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极财政政策的局限与淡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作出的重大政策调整。当经济运行处于相对收缩阶段,积极财政政策能够直接扩大社会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较为明显。但积极财政政策是以社会上存在闲置资源为前提,资源瓶颈约束迟早会到来的。当经济扩张到一定阶段,如果不注意因势利导地调整和逐步淡出,就有可能导致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2.
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必要性、条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已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已经形成,并正在增强。因此,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但是鉴于我国经济中尚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外的历史经验,应采取渐进式的“淡出”方式,可以把今明两年作为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过渡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步“淡出”,应当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在调控目标、调控方式、调控手段和方法组合上进行适时调整。 相似文献
3.
积极财政政策迟早要淡出,但在淡出前,对政策的认识和操作也要适当调整。要充分认识积极财政政策的负面影响,不能过分乐观;要认识到政策的淡出是迟早的事情,但目前不宜淡出;要及时调整国债资金使用方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扩大内需时,要注意刺激消费;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可忽视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4.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还是继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以来,我国已连续5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对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推进社会发展和进一步深化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宏观经济形势趋于好转,对积极财政政策淡出还是继续的争论也不时出现,这说明学术界在如何认识积极财政政策,对当前乃至今后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以及是否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等重大问题上都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在对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综合权衡基础上实行的阶段性政策,与发达国家以反周期为特征的短期扩张性政策有明显不同。今后一段时期应当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只有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才能为实现财政长期稳固、健康运行提供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5.
自从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登台亮相以来,围绕这一政策的争论就几乎没有停止过。随着这一政策的中长期倾向越来越明显,人们开始讨论积极财政要不要淡出、何时淡出、以什么方式淡出等问题。 一、积极财政政策必须逐步淡出 1、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潜在风险正在不断积聚。以国债发行和扩大政府投资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在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产生着潜在的财政风险。尽管 相似文献
6.
7.
9.
积极财政政策虽然在扩大内需上已经有所作为,但由于其负面作用的存在而不具有可持续性。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要求,我们应当适时实施由积极财政政策向可持续财政政策的转变。因此,应当对现行的财政支出政策进行调整,防范直接与间接财政风险的扩大化,完善现行税制,运用财政政策促进人力资本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积极财政政策适时淡出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过去几年中积极财政政策确实加快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但继续推行 ,不但缺乏政策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而且会带来一系列成本与风险 :替代市场、经济陷入“滞胀”、无法清偿国债本息。既然内需不足根源于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 ,在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政府应尽量弥补市场缺陷 ,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而不应诉诸于最后的手段———积极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1.
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到今年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从五年的实践来看,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于遏制通货紧缩趋势,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大量发行国债使我国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而且政府投资还在一定程度上对私人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因此,在当前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对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看,要实现“十五”计划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我国在今后一个时期仍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但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情况与三年前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对策理应有所调整,在积极财政政策的着眼点上应逐步由扩大需求为主向改善供给为主转变;在积极财政政策对策理应有所调整,在积极财政政策的着眼点上应逐步由扩大需求为主向改善供给为主转变;在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方式上应由增加政府投资为主逐步向启动企业投资为主转变;在继续实施运用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要注意降低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13.
14.
15.
积极财政政策下的国债投资取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1998年以来 ,在外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内受经济结构严重失衡、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以致通货紧缩的情况下 ,我国政府果断采取了以增发国债、扩大公共投资为主要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 ,有效地减缓了国民经济增速快速下降的趋势 ,保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但与此同时 ,这种反周期调控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也带来了国债总量规模的急剧膨胀 ,引起了许多人的担忧和关注 :国债的大量发行 ,是否会造成沉重的债务负担并引发债务危机 ?笔者认为 ,在判断国债规模是否适度时 ,国债的使用方向与效益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如果国债投资方向合理 ,效益… 相似文献
16.
17.
1998年以来,为了应对通货紧缩的经济形势,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运用财政"反周期调节",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回升.但是,积极财政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发挥治理通货紧缩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如果运用不好,将会产生很大的财政风险.为了确保国家财政安全与稳健运行,有必要对积极财政政策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把握,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避免潜在的财政风险转化为财政危机. 相似文献
18.
于婷婷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5,(2):20-20
财政投融资是在一般财政预算无偿分配以外,由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和调控,按照信用原则有偿筹集和使用资金的活动。自80年代我国开始发行生产建设性国债,政策性银行投入运转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财政投融资体制,对推动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小容忽视的作用。然而体制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财政投资日益弱化,财政投融资渠道单一,财政信用与商业信用界限不清,财政投资重复、低效等。面临新形势的需要,旧的财政投融资体制亟需强化、完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已实施五年 ,收效卓著。随着宏观经济形势趋于好转 ,对积极财政政策淡出还是继续的争论也不时出现 ,现将各种观点综述如下。一、对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不同看法(一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有必要性和可能性。1 .扩大内需仍需加强。随着国际经济增长的继续放缓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经济“传导”作用的加强 ,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形势及外需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容乐观。据有关资料 ,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 997年为 3 .6 % ,1 998年为 2 .3 % ,1 9… 相似文献
20.
积极财政政策是中央在特定条件下实行的特殊政策,不能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长期依赖;但由于经济内在增长机制仍未形成,目前,保持政策的可持续性,仍然是保持我国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政策重点,并且这种政策还应持续一定时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