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麻纺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紧密纺 苎麻面料穿在身上是比较凉爽的,人们喜欢在夏天穿着,但是织物上一层层毛茸茸的毛羽。又使人望而却步。如何减少毛羽,一直是苎麻织造行业颇为关心的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烧毛工艺,每年须消耗大量能源,且浪费掉不少天然原料。上海市纺织机械研究所在“紧密纺”研制成功,并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把苎麻纺纱采用“紧密纺”列为所的科研攻关项目。苎麻“紧密纺”项目组,对苎麻纤维的集聚状态进行了攻关试验。他们根据苎麻的特性,对“紧密纺”装置中的零件和纺纱工艺进行了改进,并在试验室里,对苎麻进行了多次试纺,通过不断改进,取得了可喜成绩。试验报告显示,经过“紧密(集聚)纺”纺出的苎麻,毛羽比普通纺纱减少了60%,达到了预想目的。  相似文献   

2.
以短流程嵌入式纺纱技术作为纺制高支苎麻复合纱的主要工艺,能够提升苎麻产品的质量,增加花色品种。但其技术应用有若干难点,设备改造是其中重要一环。湖南华升集团通过生产实践,对这些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产品抢先看     
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司名称:优质苎麻球特点:精选四川大竹产苎麻(纤维支数达2000公支以上),经独特的生化脱胶,对纤维无损伤的元梳机低梳理度梳理,人工精细选麻、多次精梳等生产工艺,使得纤维中残胶含量低,无杂物、无硬条,平均长度均匀,消除了苎麻刺痒感,适用于生产苎麻高档纯纺、混纺产品。  相似文献   

4.
2003年以来,受棉花价格上升和转杯纺生产能力膨胀过快的影响,转杯纺棉纺产品的市场形势越来越严峻。浙江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想客户所想,通过尝试新的原料来寻求转杯纺纱机新的应用领域,在RFRS10转杯纺纱机纺制苎麻、落麻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的实践中进行积极和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苎麻、落麻纤维具有粗、硬、脆、弹性低、卷曲小、长度离散性大,散湿吸湿的速度快等特点。RFRS10根据苎麻棉纤维的特点,适当增加纺纱设计捻度10%20%,有效增加了纺纱的稳定性;同时将分梳辊速度设计为8×103rpm,同时打开纺纱的补风装置到1/2外,从而…  相似文献   

5.
巴西、哥伦比亚、日本、印度和其他国家都种植苎麻,而且这些国家苎麻业发展也很迅速。中国盛产苎麻,开发利用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世界苎麻产量的80%出自中国,种植面积、产量、纺织加工能力均居世界之首,素有国际“苎麻之国”的称号。随着苎麻业的发展,世界越来越看好这个行业。 一、苎麻纺织品的用途广泛 苎麻纤维像玻璃、碳、金属及芳族聚酰胺纤维一样,断裂伸长不超过2.5%,并具备大的抗断强力,并且苎麻纤维湿强比干强大30%,易断裂,回潮率较大12%~15%,但不产生静电荷,加热时不收缩、不延伸、不卷曲,也不折皱。苎麻纤维平均长度为150毫米,直径在25至75微米之间,苎麻纤维的横截面积与其在长度部位上的不同而变化很大。以单纤维形式进行纯纺或混纺,用作衣着类产品,具有硬挺不贴身、凉爽吸湿,透气  相似文献   

6.
铜陵华源麻业是一家具有50多年历史的麻纺企业,至今已形成集纺、织、染、色织及服装制造于一体的集团化经营格局,其中涵盖亚麻、大麻、苎麻等各类麻纤维的深度加工以及充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重庆涪陵金帝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将原涪陵苎麻纺织厂的有效资产剥离出来与职工持股会共同发起组建的、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一个国家大型二档企业。现已建成年产值1.5亿元,利税2000万元,固定资产1亿元,职工近万人的以纺、织、染为主,集摩配、汽配、能源、化工、外贸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七个子公司。跻身于全国苎麻纺织行业前列。公司地处涪陵市乌江边,犹如乌江河畔一艘“巨船”。  相似文献   

8.
考证了我国苎麻生产发展的历史,研究了苎麻纺织工业的生产和出口现状,探讨了苎麻纺织工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前苎麻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应田在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改革的进程中,纺织行业的苎麻加工企业在抓好各项改革的同时,狠抓了产品质量,使苎麻产品质量有一定的好转。但苎麻产品质量还没有上档次,还没有新的突破,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客户的需求,严重阻碍了苎...  相似文献   

10.
南京苎麻纺织厂是一个拥有13000余锭长纺纱锭、350台布机,1200余名职工的国有中型企业。几年来,在全国纺织行业不景气、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企业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南麻厂却异军突起,不仅能扭亏为盈,而且产值、利税连年增长,企业规模不断壮大。1997年,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创出新水平,生产各类纱线2130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纺织经济》2000,(1):23-25
苎麻原料由于世界上只有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才能种植,所以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时常有异常表现。从 80年代至今,有时被炒得烫手,供不应求,人称“麻风病”;有时又一落千丈,压库滞销。去年第四季度,苎麻原料价格出现由低向高这一猛然逆转势头。人们不禁要问:苎麻原料是否又要再度流行“麻风病”?  相似文献   

