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货膨胀预期是真实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决定因素,对货币政策目标和实施效果有重要影响。本文在总结1978年以后四次通货膨胀周期下通胀预期形成的基础上,对稳健货币政策下通胀预期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预期货币供给和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最大,并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提出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货膨胀动态与我国货币政策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通货膨胀在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地位,然后深入探讨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与通货膨胀惯性之间的关系,最后在简要总结我国2009年上半年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基础上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的通货膨胀态势与货币政策走向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量化的通胀目标有助于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形成通胀预期锚。通过货币政策操作来实现物价稳定目标,需要科学地测算通货膨胀率并进行通胀预测。货币政策需要前瞻性,然而基于市场数据的通胀补偿等指标无法准确评估长期通胀预期,需要通过对多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评估和修正,并通过多种途径完善对通胀趋势和通胀预期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量化的通胀目标有助于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形成通胀预期锚。通过货币政策操作来实现物价稳定目标,需要科学地测算通货膨胀率并进行通胀预测。货币政策需要前瞻性,然而基于市场数据的通胀补偿等指标无法准确评估长期通胀预期,需要通过对多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评估和修正,并通过多种途径完善对通胀趋势和通胀预期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伯南克货币政策主张及其影响-分析与预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伯南克已于2006年2月1日接替格林斯潘担任了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主席。本文分析伯南克的货币政策主张特征,比较这些主张与格林斯潘和其任内联储货币政策主张、决策风格的异同,并据此预期伯南克货币政策主张及其对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广东金融》2008,(1):56-59
今天,我将就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谈谈我的看法,并简单介绍联储是如何预测通货膨胀的,包括我们如何将通货膨胀预期运用到通货膨胀的预测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国际商品指数基金、油价上涨与通货膨胀预期之间的循环关系, 即通货膨胀预期引发了商品指数基金大规模买入以原油为代表的一篮子大宗商品以对冲通货膨胀风险,而商品指数基金的大规模买入行为导致了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原油价格上涨反过来增强了通货膨胀预期,进一步的通货膨胀预期又引发了商品指数基金的买入商品行为。这种循环关系最终导致了能源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和通货膨胀预期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8.
通货膨胀预期能影响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进而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最终影响未来真实的通货膨胀水平。本文基于对山东省17城市的1140户居民、121家企业的随机问卷调查,探讨了影响居民、企业通货膨胀预期的原因,并对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操作,合理引导社会公众预期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货膨胀预期能影响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最终影响未来真实的通货膨胀水平.本文基于对山东省17城市的1140户居民、121家企业的随机问卷调查.探讨了影响居民、企业通货膨胀预期的原因,并对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操作,合理引导社会公众预期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货膨胀成为信用货币经济中循环往复的问题,货币是症结关键。通过建立包含货币缺口和收入差距的凯恩斯Phillips曲线理论模型,利用中国1979-2010年的数据实证得出:货币化通过两种途径作用于通货膨胀,一是通过扩大货币缺口、直接推动当期物价上升,二是高货币化导致了较高的通货膨胀预期,这种预期又推动了通货膨胀的自我实现。因此,在经济平稳发展情况下,货币化是一个金融发展程度指标,但在严重依赖货币扩张推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货币化却可能是货币超发的指标,与通货膨胀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国人民银行各期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中筛选出有关物价判断的措辞,并通过方差分析方法构建了我国央行信息披露指数。随后利用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产出缺口、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央行信息披露行为等变量对公众通胀预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物价变动、产出缺口、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以外,央行信息披露行为同样可以对通胀预期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效果要优于传统的价格型以及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可以通过加强与市场的沟通,达到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标题通货膨胀与核心通货膨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央银行真正关心的是通货膨胀的未来趋势变化,因此,剔出了某些短期内价格波动性较大的商品如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更适合充当央行货币决策的操作指引  相似文献   

