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Using ex post tariff schedules for the first time, it was found that the global gains provided by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 are not enough to overcome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the United States–China trade dispute. While trade tensions cause China's welfare loss to be more than twice as large as the United States, they provide some trade diversion to RCEP members. But of concern is if India successfully delays the conclusion of the RCEP even by a year, there will be a global loss of US$17.7 billion. The RCEP is also beneficial for the emerging economy of Vietnam and the high‐tariff‐imposing Korean economy. The results obtained here are, however, conservative as reduction in non‐tariff barriers and other positive spillover effects of trade liberalisation related to investment and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s due to competition or increased intra‐industry trade could not be accounted for.  相似文献   

2.
美国及欧盟等国家不承认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给不给予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待遇,不仅是一个贸易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我国要求承认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对我国融入国际贸易体系,获取公正的国际贸易待遇,加快社会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的国际形象、对外贸易造成的影响与损失极大.对此,我们应该采取"冷静对待,力争突破"的方针,力争获得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与待遇.  相似文献   

3.
中亚国家市场潜力分析——以我国新疆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时期的中亚各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本文从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市场容量、购买力水平、人口综合素质、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市场竞争状况等八个方面对中亚市场潜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刘红  谈璐 《北方经贸》2020,(4):12-14
近年来,我国外贸市场持续疲弱,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型贸易方式正成为中国外贸的全新增长引擎。东南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重要的经济区,是我国及江苏的重要贸易伙伴。本文对江苏外贸的现状及趋势和东南亚跨境电商发展的市场需求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提出了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对江苏与东南亚跨境电商发展带来的契机,以期加快江苏与东南亚跨境电商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加工贸易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涉及到我国绝大部分产业,在拉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推动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利用内外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加工贸易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冲击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加剧国际间贸易摩擦,走私问题比较普遍等。文章提出,我国加工贸易升级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处理好与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发展和引资量质并举的关系,突破传统监管观念,重视社会责任,提高加工增值含量,并发挥政府管理部门的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6.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进程加快,外贸迅猛发展,外贸依存度也随之快速上升,给我国经济带来多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应降低高新技术、关键设备的对外依赖度,营造公平贸易环境,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扩大内需,以改善外贸依存度。  相似文献   

7.
FDI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波 《财经论丛》2006,(1):73-77
本文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对中国1982-2003年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表明,FDI与中国的出口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FDI对促进中国出口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其原因在于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抢占国内市场,而增加出口并不是其战略目标的主要方面。另外,FDI所形成的生产和出口对内资形成的生产和出口构成了“挤出效应”。基于此,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地调整我们的外资和外贸政策。  相似文献   

8.
战后东亚经济高增长时期的外经贸战略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丰伦 《国际贸易问题》2006,288(12):37-42,48
日本实施“外贸主导型”对外经贸战略,东亚其他国家(地区)则奉行“外资主导型”战略,两种外经贸战略均给日本等东亚各国(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他们先后进行了外经贸的战略调整。日本等东亚各国(地区)的外经贸战略及其成功转型为我们提供了确立全球化发展理念、推行R&D国际化战略、制定海外投资战略以构建海外生产体系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新形势下,国有专业外贸公司的垄断地位已经丧失,面对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等复杂的环境,江苏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如何进行转型升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初步分析了江苏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发展情况,提出了江苏国有专业外贸公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田樱 《北方经贸》2009,(10):45-47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福建经济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对外贸易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省。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福建的外贸增长主要是粗放型的增长,长期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扩大出口的格局没有改变,依靠低效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出口产品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出口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出口效益低下,竞争力较弱。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与福建环境、资源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贸易摩擦增多,导致了贸易的不和谐。因此,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走集约型的增长道路,这是福建省所面临的各种国内外的客观条件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利用VAR估计、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浙江省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省的外贸规模、外贸商品结构分别与金融相关率和信贷转化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金融发展对该省外贸规模和外贸商品结构优化的作用则较弱,建议该省拓宽融资渠道,提高金融机构运行效率,加强金融体系风险监管,以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和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应全面提升经济的开放度和区域外贸竞争力。外贸对拉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有重大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外贸竞争力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黑龙江省外贸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外贸易的激增一方面拉动了我国经济增长,一方面又产生了许多问题.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固然重要,但由此所产生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案就变得尤其重要.文章认为增加国内贸易是解决对外贸易激增的最佳方案,而区域整合形成的区域市场一体化又可以促进国内贸易;区域整合和区域市场一体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加强陆上贸易通道建设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在分析加强陆上贸易通道建设背景及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陆上贸易通道建设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高度重视西部贸易中心作用、打造更高质量的陆上贸易通道、深化改革开放力度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企业竞争力重视专业人才培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区域主义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非传统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非传统收益理论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行分析。通过建立CAFTA,中国和东盟除了获得贸易自由化带来的传统经济收益之外,还能获得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发信号、提供"保险"、增强讨价还价能力、建立协调机制以及改善国家安全等非传统收益。  相似文献   

16.
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本文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市场潜力和贸易自由化与地区工资差距的关系,根据中国1993-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市场潜力和贸易自由化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潜力和贸易自由化对地区工资水平均有显著为正的影响作用,且二者还存在替代关系。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贸易自由化程度较高的沿海地区,其市场潜力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较小,而在内陆地区则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外贸企业应谨防国际贸易欺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外贸额的不断增长及更多的企业开始从事国际贸易业务,我国外贸企业正在越来越多的成为国际不法商人欺诈的对象。本文从国际贸易合同主体欺诈、海运欺诈、结算欺诈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外贸企业所可能面临的欺诈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ortance of PTA formation in attracting inflow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 particular, we examine the heterogeneous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TAs (FTAs or CUs) on the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margins of FDI and on how the interdependence among various PTAs may affect a country's ability to attract FDI inflows. We find that the larger the preferential markets to which a country has access, the larger the FDI inflows the country receives. Furthermore, we find that the type of PTA matters in determining FDI inflows. In this case, we find that the formation of CUs tends to promote more FDI inflows than the formation of FTAs. Our finding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formation of PTAs significantly affects FDI through the intensive margin, rather than through the extensive margin. Importantly, notice that these effects are driven by the preferential markets to which a country has access and that have not established a PTA with the FDI-originating (home) country, confirming that PTA interdependence matters in determining FDI inflows.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亚洲三角贸易模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贸易增长的来源,并揭示了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的真相。研究发现,亚洲三角贸易模式夸大了中国出口和贸易顺差的规模。通过参加亚洲三角贸易模式,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通过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在中国建立生产和出口加工基地,从而将其对欧美的贸易顺差转移为中国对欧美的贸易顺差,扩大了中国与欧美的贸易摩擦,恶化了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学者对日本外贸之“迷”的研究成果,然后基于发达国家间的一个双向贸易模型,从美日两国的产业技术创新、结构升级速度和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不同的角度解释了1985年日元大幅升值后美国对日本的巨额贸易逆差却并没有得到有效消除的“谜团”,最后对比分析和预测了人民币升值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