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关于建立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关于建立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探讨张耕田根据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分析,我国目前正处于加速城市化的阶段。正确处理好城市化问题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我国的城市化目前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个是如何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另一个是城...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现行城镇化水平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先实现城镇化,这是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观点。可见城镇化水平是反映和标志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城镇化或称城市化的概念,目前通常的有两种表述,一种是从动态的角度表述为城镇化是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另一种是从静态的角度表述为在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占全国或地区人口总数的百分比,也就是平时人们常说的城市化水平。在我国现行常以非农业人口占全国或地区人口总数的百分比来反映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与世界上各国相比,中国的城市人口增长率是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和城市所致,可以视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城市是我国经济增长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和现代化因素最密集的地区,城市人口承载能力最高,经济产出最大,经济效益最好。城市化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后也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中国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城市化,城市化是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及农村中城市特质增加.在一定条件下,城市化的人口及其活动的集中能够产生巨大优势:集中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集中可以降低流通费用;集中有利于促进学习和刺激竞争;有利于融资;集中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但是,这些集中在给城市带来优势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社会问题,城市社区出现各种社会病态现象.本文从立宪的高度,着眼于长期考虑,思考一些原则性问题,为城市化的健康发展确立规则,以从长期解决城市化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提供宪法基础和制度基础,为城市化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给城市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汪勇 《新远见》2010,(6):98-103
目前我国最为严峻的农村问题,莫过于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大力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农村高等教育对于农村人力资源深度开发,促进农村城市化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6.
依据现代人口学理论,"我国早已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大约每7个人中就有1位老人".在我国超过2亿的老龄人口中,约有80%生活在农村.因此,解决好我国农村超过1亿的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就意味着解决了全国大部分人口"老有所养"的问题.面对不断变化着的新形势,我们必须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模式和制度,有效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的过程,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同时,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必不可少的两条方略。本文循着这条思路,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及其互动关系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提出了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城镇化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出路:推进人口城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农业论农业已被历史证明找不到农业的出路,而今就工业论工业,同样找不到出路。当前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是人口城市化滞后,使城乡两元经济结构、工农两种生产方式的矛盾得不到解决,使农村人口过剩,城市工业品过剩。开辟工业品市场,调整产业结构,要从加速人口城市化进程做起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极其不相适应,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障碍之一,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梳理城市化进程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关系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位,并提出了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施展 《集团经济研究》2006,(36):161-16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体育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速居世界前列,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快了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9%,在未来的20年内将有3亿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城市化问题日渐明显.因此,研究体育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规律和作用,对于城市化建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王耀平 《价值工程》2013,(2):254-256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创业,由此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子女。由于留守子女在亲情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双重缺失,造成了他们在道德行为和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种种问题。这样,农村留守子女的道德教育问题就成了全社会都在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子女的道德教育问题,对于提高全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要解决农村留守子女的道德教育问题,归根到底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监护网络。  相似文献   

12.
钟艳丽  王力 《价值工程》2012,31(25):135-13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农村人口快速向着城镇涌入,使得城镇发展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人口和资源等多方面的压力,对城市基础设计的建设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城市燃气管网建设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则主要针对城市燃气管网建设中,聚乙烯燃气管道的工程设计与施工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唐静 《价值工程》2014,(9):62-65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和资源涌入城市。城市居住人口密度不断加大,出行越来越拥挤,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困扰国内外大城市发展的一个普遍性难题。杭州地处长三角的腹地,近年来随着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杭城发展的一个难题。因此,当前亟需结合杭州市的城市特点,借鉴发达国家城市治理交通拥堵的经验,提出解决杭州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边晓晨  曹敏 《价值工程》2012,(27):303-305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与速度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建国后,陕西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伴随着陕西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也决定了这一时期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及其缺陷所在。说明今天的陕西必须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化滞后根源新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 ,很多人认为城乡户籍制度、重工业化战略和城市建设不力是中国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原因。实际上 ,这只是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现象和结果 ,其根源在于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动力———工业结构处于世界产业体系中下游 ,城市化进程缺乏强大的经济基础 ;城镇流动人口经济收入较低 ,不能跨越城市化最低门槛 ,完成城市化的彻底转变 ;作为城镇人口就业的主要渠道———服务业———达不到人口城市化起跑的经济、人口的临界点。这三点决定了中国城市化滞后现象必将长期存在 ,而合理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重点是确定有希望城市化的流动人口阶层 ,让这部分人口先城市化  相似文献   

16.
未来我国城市化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且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如何保持我国城市化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展,这是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我国城市化进程提出一些新的认识,即城市产业的发展既要考虑自身产业的发展,也要考虑全球和区域产业的空间梯度转移;城市化空间战略要实施以大城市超前发展为主的多元化城镇发展战略;在深化城市化的内涵中提升城市化的质量;实现农村人口迁移的城市化向功能城市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兰州新区是第五个国家级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接点.经过近10年的发展,兰州新区已经从一片盐碱地发展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但与总体规划确定的预期目标相比,兰州新区的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等距离国家的定位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为解决兰州新区当前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本文从"建设大枢纽、畅通大通道、聚焦...  相似文献   

18.
李明圣 《城市问题》2012,(5):69-71,93
北京中心城区周边的城乡结合部主要分布在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四区。这四个区的区情各异,但也有若干共同点:过去都是近郊区,现在都是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载体,均面临着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主题,均存在文化短板的问题。以丰台区为例,探讨了首都城乡结合部地区在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构建文化支撑体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崔少鹏 《价值工程》2014,(14):229-230
"三农"问题是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问题,其根源在于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和经济发达省份,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随着农村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进城务工行为日趋显著。在此背景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综合素质和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早日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湖北省82个县(市、区)的常住人口变化率和人口净流量进行交互分析,引入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和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指数,分析了人口收缩区域建设用地结构和城镇化协调类型。结果显示,湖北省存在37个人口持续流出、规模减少的区域,这些区域不仅在总量上表现为人口收缩与建设用地扩张的悖论关系,而且在城镇化方面也多表现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协调的状态,而从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的角度表现为不同的脱钩类型,其中仅有少数收缩区域是强脱钩的合理利用状态。从不同表现特征可将收缩城市类型分为空间无序扩张型、工业衰退型、资源枯竭型以及中心袭夺型四个类别,并概括为人口资源与土地资源、经济发展等在时空上的不匹配。最后,结合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变化等特征对人口收缩区域类别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