13.
2010: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中国货币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2009年的主题是信贷高增长,那么2010年的关注点无疑就是通胀。通胀预期的恐慌也早已伴随着前期释放的巨大流动性充斥全国,那么,事实到底如何?本文将在此为您详解细数。  相似文献   

14.
持续性加权核心通货膨胀的测度及其货币政策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通货膨胀对于宏观经济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测度核心通货膨胀是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和框架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自回归和均值回归方法构造的持续性加权核心通货膨胀指数具有低波动性特征,与总体通货膨胀的动态变化高度相关,无论对判断总体通货膨胀趋势还是对确定货币政策取向,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还发现,CPI成分中服务类成分相对于食品的持续性高、权重偏低,短期内可能会增加CPI波动性,长期将造成CPI低估,为此应在降低食品在CPI权重的同时,逐步提高服务类的权重以充分反映我国不同部门生产率相对变化的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15.
徐亚平  徐韬  兰茹佳 《新金融》2012,(12):15-18
由于资产价格含有未来经济运行的一定信息,按照理性预期理论,人们会根据资产价格所包含的特定信息来改变对未来的预期。但另一方面,不完全信息与有限理性决定了人们对于实际经济运行只有模糊的认识。由于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一般比较复杂,资产价格对相关信息的反应也非常灵敏迅速,不仅波动比较频繁,往往波动幅度也比较大,使得资产价格的波动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一般也比较大,导致人们在依据资产价格信息来调整对未来的预期时,状态往往是不稳定的,有时会做出超调或过度反应。所以中央银行虽然并非必须要对资产价格的波动做出直接的政策调控,但必须要加强相关的信息沟通,加强对公众预期的管理,稳定和引导公众的预期。  相似文献   

16.
能源价格与通货膨胀预期——兼论通货膨胀预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能源价格走高,如何应对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成为央行宏观决策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揭示能源价格对通货膨胀预期影响的渠道及效应,并基于统计优化的2001年第二季度到2009年第三季度样本数据,就能源价格对通货膨胀预期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预期与能源价格两者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但通货膨胀预期与能源价格互相强化、不断上升的螺旋过程并不存在.本文最后就如何在高油价时代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建斌 《金融纵横》2011,(10):15-20
通胀预期是指对未来通货膨胀变动方向和幅度的事前主观估计,它的形成取决于公众能够获取的信息、将信息转化为预期的模型以及加工信息的能力。通胀预期对物价稳定和货币政策操作效果具有重大影响,有效管理通胀预期对于抑制通货膨胀、保证货币政策操作成功极为重要。管理通胀预期的关键是通胀预期锚定,需要综合采取设定货币政策锚、强化中央银行可信度、加强与公众信息交流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关于通货膨胀预期及其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呈现"V"型回升态势,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部分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的上涨,面对通货膨胀预期,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增强央行决策的科学性和独立性;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资产价格泡沫;稳定市场预期;正确引导社会公众理解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9.
郑联盛 《新金融》2016,(3):16-20
全球金融危机后,预期管理成为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并日益成为一种政策手段。美联储是预期管理内化为货币政策因子的典型代表,其预期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美联储预期管理注重针对性、长期性和平衡性,基于其在市场体系中的核心影响力、长期的公信力以及体制上的政策主导权,通过明确的量化指标、恰当的前瞻性指引和充分的沟通机制有效地引导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以实现政策的目标。前瞻性指引是美国预期管理的核心手段,具有开放式指引、时间指引以及阀值指引等三种模式。美国预期管理实践值得中国借鉴,我国应将预期作为内生变量纳入到政策制定之中,积极构建与前瞻性指引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加强政策制定执行反馈各环节的沟通,并强化政策体系的公信力建设。  相似文献   

20.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尝试在"金融——实体经济"内生性框架下重建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努力渐成潮流和趋势。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内生性金融周期变量的宏观经济模型,为分析金融周期、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实证分析得出了三个基本结论:一是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二是金融周期波动成为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三是包含金融稳定因素的货币政策有助于在正常时期维护实体经济和金融的"双稳定",而且能在压力时期显著降低金融波动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