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针对经济落后地区城镇园林绿地建设工作的特点和难点,提出从规划入手,围绕山边、水边、路边绿地建设,遵循节地、节水、节材、节能等节约理念,走节约型园林绿地建设发展思路,探索生态园林绿地规划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经济落后地区城镇园林绿地建设工作的特点和难点,提出从规划入手,围绕山边、水边、路边绿地建设,遵循节地、节水、节材、节能等节约理念,走节约型园林绿地建设发展思路,探索生态园林绿地规划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6,(1):40-41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节约型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园林绿化建设也并不例外。园林作为我国城市中的公共设施,主要为了美化环境。由于我国能源储备量逐渐降低,建设节约型绿化园林已经变成城市发展的共同理念。在这样状态下,城市园林为人们提供了亲近大自然、放松心情的主要场地。对于园林的建设而言,需要依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降低资源的耗损,建设节约型绿化园林。  相似文献   

4.
关于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在国内外,城市园林的数量和质量即可以体现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园林建设水平和艺术水平,同时也是展示当地社会生活和精神岁月的橱窗。近年来,由于观念上和认识上的偏差,在园林建设中追求标新立异、豪华铺张之风十分盛行。因此提出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口号,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制约节约型园林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提出节约型园林具体实施思路与对策,以求得更好的环境效果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企业技术开发》2015,(12):149-150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化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是否合理,将对园林建设的效果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文章主要对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理论、特点及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期为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并把它上升为一项国策,体现了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客观要求。由于我国生存和发展资源的相对短缺,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但在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领域.浪费资源的现象还随处可见。提出节约型社会.建设节约型城市,节水、节电、节能、节材、节地是国情所致,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7.
城市建设是近年来国家建设的重点项目,其中建设绿色节约型城市是城市建设的高级目标。城市建设的标准是建设成适合市民居住、旅游度假以及工作办公均适合的地点。现阶段,各大城市都将城市建设的目光投放在节约型绿色城市园林的建设上,这不但有利于加快城市绿化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握发展的主导方向,向新型绿色园林城市迈进,还可以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类型以及地形形式、土壤因素等,制定出最适合当地的绿色建设模型和改造方案,使得城市建造与自然因素融为一体,满足自然界生物的生存需求,在不破坏生物栖息地和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建设有利于人类自身生存的绿色好园林,环保与科学并存。据此,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在了解、熟悉呼伦贝尔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隋况等自然情况后,提出自己对该地区建设绿色节约型城市园林的建议和想法,以便可以为呼伦贝尔地区的城市园林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吴楠楠 《民营科技》2011,(8):287-287
在节约型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探讨实施城市节约型园林的措施和方法势在必行,设计环节是构建节约型园林的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重要环节,是整个园林工程风格、造价的决定性因素。在此重点围绕园林设计要素,探析节约型园林的可行性实施方法,倡导免维护园林的设计理念,希望能对广大园林工作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新闻资讯     
政策>>>国务院发布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通知近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把节能、节水、节材、地节、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点,并要求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赵小玲 《价值工程》2012,31(14):63-64
随着园林行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园林行业所用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石材是园林铺装中最传统的材料之一,在园林的功能性和艺术性表现上都有着出色的表现。文章介绍了石材园林铺装的方法、种类、规范要点及注意事项,并分析了在新材料层出不穷的前提下,石材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及提出背景;对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理论模式进行了辨析;探讨了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念,即整体协调发展理念、综合要素统筹理念、有限目标理念、城市开敞空间管制理念、科学指标体系理念;指出生态园林城市实现生态化的主导途径为城市结构生态化和城市功能生态化;提倡在继承、发展和保护的基础上规划生态园林城市的主体--生态园林绿地系统.  相似文献   

13.
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是推动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论文分析了节能服务产业存在的问题,展望产业发展前景,对产业的发展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孙秀英 《价值工程》2010,29(16):90-90
中国古典园林曾盛行一时,即使在艺术风格趋向多元化的今天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既然如此,我们就更应该从园林的产生及其发展的整个过程来探究中国现代园林艺术应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5.
曹春红  O  hun-hong 《价值工程》2014,(4):262-263
高职园林测量的教学特点是实践性强,与生产实践结合是园林测量教学的必然之路;城市建设经过规划建设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人们正常生活。针对目前两个领域几乎零交集的现状,文章通过分析衡水城市建设与高职园林测量的关系,对衡水城市建设的调查研究和高职园林测量的深度剖析,提出了打破两个领域的界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试述园林树木养护的措施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远强 《价值工程》2010,29(15):188-188
随着环境建设的备受重视,各地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好的园林建设已能将人与大自然很好地协调,将历史文化内涵再现出来,对园林设计的各项要求把握得恰到好处,体现出设计者的聪明才智及社会责任感。但是园林树木栽植后,需要良好的养护管理才能保证树木成活和健康地成长发育,达到绿化规划设计的效果。本文从一年养护管理工作的划分、浇水、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中耕除草、防寒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现代生态园林景观建设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玮 《价值工程》2010,29(36):97-97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它是一个有机综合自然整体。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文章就针对生态园林的建设作用和景观设计等作一下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8.
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中国特色建筑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目前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如何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中国特色建筑节能,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科学评价建筑节能是建筑节能工作的基本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采用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加强科学的运行管理和使用者绿色行为模式.决不能简单复制发达国家的技术.要把有限的研究经费、人力资源和投资用于最适合我国的技术和产品,走自己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郭帅 《价值工程》2014,(34):117-1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道路园林绿化工程不仅可以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环境,它还是反映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城市建设者必须高度重视道路园林化工程的施工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绿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新时代生态和谐发展理念的不断推进,城市绿化融合生态学与园林艺术性。论文以城市绿化生态学与园林艺术的关联性作为切入点,提出构建融合生态学和园林艺术的城市绿化环境,以此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绿化,实现生态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