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5,(19):240-24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日益突显,未成年人犯罪率呈逐渐上升,这个问题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未成年人犯罪有一些显著的特点,通过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可以找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清楚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源,便可以对症下药,采取有力的措施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2.
《商》2016,(1):219-220
未成年人犯罪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随之在学界热议。本人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入手,对国外的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进行了介绍后,结合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论述我国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以期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有所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后,多数家庭只有一个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影响更加重要,而且未成年人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处罚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和未成年人的家庭有关,和整个社会也有很大的关系,它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虽然我国刑法中关于未成年人处罚上一直使用从宽处罚的方式,但是我国没有针对未成年人制定相应的刑法,现行刑法也只是对处罚未成年人做了大致的规定.总而言之,我国现行刑法对在未成年人处罚问题上只有原则性和概括性的规定,没有出现操作性、指导性强的规定.因此,我国刑法关于未成年人刑罚从宽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商》2016,(9)
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我们国家应该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尤其应该着重体现在刑事法律的各项制度中。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不断上升趋势,对于如何从司法制度层面预防、控制和治理未成年人犯罪,做到真正的惩罚未成年人犯罪及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提出比较符合未成年人自身条件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完善我国未成年刑事司法制度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时代进步,未成年人犯罪的方式多种多样,为了减少未成年人的犯罪频率,需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犯罪干预。做好未成年人犯罪干预,不仅能减少他们的犯罪率,而且社会治安也能够得到提高。如何做好未成年人的犯罪干预,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学校管理、社会风气、新闻媒体四种方式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6.
《商》2015,(5)
未成年人作为一种特殊群体,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程度决定着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成长程度,而法律对于各方主体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规定完善程度决定着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享有独立的财产权,其欠缺的民事行为能力由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补足。但我国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存在立法体系混乱,财产范围不详,缺乏第三方监督和处分权界定模糊等问题,严重阻碍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通过分析以上问题成因,结合立法和司法现状,运用比较法研究手段探析我国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以期建立健全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推动未成年人财产保护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是国家在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目的的直接推动下,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各种方针、原则、策略以及措施的总称。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国刑事政策存在的不足,并为完善和丰富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对未成年人犯罪比较盛行的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进行了再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是调查河北省某县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现状以及未成年人对家庭暴力的认识,为调查我国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现状提供基础性数据。方法是采用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现状的问卷对153名未成年人测评。结果是本次研究样本中,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比例为15.4%,对家庭暴力性质认识,认为属于违法的比例为63.1%;认为属于家务事的比例为6.2%;认为属于正常现象的比例为4.6%。结论为在本研究样本中,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未成年人对家庭暴力的性质认定还有待明确,应明确家庭暴力概念的界定。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之一,对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可能并不能有效发挥其功效。据此,在此背景下,提出应当建立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设置监督人或监督机构,对监护人进行必要的监督,以更好地发挥该制度的功能和作用,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而现在未成年人犯罪事件频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发展历程中必然的事实。未成年人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因此要认真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分析其中的特点、原因,找到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源,无疑对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成果将给社会、家庭、学校的现有的教育方式、方法以借鉴和警示,并针对其中的不足加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承载着祖国未来的希望。大力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一个基本共识。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备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体系,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立法也仅仅体现在刑事司法领域。弥补我国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中的立法不足,在民商事诉讼领域中探讨未成年人保护问题,使其在民商事诉讼中的权益得以充分而全面的保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商》2015,(8)
<正>未成年人犯罪在目前的社会犯罪中愈加凸显,未成年人群体的有关触犯刑法的现象层出不穷,并且有关未成年人尚不在刑法规定的负刑事责任范围内,但行为确实侵犯刑法保护的犯罪客体的案例有着上涨的趋势,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关注程度越加增高。一、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意义(一)什么是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尚未达到法定成年年龄的人实施的违反刑法和有关相关刑事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然而,未成年人概念的划分在国际  相似文献   

14.
《商》2015,(4)
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在未检工作中积极探索建立涉罪未成年人管护教育制度,管护教育基地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保证、吃住、并进行监管,对于保障涉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起到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由于涉罪未成年人管护教育基地法律地位不明确,造成这一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的规范化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15.
侯宜泳 《消费导刊》2012,(7):158-159
未成年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历来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应当负有适格的民事责任能力,这也是出于保护被侵害人利益出发而作出的规定。我国立法对于未成年人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和责任承担都规定的不够完善。针对未成年人侵权责任归责问题和费用承担问题,在对国外立法例考察分析的基础上,从保护未成年人和被害人利益出发,认为我国对未成年人侵权的构成要件的规定上要包含识别能力要件,在监护人责任承担的归责原则应采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确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从而实现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与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两者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商》2015,(50):208-209
我国司法实践中未决羁押领域缺乏对涉罪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保护,未成年人犯罪逮捕率高,解除羁押率低且得不到有效的司法救济。未成年人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应从无罪推定、正当程序、司法审查、权利救济的理论出发,立足于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发挥杜绝羁押恣意化、纠正先行惩罚以及谨慎适用预防性羁押的审查功能,使得未决羁押制度回归诉讼保障的根本功能,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切实保障未成年人权利。  相似文献   

17.
包扬川 《商》2014,(17):161-163
未成年人犯罪、毒品泛滥、环境污染被认为是世界性"三大公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普遍存在、不断发生和日益升级,越来越困扰着家长、学校和社会,严重地影响了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不安定因素,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担忧。因此,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十分必要。本文将以德阳市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司法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恢复性司法通过被害人和犯罪人的沟通对话来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对化解矛盾和维护被害人及被告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审理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是人民法院参与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这一系统工程的首要任务。针对未成年人的生理特点及未成年犯罪案件特点,将这一司法理念引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判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所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文章对未成年人犯罪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不断上升的势态,未成年人作为一种特定主体,其刑事犯罪在当前各类案件当中已占有相当程度的比例,已成为社会共同关心和重视的问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条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我国刑法中所说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所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