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昭信股票”虽名为股票,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票,而是中国最早发行的国家公债.昭信股票产生于清朝末年的戊戌变法期间,是中国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光绪皇帝曾把它列为新政措施之一.昭信股票的产生、发行和退出,见证了清王朝那段腐败没落、贪官污吏横行、民生凋零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近期证监会下发《国九条》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股票发行制度。注册制的核心是充分高效的信息披露,审核机构只进行形式审查,强调事后监管,这类发行制度的代表是美国和日本。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不可一蹴而就,轻率、贸然实施,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实施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风险及其制度、法规的前提条件不成熟,探索出有"中国特色"股票发行注册制度,设计和选择"中国特色"注册制的"混合并行"的具体路径;推进注册制改革,绝非新股发行制度本身修改完善就能实现,更是一项涉及资本市场各层次之间有机衔接、中介机构和投资者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制度性改革。  相似文献   

3.
一、英国公司法关于股票回购业务的有关规定1.可分配利润回购。可赎回股票的发行和赎回应符合以下条件:①公司章程允许发行可赎回股票;②只有存在不可赎回股票时才可以发行可赎回股票;③只有已足额支付的股票才可赎回,回购应由可支配利润(累积可分配利润)支付;回购也可由以回购为目的的新股发行收入支付,或由二者联合支付。如果股票回购部分或全部由可分配利润支付,应将赎回股票面值超过新股发行收入的金额转入“资本回购准备”,该准备金只能用于发行红股,不能用于支付回购溢价。一般情况下回购溢价由可分配利润支付,但当回购股票为溢价发行并且为回购交易发行了新股时,回购溢价可由“股本盈余账户”支付,最低支付金额限于以下几种:①回购股票的发行溢价;②“股本盈余账户”的当前余额,包括新股发行溢价;③新股发行收入。2.资本回购。如果公司章程允许,私有公司可实施资本回购。英国公司法对资本支付限额(PC P)做出了规定,该限额为回购成本超过可分配利润与新股发行收入之和的金额。同时,公司作了如下处理:如果PC P与新股发行收入之和低于回购股票面值,差额转入“资本回购准备”。如果PC P与新股发行收入之和高于回购股票面值,超额部分可减少:①资本回购准备...  相似文献   

4.
股票发行注册制是发行人在股票申请发行时,依法公开不同资料向证券监管机构进行申报,证券监管机构在审查申报文件时需要保证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发行人在资料提供时不能存在遗漏、误导和虚假等行为。我国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体现了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与成熟,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出现了较多其他问题,包括中小投资者投资风险加大、出现不良股票几率增加。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过程中的投资人权益保护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1999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11条、第15条规定:“公开发行股票,必须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定条件负责核准股票发行申请。核准程序应当公开,依法接受监督。”这标志着我国股票发行审核制度有了较大突破,摒弃了以前股票发行上市须“审查批准”的做法。但是,今后为了避免ST红光这样过度包装上市的典型出现,为了避免“垃圾股”泛滥,为了拒绝股票发行中的暗箱操作,我国股票发行制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使用GARCH类模型,以中国证券市场上发行的钢铁类股票的认股和认沽权证为研究对象,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权证的发行对股票波动性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部分权证的上市对均值方程构成影响,反映为指数的平均收益率随权证上市而发生改变;认股权证的发行减少了市场的波动性,而认沽权证的上市则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当市场上股票收益率受到冲击时,其影响在短期内难以消除.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综述一级市场股票发行定价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利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原理,建立了股票发行与申购的博弈模型.通过求解给出了在不同条件下发行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动态博弈对策.  相似文献   

8.
继股改权证之后,近两年我国发行的多为股本权证。本文选取2007年1月到2008年6月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的11支股本权证及时应的标的股票,运用事件分析法实证研究股本权证发行对标的股票价格的影响,卖证结果显示,权证发行日前后,标的股票的价格出现了上升,但股本权证发行对标的股票的价格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的历史变迁,对我国特有的"新股"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认为2002年5月的新股二级市场配售政策对市场资金的分流作用不大;应进一步深化股票发行制度改革,由核准制向注册制逐步转变,在发行定价上也要加快市场化步伐,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还可以在新股首次发行中尝试运用私募发行方式.  相似文献   

