青松翠柏,青翠欲滴,鸟鸣嘤嘤,声韵天然,简直就是一幅绝妙的图面。厂房掩隐在青枝绿叶之中,记者刚走进大门时,还认为是走进一座新公园呢!"一个也不能少"这儿"和平而宁静",一个下岗的也没有,一个闹事的也没有。1998年上半年,棉十积极落实国务院对纺织企业"压锭、重组、减员、增效"的政策,率先在河北省会敲响砸锭第一锤,一举压缩落后纱锭近万枚。"一锤砸万锭",这么大的举动,竟然没有一个下岗的,是多么难能可贵啊?棉十厂长闫辅国同志说:作为厂长,经营工厂,既要为国家谋利益,也要为职工谋利益,为国家为人民是一致的。减员增效,砸锭下岗是对的,但我们有能力妥善安排职工就业,我们一个职工也不减,"一个也不能少"。  相似文献   

18.
广西隆林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于1997年7月由广西隆林铝厂、隆林县锑业公司、隆林凯撤铝业公司合并而成。公司采用一个法人,三本独立账的管理形式运作,是隆林县目前最大一家工业企业。现有固定资产2.5亿元,职工1100人,其中铝厂480人,锑业公司493人,凯撤公司127人,全公司拥有工程技术人员125人。1997年度共生产优质铝锭7714吨、国标—级2#锑锭2208吨,实现工业产值(不变价)8474万元,现行价12025万元,实现利税991万元。1998年在有色金属市场十分疲软的严峻形势下,仍完成铝锭产量12734吨,锑锭1215吨,实现工业产值1.23亿元,销售收入1.7亿元,税利超千万元,1999年度生产更上一层楼,实现现产值1.67亿元,税利34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殷行街道是本市最大的居民住宅小区,又是近年来人口导入较多的地区,常住人口约20万人.纺织、机电行业的职工居住又较集中。失业、协保人员相对较多。到2001年10月底,有社会劳动力11657余人,其中纯失业人数2380余人,老协保人员5327余人,新协保约1000余人,共计约17984余人。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20.
德福伦     
<正>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创建于2003年,是由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原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结合创建于1966年的国内首家涤纶短纤维专业生产企业——上海第十化学纤维厂的搬迁、投资改造而成的一家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地处上海市金山区枫泾工业区,注册资本7000万元,占地面积126亩,现有员工260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