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通过理论分析建立生态补偿区可能会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以福建省上游上市公司为实验组,下游上市公司为对照组,选取2011-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共584个观测值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福建省流域生态补偿区的建立提高了上游企业的绩效。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财政转移支付向上游地区倾斜促进上游环保建设;企业R&D投入的加强;企业资本结构的改变。最后从政策和企业层面提出建议,以实现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存在补偿的法律法规不完备、补偿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跨流域和跨地区的协调发展机制以及公众参与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通过借鉴国外生态补偿在制度建设、补偿资金持续供给机制、流域综合开发管理机制、环境污染治理协调机制以及公众广泛参与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流域生态补偿、保障流域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中西部地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利用拓展能值模型核算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分析双维度机制分类框架机制类型,依据补偿方补偿意愿确定流域政府及其上级政府的补偿额分摊支付比例,并以汾河流域忻州段-太原段为例验证该机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不协调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当地大型流域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加大了当地流域生态保护难度,应以生态价值为核心确定补偿标准,在流域政府补偿上级政府补差型机制下尽快设立专项资金并合理分摊支付补偿额,保障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有效落地。 相似文献
4.
流域生态补偿的内涵及其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构建合理而有效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从法学的角度探讨了流域生态补偿的内涵和体系:从流域的概念、流域生态补偿的范围、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流域生态补偿的惩罚性机制等4方面阐述了流域生态补偿的内涵;从流域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体系、流域生态补偿的转移支付体系和流域生态补偿的管理体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流域生态补偿体系. 相似文献
5.
6.
7.
文章介绍了《江西省流域生态补偿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推出的地理环境背景与文件概要内容,通过几项基本财政学原理对该《办法》提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讨论与论证。分析了《办法》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细则优势,同时提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资金的征集具体化措施、模型疑点、监管难度上升等,并根据最新的信息阐述了《办法》实施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回顾法、归纳法,剖析和对比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典型案例,分析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在补偿机制层面与项目实施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研究和实践需借鉴国外在流域生态补偿方面的成功经验,应该重点在补偿机制的理论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补偿机制设计及PWES项目实践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10.
在概述国内外生态补偿内涵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针对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进行归类综述。分析认为,补偿标准计算多基于成本费用法,较少应用生态系统服务的定量评价结果。未来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综合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在分析流域水污染控制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多情景的补偿标准方案;同时结合微观个体行为分析,动态优化补偿标准,促进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精准性及持续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新安江流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为新安江上游黄山市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但同时在财政资金方面也存在收支鸿沟。对此,通过选取2011—2018年黄山市7个县(区)的生态补偿资金数据,使用超效率DEA-Malmquist模型分析了黄山市生态补偿资金支出效率的动态变化,并基于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探析生态补偿财政资金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安江流域黄山市的生态补偿财政资金支出效率以2014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后期支出效率明显高于前期;从空间角度可以将黄山市7个县(区)的资金使用效率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影响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财政资金支出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市场参与率和产业结构,其中,市场参与率越高补偿资金使用效率越高,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例越高支出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生态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生态补偿已成为我国生态保护、恢复和建设的主要手段,流域水生态补偿是我国生态补偿的重要内容,它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区域利益冲突,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战略的全面实施,为水生态补偿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15.
将水源地保护和跨界断面水质水量生态补偿2种方法结合起来,在测算水源地保护的生态补偿时,将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列入补偿范围,扣除水源地不放弃发展引起的对下游地区的补偿。结果表明,文中测算的生态补偿标准因为存在上游地区补偿下游地区的情况,低于常见的根据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确定的生态补偿标准。补偿模型的尝试性改变减少了补偿数额,降低了上游地区生态保护积极性,但是考虑的内容更为全面,同时也对水质监测和跨界断面水质水量生态补偿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系统梳理了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研究成果,分析了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与流域内生态补偿的不同特点,包括调水工程对水源流域和受水区的影响、水源流域上下游与受水区的补偿关系、调水给水源流域下游带来的损失等。调水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多源于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包括成本与机会损失法、支付意愿法、价值损失法、生态足迹法等,考虑受水区用水量、水资源价值、支付意愿等因素对补偿量进行分担。由于调水对水源流域和受水区影响的复杂性,且调水工程布局向网络化发展,提出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一是调水对水源流域和受水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技术;二是调水给水源流域上下游带来成本与损失的测算方法;三是调水给受水区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测算方法;四是系统考虑水源流域上游保护成本和下游损失及受水区效益,构建调水补偿关系和标准测算模型;五是对于网络化调水格局下补偿主体与对象的复杂关系,研发适用的补偿原理和标准测算技术。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水量分配的流域生态补偿研究——以小清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水量分配和生态补偿是我国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模块,有助于解决水资源利用冲突,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方法]以小清河流域为例,将两者进行有效衔接,采用AHP法和熵值法进行科学分水的基础上,根据应分水量分摊上游的保护成本,结合各区域的实际用水和节水贡献进行调整,按照逐级补偿方式,测算流域各区域的水量综合补偿额。[结果]按照公平、效率、可持续的原则,2016年小清河上游至下游各区域的水量分配额分别为:滨州邹平7 350.03万m~3、淄博6 568.84万m~3、滨州博兴4 411.18万m~3、东营9 620.53万m~3、潍坊6 649.42万m~3;济南作为上游水源地为整条流域供水获得补偿2.66亿元,滨州邹平段因水量维护贡献突出、正外部效益外溢获得补偿2.020 2亿元,淄博、滨州博兴、东营和潍坊段则因其超量用水各需支付22.59万元、1.33亿元、1.11亿元和2.27亿元。[结论]小清河下游地区应增强水量维护意识,促进产业结构向绿色转型升级,减少用水量。此外,今后应探索多元化的补偿资金来源,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流域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