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DEA模型簇的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评价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对于提高资源禀赋要素发挥最优推动创新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研究在综合运用DEA模型中的CCR模型、BCC模型的基础上,全面测算我国高技术产业1995—2008年间技术创新活动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并对规模收益变化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对处于效率前沿面的决策单元进行效率高低区分,并对整个决策单元进行效率排序;最后,针对测算结果,提出我国高技术产业今后技术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与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国高技术产业分地区数据为样本,应用三阶段DEA模型,对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进行了重新估计。研究发现,在剥离了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人力资本水平及地区产业结构等外部因素的基础上,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整体均值只有0.381,低于调整前的整体均值0.688,尚有超过60%的提升空间,且规模效率不高是制约其整体提升的主要因素。本文结论可以更加客观的认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真实效率,对于提升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山东省高技术产业2001年-201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山东省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资本投入弹性和人员投入弹性,并考察市场结构、企业规模、企业利润以及政府扶持力度等因素对山东省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山东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略高于我国平均水平,但仍然较低;(2)山东研发资本和研发人员的投入弹性不足;(3)市场结构和企业规模对山东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影响显著,而企业利润和政府扶持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1998—2012年中国高技术产业5大行业15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构建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将技术创新过程分解为技术研发与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实证分析了自主创新、国内技术购买、国外技术引进与外资研发四种技术创新路径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四种技术创新路径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并不完全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自主创新、国内技术购买、外资研发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U型或倒U型关系;自主研发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效率,而且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采用多种技术途径相结合的方式比单纯依赖一种技术方式的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技术产业各细分行业发展存在非均衡性,从行业异质性视角研究区域人才聚集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治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基于2009—2016年我国省级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FE)、随机效应(RE)模型以及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进行实证研究,从创新成果产出和产品产出两个角度分析区域人才聚集水平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结果表明:在控制了研发人员投入、研发经费投入、技术获取改造经费支出以及总资产的条件下,总体上区域人才聚集水平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其中对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显著,对医药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创新产品产出均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而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的创新成果产出存在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DEA模型,以服务业生产特征为切入点,设置评价指标,并以2013年中国省域现实数据为基础,评价地区间服务业生产效率得分,探讨我国服务经济生产效率的提升途径。分析认为我国服务业存在的问题是:整体效率较低,具有明显区域特征,东部效率较高,西部次之,中部地区整体效率最差;各地区在发展服务业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投入冗余。因此,应注重服务业的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对人力资本投入的引导;进行产业升级,加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协调使用。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已成为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进而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采用2009—2017年中国28个样本省区市的相应数据,运用网络SBM-DEA模型和面板Tobit模型,检验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对高技术制造业技术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样本地区高技术制造业的创新效率整体较低,且成果转化效率低于技术研发效率;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水平有待提升,并呈东、中、西部地区梯度递减格局;从总体来看,无论是在技术研发阶段还是在成果转化阶段,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创新效率促进效应均显著;这种创新效率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的技术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均显著,而中部地区仅在成果转化阶段显著,西部地区仅在技术研发阶段显著。因此,应积极引导和促进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集聚,充分发挥其促进创新效率的作用,并通过技术交易市场化促进成果转化;同时,应结合区域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推进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别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于DEA的BC2模型测算2008—2012年中国大陆沿海地区11个省市区域的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并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11个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研究表明除少数欠发达省份外,大部分省份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减的特征;广东、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纯技术效率相对较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大陆沿海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对TFP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有利于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明晰创新能力培育的作用点。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河南高技术产业四大类行业2003—2008年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高技术产业四大类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均为非有效。其中,医药制造业与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技术效率低下且存在技术衰退问题,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存在技术衰退问题,医疗设备制造业技术效率低下。要解决河南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不足的问题,必须从提高技术效率与促进技术进步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三阶段DEA探究我国"一带一路"区域2012~2016年科技金融效率及其空间分布差异,最后建立Tobit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剔除环境因素后科技金融效率显著下降,其中较低的规模效率是制约效率提高的深层原因,东南板块综合效率最高,西北板块综合效率不容乐观。高技术产业规模、企业对科研的资金支持力度、地区法制化水平、技术创新程度与科技金融效率呈显著正相关;政府财政科研支出对其存在消极影响。为此提出合理配置财政科技资源、加强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提高区域法制化水平、鼓励科技创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因子分析定权法测算安徽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结果发现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产业其技术创新效率较低,而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业其技术创新效率反而较高。这说明安徽高技术产业走技术创新之路仅处于起步阶段,而市场环境是影响安徽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区域创新政策的重要内容。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7地市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结果表明,一个区域技术创新的综合能力应该包括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和两者相互作用的效率三个方面。只有通过考察区域技术创新投入和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评价技术创新的效率,才能反映技术创新的实际效果。提高效率等于在相同的投入水平下增加产出,或者保持相同的产出条件下节省了投入。  相似文献   

13.
