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亲爱的读者,感谢您长期以来对《中国高新区》杂志的关爱与支持。从2008年第1期起,我们对杂志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调整,确立了"本刊视点"、"园区视窗"、"理论视野"和"文化视角"四大版块,力求更加凸现新闻性、专业性、权威性和服务性,同时对栏目设置、文章选择、内容编排等方面进行全新改版。为了面向市场办刊,提高刊物综合质量,真正把《中国高新区》杂志办成高新区人喜爱的杂志,我们非常需要、也非常欢迎您对杂志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在收到您填写的《读者问卷调查表》之后,我们将免费为您寄出本刊下一期的杂志,以示谢忱。  相似文献   

2.
读者调查表     
《中国高新区》2006,(4):96-96
亲爱的读者,感谢您长期以来对《中国高新区》杂志的关爱与支持。从2006年第1期起,我们对杂志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调整,分别确立了本刊视点、高新园区、理论探讨和文化与服务四大版块,力求更加凸现新闻性、专业性、权威性和服务性,同时对栏目的设置、文章选择、内容编排等方面也都进行了调整和改进,页码由原来的80扩版到916个页码,价格不变,真正实现了加版不加价。《中国高新区》杂志非常需要、也非常欢迎您对杂志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您的任何看法对我们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为了表达  相似文献   

3.
金秋时节,恰逢《中国高新区》杂志创刊十周年,我作为杂志的创办人之一感到十分激动。《中国高新区》杂志创刊于2001年11月,当时国家高新区所在城市市长会议正好要在武汉召开。为了迎接此次会议,我们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理事长张景安的领导下,通过多番努力,申请了刊号,将一本内部刊物做成了全国公开发行的杂志,这也就是现在的《中国高新区》杂志。自创刊以来,我们就致力于将《中国高新区》杂志打造成一个反映中国高新区事业的窗口.一个研究高新区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一卷书香、一份厚重,当我翻开《中国高新区》杂志扉页,一行清新的标语进入眼帘一一“十年磨炼,与您同行”,这时我才发现《中国高新区》杂志已经创办了十年。十年磨一剑,出鞘作龙吟。《中国高新区》杂志经历了无数风雨,我们感谢《中国高新区》杂志社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为我们创办了这样一份属于高新区人的、富于现代精神的新型刊物。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2009,(4):108-108
亲爱的《中国西部》读者:感谢您一直以来对《中国西部》杂志的喜爱,为了增强杂志的可读性,更好地服务于读者,请您抽几分钟时间帮我们完成以下调查表!请将填好的调查表传真或邮寄至本刊编辑部。也可直接发邮件给我们。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2009,(5):128-128
亲爱的《中国西部》读者: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中国西部》杂志的喜爱,为了增强杂志的可读性,更好地服务于读者,请您抽几分钟时间帮我们完成以下调查表!请将填好的调查表传真或邮寄至本刊编辑部,也可直接发邮件给我们。  相似文献   

