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耿树海G  NGShu-h  i  王晓曦W  NGXi  o-xi 《价值工程》2014,(4):23-24
本文在分析"农超对接"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河北省农超对接中的不足,并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下一步农超对接发展的方向,以及未来"农超对接"健康发展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焦梦芹 《商品储运与养护》2013,(10):130-131,126
“农超对接”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目前“农超对接”发展迅速,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文中就湖北农超对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康君  朱军伟 《物流科技》2013,(11):90-91
通过对沃尔玛超市的“农超对接”模式进行具体研究,分析其在实施过程中的优越性,启示我们在“农超对接”发展过程要注意选择和培育好实施主体,对农业合作社进行全方位支持,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更好地促进农民、超市和消费者的三方效益共赢.  相似文献   

4.
“农超对接”现象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超  李曙光 《物流技术》2010,29(9):28-30
“农超对接”是减少流通成本、促进农产品流通业发展,惠及农户、零售业和消费者三方的一项“多赢”的流通模式.对“农超对接”进行了解读,探讨了“农超对接”的模式,并对各利益主体进行了初步分析,力图展示“农超对接”现象的全貌。  相似文献   

5.
"农超对接"实现农产品与超市直接对接,减少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实现了农户、消费者、超市三方共赢。而物流发展的滞后降低了农超对接所带来的优势。结合农超对接中的物流发展现状,对不同运作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预测农超对接物流运作未来发展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超对接"现象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超对接"是减少流通成本、促进农产品流通业发展,惠及农户、零售业和消费者三方的一项"多赢"的流通模式,对"农超对接"进行了解读,探讨了"农超对接"的模式,并对各利益主体进行了初步分析,力图展示"农超对接"现象的全貌.  相似文献   

7.
《企业经济》2017,(12):141-147
基于江西202个生鲜农产品合作社数据,分析合作社"农超对接"流通效率以及合作社社员素质对"农超对接"流通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社员素质对合作社"农超对接"流通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高参与度合作社中,核心社员管理水平对"农超对接"流通效率具有积极影响;核心社员的生产技能水平对"农超对接"流通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政府应提高对社员生产技能的培训频率和深度;高参与程度合作社应当对核心社员加强管理技能集训;低参与程度合作社应加强核心社员技能培训,提高合作社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8.
周晓娟  杨蕾 《物流技术》2012,(13):372-374
"农超对接"目前面临的难题之一是农产品物流信息不通畅,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推动河北省"农超对接"、促进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分析了河北省"农超对接",中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河北省"农超对接"中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阐述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河北省"农超对接"中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构建的总体思路为"服务-集成-对接",总体框架由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管理公共平台组成。  相似文献   

9.
从现行的"农超对接"运作方式入手,认为传统农超对接存在运力浪费严重、规模经济问题突出、信息化和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进而提出发展以物流企业为主导的"农超对接"运行方式,并阐释其操作业务和强大优势。  相似文献   

10.
沈敏 《价值工程》2011,30(14):20-21
2008年商务部、农业部下发《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农超对接"试点工作全面铺开,中国农产品流通也步入了一个新阶段。随后,有关"农超对接"的各种政策、法规相继颁布。本文通过对"农超对接"的主要政策进行评估,认为"农超对接"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中在探讨实践中三种基本的农超对接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西省农超对接的现状,发现在农超对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江西省农超对接发展的对策。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开始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郑州市农业合作社和大型超市的实地调研,分析我国农超对接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总结了“农超对接”实施的3种典型模式,即“超市+农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超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和“超市+农户”模式;从流通方式、流通绩效等方面,比较分析了农超对接与传统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13.
基于浙江省2008年至2018年县域面板数据,以淘宝村镇为例,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下的倍差法,实证检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县域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回归结果发现:总体上,淘宝村镇的发展并没有提高县域农民的收入,但是两者之间存在“U”型关系。只有当淘宝村镇数量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时,淘宝村镇才会对县域农民收入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受集群效应、互联网资本和金融发展等因素的制约,农村电商的增收效应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县域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发达县,淘宝村镇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但是在欠发达县,淘宝村镇反而会抑制农民收入增长。各地面对“电商热”应结合当地发展情况,积极破解农村电子商务增收的各种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4.
滕岩  白丁 《价值工程》2012,31(7):91-92
"农超对接"中,农户产能不足往往成为超市与其合作的很大障碍,然而,面对不确定的市场需求,保持较高的生产能力对于农户来说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确定一个合适的生产能力,成为"农超对接"双方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供应链管理角度来研究"农超对接"协调问题,基于Mark R等人的产能模型,通过进行相关修改,得到超市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剩余产能补贴来激励农户保持一个较高的产能,从而实现供应链利润的改善达到"农超对接"的协调。  相似文献   

15.
农超对接是推进鲜活农产品快速、健康进驻超市的一种的现代流通模式,即超市+基地,保证了农产品以最低的价格、最好的质量提供给消费者。这种新的流通模式离不开现代物流发展的支撑,需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流的整合,需要运输、仓储、包装等合理规划,同时考虑农民、各级供销社、超市等多方的供货及物流合同的执行。在对农超对接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物流成本核算和物流运营两方面改进的具体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龙头企业+农户"合作模式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采用率最高的经营模式之一,文中采用了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农户与龙头企业合作及不合作的关系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发现农户与龙头企业合约不履行情况时有发生,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7.
王瑞妮 《价值工程》2011,30(31):254-255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征用了农民大量的土地,由于政府在征地过程中的强势地位,使其在征地过程中与农民进行博弈时,对农民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极大侵害。分析政府与失地农民在征地时的利益博弈过程,将为我们促进农民合法权益的维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