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马程昊  白晨光 《价值工程》2012,31(19):51-53
本文旨在以某地铁盾构隧道管片设计为背景,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地下水位高度情况下盾构隧道管片受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地下水位对盾构隧道管片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马程昊  白晨光 《价值工程》2012,31(18):49-51
本文旨在以某地铁盾构隧道管片设计为背景,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侧压力系数情况下盾构隧道管片受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侧压力系数对盾构隧道管片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夏明东 《科技与企业》2012,(17):236-237
结合目前正在施工的跨海盾构隧道工程,针对盾构管片的运输设备15T龙门吊进行设计和受力分析,研究如何在技术层面上确保盾构管片及掘进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9,(31):243-246
盾构隧道在建设过程中,常会受到一些环境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一些严重的后果。本文利用ABAQUS建立盾构隧道掘进的数值模型,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盾构管片拼装的局部受力与变形、以及整体纵向的拼装变形,以及地层的分层沉降等,分析了盾尾里程与横向地表沉降关系、不同施工阶段横向地表沉降规律以及盾构推进引起纵向地表沉降分析、管片变形等盾构施工扰动机理。分析结果对研究深埋盾构隧道穿越过程中隧道微扰动影响,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实现大深度盾构隧道安全高效施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孟宪义 《价值工程》2022,41(1):107-109
本文结合某黄土盾构隧道施工实例,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管片上浮问题的总结,分析了黄土盾构隧道管片上浮原因,管片上浮主要受到黄土地层、地下水位、盾构机姿态和同步注浆的影响,并根据黄土施工地质特点,通过控制同步注浆参数、优化二次注浆方式、提升施工严谨性、控制盾构纠偏参数、增加管片姿态测量频数等控制技术,有效抑制了盾构隧道管片上浮趋势,可为类似盾构管片上浮控制问题提供一定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6.
彭文 《价值工程》2021,40(34):127-129
在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中,管片上浮是经常会发生的现象,地层条件、同步注浆、盾构姿态等因素都会引起管片上浮,本文结合台州市域铁路某盾构区间隧道工程实例,分析了盾构管片上浮的规律,在台州软土地层中,盾构管片上浮较为明显,上覆较厚(3)1黄黏土的区段,盾构管片上浮量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应使盾构机保持负姿态掘进,在上覆较厚(3)1黄黏土区段应采取降低盾构施工速度、控制盾构姿态、减小水泥砂浆水灰比、增大水泥用量等措施控制盾构管片上浮.  相似文献   

7.
叶东 《价值工程》2023,(24):75-77
随着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目标的提出,核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速,地下空间工程投入将持续加大。其中,盾构管片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生产工艺通常分为传统工艺和自动化流水线工艺。传统盾构管片制作多采用固定模台,耗费人力,占地面积大,效率较低;主流管片自动化流水线仅能满足地铁工程小直径盾构管片的生产需求,而对于城市公路隧道、跨江隧道等多车道大直径盾构管片生产工艺的研究仍然较少。本文针对超大直径盾构管片自动化流水生产进行工艺研究,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为国内外类似工程超大直径盾构管片生产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铁军  胡正红 《价值工程》2012,31(17):57-59
根据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某盾构区间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管片上浮问题,从地质条件、同步注浆浆液、盾构姿态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针对郑州地质条件下控制盾构隧道管片上浮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7,(8):120-121
盾构穿越河流段施工过程中发现,管片在脱出盾尾3~4环出现上浮。主要从管片受力、承压水、建筑空隙及同步注浆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关控制技术措施。经过分析,盾构在刚进入河流下坡段的理论建筑空隙为管片上浮提供了自由空间;盾构在下穿河流的过程中覆土的突然减小、受到向上的合力、为管片上浮提供了动力;同步浆液及注浆的形式造成管片的不稳定性。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对管片上浮进行控制,保证了后续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6,(13):120-124
介绍郑州市郑东新区综合交通枢纽区地下道路工程上跨既有地铁1号线盾构区间隧道的施工方案,为降低明挖隧道施工的减载效应对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的影响,采用"三轴搅拌桩加固土体+抽条法施工"的综合施工技术,保证盾构隧道结构的稳定及地铁运营列车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陈瑜 《价值工程》2011,30(32):95-96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压力对行车的安全性、隧道耐久性及投资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围岩概念以及形成机理的了解,分析了构造应力场、自重应力场,提出了围岩压力的确定方法。为高速公路隧道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刘朝锋 《价值工程》2010,29(6):170-170
针对盾构法施工隧道管片拼装风险,提出相应的监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黎逢先 《价值工程》2014,(7):111-112
由于海底隧道要承受很大的外力,因此在隧道设计的时候不仅要对其排限等份额方面进行全面的整理和修补,还应当关注隧道建立过程中的经济实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地铁施工盾构机进、出站时的预防涌水涌砂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雷峰 《价值工程》2011,30(12):142-143
城市地铁盾构法施工隧道,盾构机进、出站时常发生涌水涌砂现象,结合北京地铁和天津地铁工程实例,根据盾构工作井的围护结构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通过方案比选,合理地选用预防措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中低水头有压隧洞衬砌计算过程中涉及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地铁盾构隧道洞门环是盾构机始发和接收的主要载体,需要精确地测定洞门环中心的三维坐标,为相关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在工程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洞门环水平放置安装有管水准气泡的水准尺,采用全站仪采集其中心坐标,并利用其和洞门环的空间几何关系间接求出洞门环中心空间三维坐标。论文以青岛地铁4号线九静区间盾构始发井洞门环中心测量为例,介绍了采用全站仪实测三维坐标进行洞门环中心拟合的方法,并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可为类似工程的测量提供有益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