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可翻译性”条件的“第三文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河 《开放时代》2004,(5):108-119
哲学对翻译问题的考察同时意味着从翻译的视角来观察哲学问题.因此,传统形而上学对"是"与"所是者"的分别、传统认识论对实在及其认识的描述,都可以被概括为"原本-译本"的关系--其中的关系符号"一"体现着原本对译本的支配关系.体现着这种支配关系的"原本中心论"意识具有不同形态,其中之一就是本文论述的"第三文本"假定即文本1可以转换为文本2,当且仅当它们都以一个作为"第三文本"的原本为根据.W·本亚明关于"纯粹语言"的讨论,乔姆斯基和E·奈达关于语言深层结构的讨论都包含着对"第三文本"的承诺.最后,我们从奎因关于"翻译手册"悖论的讨论指出了这种"第三文本"假定固有的矛盾,由此引出的"翻译不确定性"概念揭示了语词世界的基本特征,它使以纯粹的"逻辑真理"为最高诉求的哲学理想成为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译品在目标语中被成功接受与翻译的过程中,译家的审美思想和各种思维的交相运用密不可分。文学作品的美学特质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综合运用美学理念和翻译思维。本文从翻译的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出发,从哲学的范畴阐述了文学翻译中审美客体与主体不可能是分开的两个独立的方面,而是具有矛盾统一性这一辩证关系。同时通过实例分析怎样把握好两者的关系,使译文最大程度地达到和谐统一的美。  相似文献   

3.
文学翻译的策略,是文学译者不可回避的问题。究竞是采用‘归化”策略,还是采用“异化”策略,成为众多翻译理论工作者非常关注的话题。介绍了中西方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归化”和“异化”的对立及“归化”和“异化”的统一。通过关于“归化”和“异化”策略关系的分析,提出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会对文学翻译造成不利影响,不能简单地采用这种或那种策略;文学译者应根据文学翻译的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从事翻译活动,在“归化”和“异化”策略中寻求最佳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反思传统翻译教学中的弊端,提出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渗入非文学翻译教学的理念,并通过外宣翻译教学和新闻翻译教学的实践论证非文学翻译教学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好强 《时代经贸》2008,6(5):231-232
长期以来英语文学翻译是每个从事文学翻译和文学课程讲解中的难点,作者在本文中总结出几点思考来分析翻译系统在翻译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应用翻译已越来越成为人类翻译活动的主流,在国内,应用翻译占据了翻译市场的主导地位。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导致了翻译实践中的精准性不够。为促进翻译的科学性,拟以诺德的翻译导向的文本模式作为蓝本,并依据功能派翻译理论,探讨如何采用工具型整体翻译策略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研究表明,诺德的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能够较好地指导应用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7.
王好强 《时代经贸》2008,6(8):231-232
长期以来英语文学翻译是每个从事文学翻译和文学课程讲解中的难点,作者在本文中总结出几点思考来分析翻译系统在翻译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8.
一天早晨,有个盲人来到伦敦街头行乞,胸前的牌子上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直到中午,他手持的钱罐还是空的。一个过路诗人在盲人的牌子上方添了“春天来了”几个字。傍晚,诗人再次经过这里,发现盲人的钱罐里已装满钱币。这个小故事形象地说明了文学的魅力,诗人仅用四个字,就“点铁成金”,使一句过往行人熟视无睹的话,变成足以打动人心的诗。文章都是有情物,诗文如此,议论性文体也概莫能外。中国历史上那些忧国忧民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手中之笔无不饱蘸情之浓墨,写景则情景交融,写事则情事交融,写理则情理交融。随便打开一本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9.
陈丹 《经济研究导刊》2009,(34):224-225
在文学翻译中,文化因素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正确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对于提高翻译作品质量和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了文化差异对翻译造成的障碍和影响,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处理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策略,以创造更完美的翻译作品。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不同国家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人类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形式。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必然存在文化差异,这是翻译实践中经常面临的难题。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现象,并提出两种翻译策略,即: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文化翻译,不仅是通过对文字语言的精准化翻译的一种活动,更是中西方文化的沟通与互动。在翻译英美文学的过程中,翻译只是强调对原著的正确理解是不够的,还需要注重存在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分析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开展翻译工作。从西方传统差异出发,利用比较法剖析差异对英美文学译者的影响,提供英美文学译者方案和策略,并期望可以为英美文学译者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陈藜文 《时代经贸》2009,(8):172-172,180
一、文学翻译的定义及范围 要比较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异同,首先应该弄清楚其定义及所包括的范围。一直以来不少翻译理论家都给文学翻译下过定义,例如苏联翻译理论家加切奇拉、翻译理论家A.A.斯米尔诺大、中国现代文学家茅盾同志以及后来的张今等。  相似文献   

13.
翻译历来不是易事,文学翻译由于其独特的特点,更是如此。在漫长的翻译史中,翻译家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各具特色、纷繁复杂的文学翻译理论,但是在这些理论后面,实际上围绕讨论的还是“忠实”这个亘古不变的命题。基于译介学的理论,从译者的角度,反思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4.
文学翻译中,创造性误读的存在是客观的,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为解决这种创造性误读的标准、原则问题,本文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概念,以作为误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勒菲弗尔提出翻译受到意识形态和诗学两方面的限制。本文试图梳理诗学的历史脉络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发展,并通过对比哈代的短篇小说The Honourable Laura的两个不同时期的中译本,论证在同一目的语文学系统中,诗学的变化影响译者的选目及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是发展中国家探索建立一个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实践,也是中国在中美循环模式之外探索建立一个新的外循环体系的重要实践。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对沿线国家和中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梳理了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外交部官网以及“一带一路”网上公布的我国与65个沿线国家达成的合作文件,发现沿线国家就“一带一路”倡议与我国发布的合作文件在文本上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签署“一带一路”相关合作文件的时间、数量、文件效力和合作意愿等方面。本文还进一步将文件的签署背景、签署双方领导人级别以及文件效力分别与合作意愿进行了交叉分析。“一带一路”强调平等、多元、共享,不谋求一个统一规则强加到每个成员国,当现阶段一般化的理论和政策的边际收益不断下降时,这种探索显得尤为重要,对新的全球化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生活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如何在两者的冲突中寻求合理的平衡,首先应合理认定宪法文本中公共利益的内涵,避免对公共利益理解上的随意性与主观性。其次,国家权力机关所定义的公共利益必须通过宪政机制而受到限制,以避免侵犯宪法为所有人保障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8.
王学梅 《经济论坛》2006,(1):132-133
所谓“空白票据”,又称“空白授权票据”。顾名思义,就是存有“空白”的票据。即发票人在签发票据时,有意将票据上应记事项不记完全,留待持票人以后补充的票据。“空白票据”是大陆法系票据法上的称谓,日本票据法上称其为“白地手形”,英美法系票据法称“未完成票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校外宣的英文文本与国外高校的平行文本都属于兼有信息型和诱导型的文本,具有同样的语用功能,对其文本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有助于认识中国高校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对翻译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英美文学课不仅是学好语言的最佳手段,更是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鉴于目前普通高等教育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和中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急迫形势,英美文学课程必须大胆改革,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激活文学课的原动力。重点探讨更适合学生综合素质开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为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