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2012—201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创新效率较低,西部各省区市创新效率两极化明显;北方创新效率呈缓“N”形波动,2017年前低于南方,但近年来上升态势显著,两者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科学技术投入力度、教育投入比重、对外开放度、高素质人口比重及城市化率对南北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有不同的影响。最后根据上述结果从政府支持、对外开放及人才引育等方面的分区调节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价值链视角,把技术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产业化三个阶段,各阶段选用不同的投入产出指标,利用DEA模型,测算2000-2014年辽宁高技术产业五大行业三阶段技术创新效率,进而研究三阶段技术创新效率特征和作用机制,并对五大行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各行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为提高辽宁乃至全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各行业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Jeffrey Wurgler弹性系数模型测算我国高技术产业资本配置效率,并从行业特征角度研究中国高技术产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高技术产业整体资本配置效率较低,大部分产业仅在当期显著为正;(2)企业规模、行业成长性与资本配置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市场集中度、外资参与度、产权结构则对资本配置效率有显著负影响。  相似文献   

16.
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它成为创新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必须从投入产出效率方面挖掘其潜力,提高它们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利用改进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2000~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R&D效率和经济绩效。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R&D效率和经济绩效无效率值均为0,西部和东北地区的R&D效率和经济绩效二者变化并不大,但是中部地区变化较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研发的无效率因素中政府冗余投入最大;"十一五"区间大多数省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均向集约式协同发展模式靠拢。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强化以企业为中心的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加强各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和促进科技资源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三投入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面板模型,考察了中国各省市1995年以来高技术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变迁,我们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东部、中部的高技术产业生产率高于西部,且东部和中部的生产效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西部地区处于相对平稳状态。(2)市场化程度、创新能力投入与企业规模对高技术产业生产效率有正影响,而政府的政策支持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3)高技术产业TFP平均值为10.42%,且呈现震荡略有下降的特点,技术进步率的普遍下降严重阻碍了TFP的增长势头。(4)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率和生产效率变化率。(5)东部地区的平均技术进步速度低于中西部,而东部地区生产效率的变化率则明显高于西部地区。文章据此提出了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考虑环境污染的条件下,基于DEA模型对2005-2011年中国省际工业能源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产业转移、技术水平对区域工业能源效率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效率的差异是造成综合工业能源效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地区工业能源效率存在趋同;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对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显著;除东部地区以外,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能源效率呈负相关关系;产业转移与技术水平的交互项对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最为明显。提高能源效率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技术推广、引导外资投向节能技术研发等方式带动区域能源效率的提升以及缩小区域间能源效率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DEA模型对长江上游地区2005—2014年制造业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综合技术效率进行了测度,利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了长江上游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纵向动态变化,发现这10年间长江上游地区的制造业的相对技术创新效率为0.992,技术创新效率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区域间差异显著,重庆、云南的效率稍高,四川次之,贵州稍差。还利用受限Tobit模型分析影响长江上游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企业自主创新、政府涉入两个因素起到关键影响作用,提出加大创新投入,合理配置资源,加强政府引导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技术产业曼奎斯特指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高技术产业1997~2004年的经营效率进行了总体分析,并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高技术产业的效率变动进行了评价。经营效率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效率很低,行业结构、区域分布、规模大小以及企业类型等因素都会使高技术产业在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方面存在差异。动态效率分析的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导致的,而不是来自效率的改善,规模效率低下造成了效率损失。这说明,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就必须进行规模调整,提高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