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以浙江省为考察对象,选取1984年-2012年的数据,利用ADF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浙江省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及因果关系,说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浙江省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和深入,外商直接投资对辽宁经济的影响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文章采用虚拟变量刻画结构变化,从总需求角度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辽宁经济的增长,而且2002年之后外商直接投资的效应有明显的增长,但同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还比较低。  相似文献   

3.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和深入,外商直接投资对辽宁经济的影响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文章采用虚拟变量刻画结构变化,从总需求角度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辽宁经济的增长,而且2002年之后外商直接投资的效应有明显的增长,但同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还比较低.  相似文献   

4.
外商直接投资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计量模型考察了影响湖北省引入外商直接投资(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国内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对湖北省的经济增长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FDI主要通过短期需求拉动和长期均衡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由于湖北省经济近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使得长期需求拉动的作用比较明显,FDI的外溢效应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河南省通过一系列的招商引资活动,不断扩大FDI规模,GDP稳定增长,连续位居全国第五.2017年,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河南省对外经贸活动的重中之重,涉及投资、贸易、金融等多个领域.面对这一新形势,本文主要从外商直接投资这一角度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立足于河南省自身优势,为河南省近一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外商直接投资、传导机制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理论基础上,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传导机制,并根据总量生产函数采用Panel Data模型,利用中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84—2002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1991-2014年的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年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对投入资本进行分解,综合考虑交通设施投资投入、其他基础设施资本投入以及非基础设施资本投入.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在短期内对经济的影响不大,但是长期看来,交通设施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通过回归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变动与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和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深入剖析其内在机制,得出外商直接投资资本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变量,与中国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郭利 《价值工程》2011,30(25):13-14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本文以1983~2007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函数的方法,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劳动力结构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正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据统计,从1980年到1999年底,我国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4万多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078.33亿美元,连续多年成为发展中国家第一 位和世界第二位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1999年7月,卡尼管理顾问公司对全球1000家大公司进行“外国直接投资信心指数”的调查报告表明,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个最受欢迎的投资地区和最具有吸引力的新兴市场。由此可见,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经验,推动了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就业问题。一句话,它已与我国国民经济发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刘鹏 《物流技术》2012,(13):218-220
从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出发,研究物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以及经济增长对区域物流的拉动作用建立VAR模型对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验证了两者的互动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和协整关系检验,研究了1984-2002年山东省经济增长与外国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的经济增长与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之间既不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也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VAR模型的港口与临港城市经济增长协整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蕾  马龙飞  庄亚明 《物流科技》2009,32(10):83-88
运用Jon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选取连云港港1988-2007年货物吞吐量和第一、二、三产业的GDP数据为样本,从第一、二、三产业分别考察连云港港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连云港市第一、二、三产业增长与港口货物吞吐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在短期内,第一产业增长和第二产业增长与所对应的港口货物吞吐量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第三产业港口货物吞吐量是第三产业增长的Granger原因,反之这种关系不成立。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财政分权、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也体现在财政分权的政府效率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平衡。认为东部经济正在结构调整,分权需要深化;中部经济需要调整,分权需要继续推进;西部则需要改变政府效率,提高财政支出水平,改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5.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对外经济活动中,东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美国都是中国的重要伙伴。文章把新加坡和泰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代表与高度发达的美国相对应,采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中国对这些国家的贸易与其在华直接投资两者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这种关系在两类不同国家间存在较大差异,长期以来,美商在华直接投资与我国对美出口之间具有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另外两个国家则只具有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吴启  谢嗣胜 《价值工程》2010,29(2):123-125
以江苏省1990~2007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国内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效应进行估计,并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国内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根据这一结论进一步探讨江苏省合理安排投资,促进就业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经济运行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薇  林俊国 《价值工程》2005,24(10):21-23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从宏观经济理论可知,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消费,投资和出口。本文从这三个因素入手,通过Granger-causality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以福建省的数据为例,对区域经济的运行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出口是拉动福建经济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并对今后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简单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彭凯 《价值工程》2004,23(9):26-28
本文运用现代经济计量技术对山东省对外贸易的现状进行研究,说明开展对外贸易对山东经济各层面的促进作用,并对“十五”期间对外贸易规模进行预测,旨在为发展山东对外贸易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倩  刘元庆 《价值工程》2010,29(28):84-85
对外直接投资是为海外的子公司供应生产要素,因此能帮助投资国避开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本文首先对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介绍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