7.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丰收的时节,《中国高新区》杂志迎来了她的十岁生日。十年前,《中国高新区》杂志在武汉东湖高新区诞生。十年来,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国高新区协会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高新区》杂志积极为高新区的事业鼓与呼,搭建起我国高新区展示成就的窗口、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实用技术推广普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并为广大企事业单位提供高质量、有价值、有效用的服务。希望您在百忙之中填写此表,以传真、信件或E—mail的形式回复给《农村实用技术》编辑部。我们将在提出有参考价值意见或建议的读者中,赠送一期后续杂志。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给予的关心与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实用技术推广普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并为广大企事业单位提供高质量、有价值、有效用的服务。希望您在百忙之中填写此表,以传真、信件或E—mail的形式回复给《农村实用技术》编辑部。我们将在提出有参考价值意见或建议的读者中,赠送一期后续杂志。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给予的关心与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实用技术推广普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并为广大企事业单位提供高质量、有价值、有效用的服务。希望您在百忙之中填写此表,以传真、信件或E—mail的形式回复给《农村实用技术》编辑部。我们将在提出有参考价值意见或建议的读者中,赠送一期后续杂志。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给予的关心与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实用技术推广普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并为广大企事业单位提供高质量、有价值、有效用的服务。希望您在百忙之中填写此表,以传真、信件或E—mail的形式回复给《农村实用技术》编辑部。我们将在提出有参考价值意见或建议的读者中,赠送一期后续杂志。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给予的关心与支持!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高新区》杂志是由国家科技部主管,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国高新区协会主办的以反映我国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为主旨的大型综合性科技月刊。《中国高新区》杂志高擎"火炬"旗帜,秉承"传播创新文化、服务科技园区"的办刊宗旨,及时传递国家和有关部委关于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战略、方针、政策,真实记录高新区改革发展、创新创业的历程,生动反映高新区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中国高新区》杂志坚持以创新的思维办刊,借助社会力量办刊,已成为全国高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广大管理者、经营者和科技人员了解、交流的信息媒介,是高校专家、学者实现人生价值的智慧平台,同时也是大学生了解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如何进行创业就业的重要窗口。创刊于2001年9月的《中国高新区》杂志,内页160P,彩色铜版纸精印,烫银封面,每月20日出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高新区》杂志是由国家科技部主管,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国高新区协会主办的以反映我国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为主旨的大型综合性科技月刊。《中国高新区》杂志高擎"火炬"旗帜,秉承"传播创新文化、服务科技园区"的办刊宗旨,及时传递国家和有关部委关于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战略、方针、政策,真实记录高新区改革发展、创新创业的历程,生动反映高新区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2006,(7):128-128
巷敬的读者:非常盛说您对《中国西部》的支持,为帮助我们把杂志办的更好.讹该写以下项目,并在相应的方框内打“了,,谢谢!谢谢您坡写本表格,确寄《中国西部》杂志社.并在信封上注明“读者调查表,字样。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西安中路弓O号.瑞新界九座1005号《中国西部》杂志社编辑部收(邮编:610000)。注:以上数据仅用于读者调查和联系,并将严格保密。J关于您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男.女身份证号:邮编: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电子邮箱:年龄: .20岁以下.20一29岁.30一39岁.40一49岁.50岁以上您的教育程度: .初中.职高/高中.硕士或以上.大专/本…  相似文献   

15.
张缨 《中国高新区》2011,(11):19-20
金秋十月,我们相聚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庆贺《中国高新区》杂志十周岁生日,总结艰苦奋斗的发展历程,畅想它的未来和使命,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亲爱的读者,感谢您长期以来对《中国高新区》杂志的关爱与支持。从本期起,我们对杂志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调整,确立了"本刊视点""、园区视窗""、理论视野"和"文化视角"四大版块,力求更加凸现新闻性、专业性、权威性和服务性,同时对栏目设置、文章选择、内容编排等方面进行全新改版。  相似文献   

17.
有奖问答     
《西部人》2002,(1)
读者朋友,您它绍 期杂志快要读完了。是否感觉比较满意?是否有所收获7是否还觉得美中不狱但无论郊~ 怀您是幸运的.情羌成下面一组题目。然后注意查收我们为您准备的礼品、、____。_ 请将答茶萄回本刊编辑部,并十诉您的详细地址。日光奇回的前凤D乞读者将获赠卜一期的《w邪 人》杂志;正确率为川0%的将获赠”0卯三全年的M部人》朵忐:正确率个”%以厂的铡8个年的们… 邮人》杂志:正确攀在孤%以上的孜赠三个月的《西部人》杂志_ (本表复印有效)有奖问答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新区》杂志已创办了十年,不论是份量还是质量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与创刊号相比,杂志实现了四大转变:一是从纪实性报道向战略研究转变,二是从信息传递向引导创新转变,三是从制作一本单一的杂志向打造一个综合性的平台转变,四是从专业性向社会性转变。经过杂志社全体同仁多年的努力,《中国高新区》杂志现已打造成了一个服务高新区的平台,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为了杂志今后更好的发展,我提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10月13日,《中国高新区》杂志第十届通联工作会议暨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在武汉召开,来自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国高新区协会的领导、高新区代表以及一批专家学者齐聚武汉共同为《中国高新区》杂志的发展出谋划策。收获的季节,承载着金色的期冀。《中国高新区》杂志已办刊了十年,在十年间,杂志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形成了自我独特的风格,获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新区》2004,(12):1-1
截至本期为止,《中国高新区》杂志走过了三年多的创业所程.而这三年,正值中国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在“科学发展观”和“二次创业”精神指导下,各高新区在体制、环境、技术等各个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置身于这种波澜壮阔的岁月里,以服务中国高新区为宗旨的《中国高新区》义无反顾担当起号手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