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于夜间文化消费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文化与"夜经济"融合发展日益受到人民群众和政府的关注。在系统梳理和借鉴国内外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文化与"夜经济"融合发展的历史和趋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探析了新时代文化与"夜经济"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并切实提出了推动新时代文化与"夜经济"融合发展的路径、对策和政策建议,强调要以培育新经济为核心集聚融合要素,以推动消费升级为核心增强融合活力,以"互联网+"为核心拓展融合效率,以搭建融合平台为核心提升融合品质,以加强规划管理为核心优化融合环境。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回溯“数实融合”的理论基础,梳理“数实融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发现,当前研究中可能存在着核心概念界定模糊、研究体系不完整、研究与实践接轨不够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趋势,包括引入“技术-经济”范式界定数字经济概念、关注经典理论在数字经济领域中的应用、重视提炼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中国经验”等。  相似文献   

3.
文旅融合时代,“剧本杀+研学”发展模式成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创新途径。文章在分析“剧本杀+研学”开展研学活动实践意义的基础上,以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为契机,构建以“角色扮演-剧本研读-搜查线索-推理判断-分享展示”为主线的“剧本杀+研学”模式,并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推进“剧本杀+研学”模式数字化转型、组建剧本杀研学团队以提升“剧本杀+研学”模式服务质量、优化“剧本杀+研学”产业链以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三个方面对该模式的构建策略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林区旅游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部边疆,是国家重点林区。冬季冰雪旅游和夏季避暑旅游是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两张王牌,而林区是主要阵地。黑龙江林区发展旅游既有自身优势又有外部机遇,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林区发展旅游,有利于林区经济的发展,使传统的林区种植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有利于改善林区基础服务设施。黑龙江省目前具备了实现林区森林旅游产业化的条件,可以采用以旅游企业集团为龙头的产业化带动发展模式,以实现黑龙江林区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数字技术在旅游业绿色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基于DEA模型测度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2013—2020年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GMM、PVAR模型实证探究了数字技术对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短期非线性及长期动态冲击影响,并使用SDM探寻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对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影响,该U型特征主要集中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长期内数字技术对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冲击为正且延续性较强;此外,数字技术对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空间溢出特征,该效应主要源于地区间的溢出。最后提出持续推进旅游业绿色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进数字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基于数据交易平台设立的准自然实验,采用耦合评价模型测度2010—2021年全国280个地级市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以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以数据交易平台设立为表征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数实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显著促进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通过成本效应、要素配置效应、技术创新效应等路径影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异质性分析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数实融合的提升效应在产权保护程度较高、行政等级较高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表现更为明显;拓展性分析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因而应加强数据交易平台建设,多维度探索数实融合路径,挖掘试点政策潜力,加强区域主体的交流协作,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更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冰雪产业数字化转型方兴未艾,在举办数字冰雪运动会、数字人民币应用于冬奥会场景以及利用数字技术转播冰雪赛事等方面为吉林省打造数字冰雪产业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目前吉林省在冰雪产业数字化转型中仍面临着冰雪旅游业大数据应用能力不强、冰雪运动业数字化营销能力较弱、冰雪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欠缺等需要重点突破的难题。鉴于此,吉林省应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提高冰雪旅游业数字化运营水平,应对高质量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变化趋势,加强冰雪运动业数字化营销能力,突破客流量难以稳定增长的瓶颈,推动专业冰雪器材数字化生产,打通高端冰雪装备制造业的销售领域,从而打造吉林特色数字冰雪产业链,促进吉林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姚文慧 《大众商务》2022,(10):212-214
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合理应用乡村文化复兴因素,使旅游经济和乡村文化成为振兴乡村的动力,按照“宜融则融”原则发挥出生态农业、智能科技和文化创意等优势,将乡村文化复兴作为发展基础,将发展旅游作为产业体系,使乡村文化和旅游经济朝着多角度领域迈进,制定旅游+、文化+发展模式,更好的保护乡村文化,使乡村文化、农业和旅游...  相似文献   

