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石油企业是典型的高危高风险企业,能否实现安全发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而实现安全发展,要靠管理这个“硬”手段来支撑,更要靠文化这个“软”措施来保障。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的先进水平代表着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也是衡量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石油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全发展、维护和谐稳定、塑造企业形象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2.
英模是一个时代的旗帜标杆,“英模文化”是石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家宝。面对国企改革攻坚期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巩固和发扬石油文化优势,持续营造英模辈出的人文环境,已经成为新时期石油文化建设的重要命题。实践证明,不断培育和完善特色鲜明的“英模文化”,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典型、赶超典型、争当典型,在当前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为此,在推进实施中应把握以下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建设是系统工程,领导、群众、服务和创新如车之四轮,必须同时驱动,聚为合力,才能不断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近年来,深圳石油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深圳石油企业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企业形象让“无形”变“有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加油站而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同一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说已成为一项紧迫的工作,首行,随着新的营销体制的建立,终端销售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公司的高度重视,作为成品油销售企业,其中心地位已经形成,而加油站在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占领市场的“主阵地”,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增长点”,也是职工赖以生存的“生命站”,企业文化要想在新的体制下找准切入点,拓宽新汇道,发挥新威力,就必须向加油站这个主阵地延伸,其次,加油站是我们企业面向社会,参与竞争的主要经营场所,是企业和用户直接接触点,是企业创造良好信誉的足点,也是企业展示经营理念,管理素质,精神风貌的最佳载体,对一个企业来说,经济是“形”,文化是“神”,企业文化的魅力所在,就是如何使这个最直观,最前沿的“阵地”迷人般地靓起来,因此,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与加油站管理是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5.
张鹏 《中国石化》2004,(9):36-37
中国石化一直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多年以来,他们以国家、民族振兴为己任,大力弘扬以“爱我中华,振兴石化”为精髓的企业精神。这一企业精神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理想信念,体现了与国外大公司论伯仲、比高低、共经纬的战略定位,体现了石油石化职工知难而进,奋发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体现了石油石化职工团结凝聚、同舟共济的团队意识,对凝聚人心,催人奋进,激励广大石化员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需要构建企业安全文化来实现。通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职工中形成一个“我想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良好氛围和“不能违章、不敢违章、不愿违章”的“三不”安全文化理念。企业安全文化体现在企业全体职工的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上。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分支.它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安全文化建设或称物质(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新中幽成立50多年来,伴随着石油石化工业的快速发展,石油石化氽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培育了以“大庆精神”为代表的企业精神和理念,激励了几代石油人艰苦创业、拼搏奉献。近几年来,随着石油石化食业改革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食业文化建设蓬勃开展,很多企业在新形势下又形成了一些新的精神和理念,创造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新成果。大庆炼化公司虽然成立时间很短,但其氽业文化建设工作却独具匠心,两次获得全崮性大奖,成为石油石化系统食业文化建设的先进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在这个重要历史时期,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于2007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大庆主办“大庆炼化公司企业文化现场推介会暨黑龙江省第二届企业文化论坛”,通过经验介绍、现场观摩、参观考察与研讨,进一步推介大庆炼化公司创造的“三相文化”,以促进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这次论坛的召开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把“零缺陷”质量管理理念引入石油企业质量文化建设之中,通过企业内部质量文化教育活动,改变员工的心智,树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理念,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术素质。并通过全体员工的参与,营造“以顾客为中心”、“以零缺陷为核心”的企业质量文化环境,创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质量文化,在建设现代石油企业质量文化过程中,通过管理创新塑造强势竞争力,追求石油企业卓越绩效。  相似文献   

10.
认真践行“八荣八耻”时弘扬优秀的石油企业文化和培育“四有”职工队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石油人在为祖国献石油的过程中积累的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要求。要实现石油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没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在广大职工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按“八荣八耻”的要求培育职工队伍.使石油人成为践行“八荣八耻”的模范。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企业作为社会细胞,理应当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企业自身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在当前,要打造企业文化软实力,需要从企业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欠缺,有针对性地下功夫、花气力。具体讲,要做到“五个升华”。  相似文献   

12.
周友娥 《武钢政工》2006,(10):22-24
对于港务公司来讲,如果把生产经营比作船的话,那企业文化就是帆,是船行不可缺少的动力,是促进企业效益增长的重要力量。早在1994年,港务公司就致力建设具有港口特色的企业文化,并把企业文化建设总目标定位在“建设现代化港口和一流原料场”上,使之成为全港职工的精神支柱和奋斗目标。围绕这个总体目标,公司大做“环境”文章,建设具有港口特色的“环境”文化,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石油企业在几十年艰苦创业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石油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精神动力但不可忽视的是,在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中也存在诸如对企业文化建设主体认识产生偏差、把企业文化建设局限于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缺乏互动等方面的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社会存在,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转化为人的素质能力和企业的现实生产力。我们把这个转化叫作企业文化“落地”。“落地”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一大难点。  相似文献   

15.
首批进入国家级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的抚顺石油二厂,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用于企业文化生活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创建了堪称一流的各类文化娱乐场所,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促进了该厂两个文明建设不断登上新台阶。 号称“十里油城”的抚顺石油二厂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大型厂家之一,拥有职工及其家属5万之众。这个厂的决策层认为,决定企业经济效益好和产品质量优的重要因素,在于全厂职工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和其潜在智慧的努力发掘。因而,该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战略,他们一方…  相似文献   

16.
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总体特征的"大庆精神"体现了石油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大庆精神蕴含着很强的自主创新意识、诚信意识、荣辱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石油企业要完成二次创业的使命,应当创新发展大庆精神.目前,在企业文化建设与实施中存在着企业文化表象化、空泛化,缺乏企业个性,无法产生真正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等问题.因此,需要对石油企业的文化创新工作进行全面考虑,具体实施.文化创新的前提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观念的转变和市场化思维方式的形成;文化创新的核心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再造;文化创新的重点是与生产经营工作的渗透与融合;文化创新要融入社会文化,使企业形象内筑于员工,外显于社会;文化创新是在已有文化基础上的重构与再造.  相似文献   

17.
企业音乐作为企业的“文化符号”既造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和产物,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媒介,而企业音乐通过对企业精神培育,可有效地激发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健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石油企业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其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管理属性,是石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企业作为战略能源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也是石油企业的价值理念所在。在新的历史时期,石油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加强文化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创新。本文就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石油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和管理制度创新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9月7日,吉林销售分公司在四平召开了企业文化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集团公司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股份公司监事会主席李克成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领导十分支持在全石油系统推广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要化繁为简,不能过于理论化和繁琐、否则会曲高和寡使其难于操作。我们搞企业文化建设,就要让它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要像吉林销售提出的“构筑载体,融入实体”,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载体,使企业文化和生产经营融合起来,而不能是“两张皮”。各级党政干部和职工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都要共同来构…  相似文献   

20.
最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才是最好的企业文化。但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这种文化的活力又在哪里?面对这个问题,几年来,吉林石油集团公司深入追寻吉林油田的文化源泉,借鉴和吸收各石油企业的优秀文化成果,围绕公司的产业定位和发展规划,量身打造独具特色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文化,同时按照构建和谐企业的内在要求,不断扩充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使企业文化建设愈加生机盎然,活力无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