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宁 《监督与选择》2011,(12):79-79
如果简单梳理中国车市众多车企的发展脉络,自主品牌想走出去,国外企业想走进来是一条主线,另一条则更简单,合资在自主,自主在合资。所以,“合资自主品牌”对于业界和消费者来说。都是自主品牌发展中一个新的理念,而中国消费者会不会为合资自主品牌旗下的车型埋单,广汽本田理念S1的市场表现则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2.
林雷 《经营者》2011,(7):44-44
合资汽车企业产品研发能力的薄弱以及对合资外方核心技术的依赖将难以促成“合资自主”的实质性成长  相似文献   

3.
《经营者》2011,(17):30-31
在《汽车商业评论》的联合调查中,45%的人并不认为自主品牌汽车一定会被合资自主击败,因为“自主品牌平台有的甚至更先进,造型内饰更漂亮,制造工艺同样稳定”,这正是自主品牌挑战合资自主品牌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刚刚过去的2013年,中国车市在“自主向上,合资向下”方面,呈现出实质性的变化:自主品牌向高端主流市场挺进,而合资品牌则开始关往低端市场。尽管如此,即将到来的2014年,自主品牌将面临着合资品牌更为戏酷的竞争,苦日子仍将继续。  相似文献   

5.
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到底有无存在的合理性,它对中国汽车工业是促进还是伤害?合资自主是否是中国汽车工业迷失在合资道路上的遮羞布?  相似文献   

6.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7,(14):26-26
自主品牌企业独自扛过了最难熬的日子,这一轮合资是它们打开视野、全球布局的开始当合资的字眼越来越多地围绕着自主品牌企业出现,昔日中国汽车产业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合资企业与自主品牌正在变得界限模糊。6月29日,哈飞汽车集团与法国标致雪铁龙签署了共同组建合资公司的可行性理解备忘录,合资公司将生产并销售10座以下的商务车,双方各持有50%的股份。一周之后,自主品牌的先锋企业奇瑞汽车与美国克莱斯勒集团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克莱斯勒将从奇瑞已经和正在开发的产品中选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就在合资品牌大范围公开召回之时,国内的大部分自主品牌对召回却一直闭口不谈。媒体和自主品牌汽车的车主对一些自主品牌"零召回"的质疑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事实上,与合资品牌的公开召回不同,一些自主品牌更多地采用"地下"的方式低调处理汽车产品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环境     
《企业文化》2007,(8):5-5
汽车自主品牌狂打合资牌;华晨与宝马合资成为成功先例;SUV市场五强瓜分天下  相似文献   

9.
葛帮宁 《经营者》2014,(22):240-245
2012年,张小虞就汽车合资与自主路线、汽车行业管理机构变革、民企和合资续签、兼并重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2012年9月1日下午3时,天津泰达酒店一层咖啡厅,这位中国汽车界符号性人物接受《汽车商业评论》记者的独家访谈。在两个多小时的对话中,他为我们详细解构中国汽车60年产业图景及未来航向,其内容几乎涉及当下汽车产业所有热点问题——汽车合资与自主路线、汽车行业管理机构变革、民企和合资续签、兼并重组以及他的汽车情结等。  相似文献   

10.
常冰 《经营者》2012,(12):52-52
中国现在的自主汽车设计水平,无论是新兴合资自主还是传统完全自主,却都已达到了“先进过剩”的程度。何以出此论断?  相似文献   

11.
杨与肖 《经营者》2012,(18):100-107
尽可能在传统汽车领域通过政策支持自主品牌发展,同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为自主品牌构建平等环境,或许正是中国政府坚持支持合资自主的真正理由  相似文献   

12.
孙铭训 《经营者》2011,(23):42-42
锻炼研发队伍,参与非豪华合资品牌竞争,促进与政府、合作伙伴的关系,消化富余产能,华晨宝马合资自主品牌不仅是新的盈利工具,更有多种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与肖 《经营者》2011,(19):62-64
跨国巨头凶猛。我们能够理解中方现在通过合资公司获取利润反哺自主的本意,但是一定不要忘记当初合资的原意,否则将面临丧失脚下唯一一块生存踏板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自主品牌汽车和合资品牌汽车也将面临直接竞争。而在市场有一定积累和基础的自主汽车品牌也将用更好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上攻,产品的定位价格区间也将直接和合资品牌进行直面竞争。那么,自主品牌汽车如何更好地突破低端、廉价、品质差、可靠性差的缺陷,自主品牌汽车如何经营以适应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自主品牌汽车在哪些细分市场的机会更大?只有将以上问题思考清楚后,企业才能更好地做好产品规划及品牌经营。  相似文献   

15.
《经营者》2015,(2):99-107
总001期出版时间2006.112006年11月创刊号,封面故事《另一条汽车道路》探讨了一个宏大命题: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能否利用合资公司的制造平台与销售渠道求得突破性发展。这里所说的并非是合资公司自主品牌,而是属于中方母公司的独立自主品牌。课题前瞻,至今未解。  相似文献   

16.
杨与肖 《经营者》2012,(18):88-89
全球汽车业变局和合资发展至今,导致汽车业的技术、人才甚至资金远比以往丰富,自主品牌有更多外力可借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20年之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53年一汽奠基开始,中国汽车工业的前30年是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发展的,这使得中国汽车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从1983年开始,中国汽车工业选择了合资合作之路。但是,结果却是矫枉过正,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合资汽车企业几乎失去了原有的自主研发能力,也没有成功的自主品牌。不管是生存还是发展,中国的合资汽车企业都显示出了危机和对外资更大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经营者》2013,(4):106-107
奇瑞与捷豹路虎项目作为中国后合资时代的代表,正在体现出一种新的趋势:平等的、互补的、全新的合资模式已经开启这是一场备受业内关注的合资,因为这是事关中国自主品牌旗手奇瑞的合资。2012年10月,一直备受业内关注的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合资项目终于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审批。合资公司总投资额为109亿元人民币,合资双方股比为50∶50,其中奇瑞汽车占50%,路虎汽车占20%,捷豹汽车占5%,捷豹路虎汽  相似文献   

19.
在商用车领域,跨国企业与中国企业联手争夺中国市场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从单纯引进新车型,到引进资金、技术并发展自主品牌,在这新一轮合资浪潮中,北汽福田和中国重汽分别与戴姆勒和曼的合资合作堪称典范,在业界也最受关注  相似文献   

20.
合资自主品牌,这个在汽车诞生一百多年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名词,对业界来说是非常陌生的,没有任何成功先例可循。当然,跨国车企巨头并不是对此没有过任何考虑。但考虑的结果,往往是并不可行。一方面成功很难,另一方面成功的结果就是平添劲敌。因此,合资自主,很难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