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白贵玉  徐鹏 《财会月刊》2019,(11):123-128
首先,从主体特质观、工作特征观、创新资源观界定知识型员工的概念;然后,从微观层面(知识型员工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需求特征、工作经验或个体技能、企业家领导风格、教育程度、价值观等)、中观层面(企业规模、企业文化、企业性质等)和宏观层面(社会经济水平、地域文化)梳理影响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体系设计的因素;最后,从个体层面(知识共享、员工满意度、创新行为、工作绩效)和组织层面(经营绩效、组织创新)分析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的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现有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相关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与通常的体育营销牌不同的是,美的世界杯角逐的“华山之剑”在“心思”,即与消费者共同为世界杯出点子的互动营销。  相似文献   

3.
赵昆 《活力》2012,(12):177-177
一、高校体育课教师在太极拳教学中的误区 1.教学内容停留于形式,忽略了对其文化内涵的传播。太极拳之所以成为高校公共体育必修课,正是以其具有健身性与深邃的文化性于一体的体现。然而,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增多.太极拳作为公共体育课教学课时少以及体育教师对太极拳的深层次文化内涵把握不够,导致高校太极拳教学内容仅局限在技术内容传播,而忽视了太极拳文化内涵传播。  相似文献   

4.
刘荣花 《价值工程》2012,(27):250-251
具有浓郁中国传统体育色彩的太极拳,对大学生的健身、修身养性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具有独特的价值。论文探讨了太极拳的文化渊源、运动特点与价值进而提出在当代高校大学生中传播推广的问题及解决建议,促进太极拳在大学生中开展,并提倡大学生担当起传承与发扬太极拳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传统美学的审美角度,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归纳、演绎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太极拳的关学特征。其具有身法之美、姿态之美、意境之美、和谐之关、神韵之美、虚实之关、劲力之美等。通过研究揭示了传统审美方式形成和发展的个性特征,可以促进太极拳传统美学的发展,弘扬太极拳的文化优势,加强太极拳的交流,从而更好的发扬太极拳。  相似文献   

6.
赖世春 《乡镇论坛》2014,(33):16-17
多年来,她从事太极拳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曾先后应邀到印尼、德国、新加坡及我国的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开展太极拳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活动,并获得省级和省级以上武术太极拳赛多项冠军。2006年,她创办的太极拳辅导中心,以其独到的运营方式和发展理念,引领了当地以太极拳为主要项目的全民健身热潮,成为当地文化活动中的亮点,其事迹也被国内和国外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并成为《武魂》杂志2007年第10期的封面人物。  相似文献   

7.
王春英 《价值工程》2011,30(24):294-295
媒体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提高公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媒体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实际上是对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是对体育文化多元化的有力补充。但媒体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由于媒体性质和追求经济利益等因素将会导致公众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认识、分析、评价能力的下降与偏颇、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heritage)是源自特定社区并以传统为根基的集体创作,包括所有形式的传统的和民间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民间受到了百姓的重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逐渐生疏,如何通过教育手段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要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专业学生普修24式简化太极拳兴趣的调查,指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积极探讨太极拳文化价值、突出攻防意义等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集养生与健身、习武与竞技为一体,老少皆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数百年来,太极拳代代相传,不断发展壮大,已发展成为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的太极文化,逐步遍及中国大地并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国.在国际、国内举办的各级、各类武术大赛上,太极拳都被列为重要的比赛项目.焦作市作为太极拳的发祥地,随着近几年太极拳年会的成功举办,太极拳已不单纯是拳术和健身方法,已成为焦作市历史、文化、体育、旅游以及精神领域的一笔宝贵财富.弘扬太极文化,有效地促进了该市经济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申海  马明  李琳 《价值工程》2013,(14):4-6
针对西安历史文化遗产旅游游客感知度不高、满意度与期望值相差较大、旅游产品层次性不强、配套及服务设施急需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在大量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安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在深层次开发上应该遵循的基本策略和发展思路,为西安历史文化遗产旅游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巩珊珊 《价值工程》2011,30(31):286-287
一种文化的生命力体现在其传承上,传承是对保护的一种积极补充,没有传承的保护只能是消极的,被动的保护。陕西文化过去一直依存于自给自足性的自然经济,而当前所面对的是追求工业化,都市化的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我们必须改变社会,加强文化产业建设、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市场拓展,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张宽 《价值工程》2014,(15):156-157
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南北文化交汇的典型代表,承载着鲁南文化、运河文化、大战文化三大文化遗产,也是创造台儿庄古城个性的一种象征形体。但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出现了一定的保护误区。文章首先分析了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的三条原则:科学保护、真实完整,民生为本、活态生活,面向实施、有序更新。通过结合国内外其他地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成功保护实践,对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陈彦艳 《价值工程》2014,(14):179-180
北海市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孕育出了其独特的文化,海上丝绸之路、骑楼建筑是东西方经贸往来,文化交融的见证,汉代墓葬出土文物、南珠文化、疍家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长河中的星星。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历史悠久的历史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了更多元的方式。许多国家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建立数字博物馆,以及利用自媒体的力量,为历史文物有多的保护与宣传提供新的方式和选择。如何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来保护文化遗产是当下北海市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翟少红 《价值工程》2012,31(19):193-194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分析阐述了武术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开发意义,对华山派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优势和机遇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分析总结得出华山派武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开发前景和策略,旨在开创华山旅游产业新领域,为陕西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李静 《价值工程》2013,(2):287-288
探寻辽宁城市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形式和途径,不仅可以解决工业遗产自身的保护与再利用问题,更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厚重的文化历史积淀,重新探讨新时代城市特色文化的定位,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新貌。  相似文献   

17.
谢蓓 《价值工程》2010,29(31):322-323
地名是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它记录了自然和社会历史,是历史的百科全书,它对语言、历史、地理、民俗学等的研究都有着很大的价值。它是共同约定的语言符号,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文献,是社会历史文化信息的承载体,人们选择了某些地名,也意味着同时选择了它所代表的某种意识和观念。  相似文献   

18.
李颖  杜洋 《价值工程》2011,30(30):68-69
宁镇扬三地同处于长江三角洲,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经济发展均较为平稳迅速。宁镇扬板块已经初步形成一个区域整体,但其整合过程尚未完成,而其文化产业的构建需要以大力发展文化产品为基础,使得文化产业的价值体现在产品上,落实于产品处。三地联手打造系列文化产品,推进旅游营销,将是强化版块建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广州工业遗产保护方略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州在中国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梳理广州工业遗产的固有脉络,找出现阶段研究的要义和难点,坚定传承历史文化的立场、实施保护利用双赢的方略,对维护城市的个性特色,提升城市的价值品位,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