12.
期盼中国造紧密纺细纱机早日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中国纺织》2002,(7):31-32
十年代末期,欧洲一家细纱 机制造厂商首次展出了使用紧密纺技术的棉纺细纱机,2000年底首批紧密纺技术细纱机开始在国外棉纺厂投入使用,到2001年中期紧密纺技术开始成为国际棉纺行业人士谈及最多的话题。据已使用过紧密纺技术细纱机的用户透露,相对传统的纺细纱机,虽然紧密纺细纱机投资较大,但回报丰厚。以良好的市场反馈为基础,紧密纺技术细纱机的制造厂商更是不断增加推销宣传力度,以各种方式将紧密纺细纱机的各项技术优点及市场好评传播至世界纺机市场的每个角落,以至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紧密纺技术大有全面替代目前普遍使用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纺织》2004,(8):152-152
苎麻植物及其纤维 苎麻又称“中国草”,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我国的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我们使用苎麻纤维纺纱织布仅比古埃及用亚麻手工织布晚大约一千年左右。苎麻为荨麻科苎麻属,系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宿根年限可达10—30年以上。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苎麻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素有”苎麻之乡”的称号,无论在过去或现在,苎麻种植面积和纺织加工能力均为世界之首。湖南浏阳、江西万载、四川隆昌的夏布,早在唐代就开始出口,历来驰名国内外。1958年从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漾遗址中出土的苎麻织物残片,距今已逾4700多年。1972年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块面积为2.6平方米的苎麻布,重量只有48克,这些都充分表明我国古代早已运用苎麻纤维作为纺织原料,并有精湛的应用加工技术。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的苎麻纺织工业相当薄弱,当时主要生产一些精干麻、苎麻条、纱线等出口日本。直到八十年代初期,由于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给苎麻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高速增长的契机。 八十年代末期,我国苎麻纺织工业处于历史的鼎盛时期,苎麻纺织工业繁荣昌盛,苎麻纺织企业由八十年代初期的10余家,一跃发展成拥有2500-20000锭长麻纺的专业苎麻纺织企业137家,苎麻纺锭达到70万锭,苎麻纺织企业的地域分布由原来的7个省市扩  相似文献   

15.
应用纳米抗紫外线整理剂对苎麻织物进行处理通过对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紫外线防护因子透气性、湿热传递性,刚柔性等功能性及服用舒适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为纳米抗紫外线整理在苎麻类织物方面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忠 《中国纺织》2002,(2):33-34
一、喷气纺纱的特点 喷气纺是利用高速旋转气流使纱条加捻成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喷气纺采用棉条喂入,四罗拉双短胶圈超大牵伸,经固定喷嘴加捻成纱。纱条引出后,通过清纱器卷绕到纱筒上,直接绕成筒子纱。 喷气纺可以纺制30-7.4tex(20-80英支)的纱线,适用于化纤与棉的纯纺及混纺。因喷气纺的特殊成纱机理,喷气纱的结构、性能与环锭纱有明显的差异,其产品具有独特的风格。 喷气纺纱及其产品的特点: 1、纺纱速度高。喷气纺采用空气加捻,无高速回转机件(如环纺中的钢丝圈),实现了高速纺纱,纺纱速度可达120-300米/分,…  相似文献   

17.
洞庭苎麻纺织印染厂生产经营纪实周裕国依靠科技抓原料大项,转变机制促效益提高的洞庭苎麻纺织印染厂1992年以来,经济效益一年上一个台阶,到1995年底不仅甩掉了连续三年累计近l000万元的亏损帽子,而且又连续三年在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出口创汇、实现税利...  相似文献   

18.
2010春夏纱线展上,湖南省沅江市明星麻业有限公司将主要展示利用公司自主研发的苎麻生物脱胶产业化技术开发的苎麻纱、苎麻面料产品。  相似文献   

19.
亚麻、苎麻、黄麻、大麻产业,除了“中国草”苎麻在本土大地上还保留一定的种植面积,其他麻类的种植面积都已经少的可怜,完全无法满足国内麻纺行业发展所需。产量及出口贸易量均居世界第一的中国麻纺织产业原料却主要依赖进口,迫切需要改变这种受制于人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最近,武汉科技学院的研究者攻克了高支苎麻刚度大、毛羽多等缺点,推出了新型苎麻产品——轻薄苎麻针织产品。他们指出,采用提前收割的高支苎麻(平均支数2000支左右)纤维刚度可明显降低。将优质苎麻纤维原料和20D涤纶长丝运用双组分复合纺纱技术生产了高支苎麻绒纱线,表面毛羽少,刚度低,经络倒上腊后,能够顺利的在针织大圆机和其它机器上进行编织,解决了高支苎麻纱上机难的问题。在高温高压溢流染色工艺条件下,采用一浴法染色,高支苎麻绒针织面料取得了较好的染色效果,经纤维素酶整理后,抗起球起毛性得到了提高。同时采用16.7tex、13.3tex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