9.
农牧交错带文旅融合发展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带来新机遇。黄河流域上游农牧交错带文化与旅游的良好融合有助于讲好“黄河故事”,推进乡村振兴,彰显生态保护的国家战略定位。但目前黄河流域上游农牧交错带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文化资源发掘不充分、文旅产品品质不高、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农牧+文旅”融合发展。在充分挖掘农牧文化深层价值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引领、区域协同、产品提质、人才增量的文旅融合路径,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我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着质的飞跃。在旅游框架中,乡村旅游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正在一步步展露着锋芒,极具竞争优势。势必借力互联网的便利,利用“互联网+旅游”的新形势,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互联网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本文基于“互联网+旅游”视角,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乡村旅游迭代升级的解决措施,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冰雪旅游已经在世界范围成为一种广为接受的主题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在我国,起步稍晚的冰雪旅游正在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崛起壮大,并且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辽宁省作为国内知名的冰雪旅游大省,目前仍存在着冰雪旅游产业整体滞后、市场监管不到位、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等具体问题。因此,辽宁省应进一步深挖冰雪旅游文化内涵,弥补专业人才短板,完善配套服务,整体提升冰雪旅游产业管理和服务品质,推动冰雪旅游健康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化创意型旅游综合体是泛旅游时代的产物,是一种崭新的产业业态,理论上是对既往各种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融合创新,具有多产业、多功能、多目标、综合性等显著特点。文化创意型旅游综合体开发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综合性创新工程,需要从现象中总结运行规律,在理论创新中寻求发展模式。文章梳理了文化创意型旅游综合体的实践背景及研究现状,初步构建了以定位为核心的文化创意型旅游综合体开发ALLTICCE(八大要素)理论模型,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理论模型的构建可为中国文化创意型旅游综合体的理性投资开发提供新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3.
文旅融合模式是解决文化资源的跨界开发与文化空间旅游化利用问题的方式、方法与途径。文章基于“融合”“产业融合”等基础概念推演得到文化旅游融合定义,并剖析文旅融合过程,探讨其融合机理。文章遵循归纳研究范式,对湖南省文旅融合实例进行提炼总结,并进一步反思文旅模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此提出文化旅游融合的优化方向与路径。  相似文献   

14.
阆中古城作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文旅资源丰富,具有较为成熟的市场环境以及庞大的消费群体,但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旅游者呈现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然而阆中古城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存在旅游形象感知不明显、收益渠道少、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打造阆中特色文旅IP、开发情景规划与项目体验项目、设计文创产品、探索“古城+乡村”旅游新模式等措施,旨在增强古城核心竞争力、优化旅游体验、传播城市品牌,进而推动古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中有多重不确定性的交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推进经济向中高速高质量发展,以及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与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背景下,对于我国“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经济发展的压舱促稳与提质增效是首要保障。结合现实发展需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需进一步加深与优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战略层面上的基本考虑需紧紧把握三个重要视角:一是重视以制度创新打开科技创新潜力空间;二是要充分认识“互联网+”与“+互联网”的产业发展大势而抓住重点;三是实施必要的政策优化支持,守正出奇地实现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6.
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被视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与此同时,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已成为助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梳理数字经济促进两业融合从而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机制基础上,采用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度了数字经济、两业融合程度及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等指标,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三者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直接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且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的,相比于数字经济更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中西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影响更大。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的确能有效提高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程度,并以此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显著驱动作用,而且相较于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两业融合的推动力度更强。本文最后从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激发两业融合动能以及推进制造业区域数字化协调发展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具有综合性强、兼容性高的特征,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通过梳理乡村旅游振兴发展模式,以山西省三个典型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为例,从以企业主导的“特色开发+休闲农业”振兴模式、社区主导的“城乡融合+休闲农业”振兴模式、政府主导的“特色开发+休闲农业”振兴模式等三种模式总结山西省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的成功经验,深入剖析山西省乡村旅游振兴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从而推动山西省乡村旅游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需求侧角度研究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分类标准,构建了2017年、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可比价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采用“假设抽取”调整的Leontief模型测算了需求拉动作用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产出效应,进一步地运用结构分解方法对各产业部门的产出增长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对国民经济有显著的需求拉动效应,且通过后向关联效应对上游产业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其产出量的变化是引起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产出增长的主要原因。因此,发展数字经济需要在加强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的同时,特别要重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从需求侧“赋能”所引发的产出效应,并充分发挥其在需求侧产出效应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科技军民融合是引领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核心,是布局发展先发优势技术的内在需求,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转型发展的必然需求。方法/过程根据军民融合的特性,梳理了科技军民融合平台构建的三个着力点,其分别是军民科技融合工作格局的顶层设计、科技军民融合创新环境的系统优化、军民科技融合创新要素的服务供给。结果/结论构建军民科技融合平台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包括率先设立省级军民科技政策协调委员会与军民科技融合理事会、大力打造“军政产学研金”融合的平台、创新科技军民融合资源要素供给制,以此为承载和推动四川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改革试验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20.
智慧旅游使旅游产业融合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旅游业真正走向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标志。淮安作为全国首家"互联网+文化"智慧城市,积极构建全域旅游时代的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在功能目标、实施手段上提出具体的建设路径,期待提升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