10.
股票发行方式改革对于扭转一、二级市场资金失衡局面具有重大意义。但已出台的改革办法缺乏应有的力度,难以实现管理层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促进股市发展的政策意图。应当对股票发行改革办法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充分发挥这一制度创新的积极效应,并以此作为推动中国股市发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直接融资直接融资,即直接融通资金形式,主要是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信用工具的方式,吸收社会剩余资金,当作资本,直接投入到特定的项目中去。采取直接融通资金的好处是:一、可以把资金向经济效益高的方向引导。经济效益高的企业信誉高,它发行的债券或股票收益...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板市场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确定科学、合理的股票发行定价方式。本文通过对国外相关市场股票发行定价方式和我国股票市场发行定价方式的分析研究认为:把所有的问题全部交给市场来解决是不科学的,建立“以价值估价为基础、以路演推介为手段、以市场化发行作保证”的股票发行定价方式不仅代表国际发展方向,也是我国中小企业板市场国际化和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企业的股票定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要依赖价格的有效性,股票定价有市场定价和微观定价。通过选取戈登模型与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股票发行定价不合理、发行定价普遍过高、股票发行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的结论。应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信息披露,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改善投资主体结构;加快金融创新,建立股指期货市场,化解系统性风险,保持市场的多变性等措施解决股票定价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智慧》2008,(7):87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尝试使用金融工具为红色根据地的建设服务。1928年,在广东海丰县建立了第一家银行并发行银票;1932年.在中央苏区建立了国家银行并发行货币,第一任行长是毛泽民。但鲜为人知的是,1933年方志敏在闽淅赣苏区成功发行了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股票,这是红色政权正式发行的第一只股票。  相似文献   

15.
我国股票发行改革的目标是推行股票发行核准制 ,核准制赋予了券商培育、选择与推荐企业发行上市的新职能 ,同时也加大了对券商违规操作、违规经营的处罚力度。券商必须本着对证券市场负责 ,对投资者负责 ,对自身负责的精神 ,选择优秀的企业推荐上市。核准制对拟发行公司的改组规定更硬性、要求更具体。因此公司能否扎扎实实地搞好改组 ,成立规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公司能否成功发行上市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余玉苗  李孟莉 《新智慧》2000,(16):25-26
可转换债券是指根据发行契约可以在一定期限之后按所规定的转换比率或转换价格转换为发行企业股票的债券,它具有债权性证券与权益性证券的双重性质,因而又可称为混合性证券。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对投资者和发行企业都是非常有利的。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性大,投资风险小。一方面,持有人对发行企业具有强制性的要求权,可以定期获取利息收入,到期收回本金。另一方面.持有者可按规定选择有利的时机行使转换权利,将债券转换为股票,成为企业股东,享受股利和资本利得。体现了投资这种混合证券所具有的“下可保底,  相似文献   

17.
IPO发行的抑价现象是全球普遍存在的。股票发行抑价率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的。属于股票发行的正常现象。但我国股票市场一直存在着超高抑价率的现象,本文采用一、二级市场的多个因素对2006年至2012年上市的中小板股票进行回归分析,对中小板市场抑价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般的声誉理论表明,制度是投资银行声誉建立和功能发挥最重要的保证机制。在证券发行博弈中,对投资银行起支配和约束作用的主要是证券发行制度。我国股票发行制度经历了一个特殊的演变过程,随着发行制度由不成熟向成熟阶段的过渡,投资银行在股票发行市场的功能也不断演化;相对而言,以"连带担保"责任为核心的保荐制度的推行,使得对投资银行的责任追究具备了可操作性的制度基础,为投资银行声誉激励机制的形成提供了基础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条件可以转换为股标的公司债券,它是一种兼具债权凭证和股权凭证双穗生质的金融工具,是公司债券与股票的融合与创新,可转换公司券有一定的融资优势,诸如使企业达到筹资的目的,易于企业筹资等,但是可转换公司债券也有一定的融资风险,诸如发行失败、股票上市失败等。  相似文献   

20.
针对股票市场上公司股票发行行为无法用经济基本面的融资需求因素解释的现象,从投资者情绪角度建立股票发行活动的理论模型,并对A股市场IPO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IPO公司数量和股票发行所募集资金规模的影响是正向显著的,投资者情绪乐观的时候,正是公司股票发行最集中的时候。这为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对公司股票发行的监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