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11月18日,是现代管理学创始人彼得.德鲁克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德鲁克的著作的奇妙之处在于其常读常新。尽管组织外部环境和竞争态势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德鲁克对于组织和竞争的理论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总是显示出其惊人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我们选登德鲁克《我们的使命是什么?》一文以及吉姆.柯林斯的回应文章,意在让企业领导人对自已的企业做一次最基本的检测。一个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的企业,必定是一个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企业,而在当今竞争环境迅速变化的时候,“那些只知道跟随潮流的人一定会随着潮流的衰落一起衰落”。明确的使命既能让企业知道什么是不变的,以及在环境发生改变时为了实现不变的使命如何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正如吉姆.柯林斯所说的,组织的使命就是“一套指导性的哲学思想,一座能够在动荡的暗夜中为他们指明方向的山巅灯塔”。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商业评论》2010,(12):116-119
在解密了“基业长青”的成功密码后,吉姆.柯林斯为那些希望打造永续基业的公司指出“从优秀到卓越”的成长路径。而这一次,吉姆.柯林斯则将目光聚焦到那些造成公司衰落悲剧的原因上。  相似文献   

3.
《商》2015,(46)
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生存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外部竞争环境的改变对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模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传统的组织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弊端逐渐暴露,表现出更多的对环境的不适应性。对于这些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许多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大公司都逐渐在竞争的涌流中败下阵来。那么现存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时代潮流中一直保持其竞争优势就必须研究企业应该如何更好地适应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的变化,而以彼得·圣吉为代表的西方管理学者正是在这样一种企业发展趋势下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这一理念更能适应现代竞争环境变化给企业提出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4.
企业使命是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重要研究领域,理论界给予了广泛关注.简要介绍企业使命的内涵,系统回顾我国学者对于企业使命陈述、使命管理以及有关企业使命实证分析的研究,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葛海蛟  张日新 《财贸研究》2005,16(6):110-111
银行市场属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设施,但自身较为脆弱,其外部性和信息非对称性较为严重,而一个充斥着非规范竞争行为的银行市场是难以承担其应有使命的.因此,规范银行市场的竞争行为有着特别的意义.随着我国银行市场对外以及对内的进一步开放,我们可以预料到未来银行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本文试图运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对当前我国银行市场的非规范竞争行为进行分析,提供一些合乎逻辑的解释,并对相应的政策取向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吉姆.柯林斯在研究基业长青型公司时,慨叹常有报时人,难觅造钟者。他用"报时"和"造钟"来描绘一时风光和基业长青两种类型公司的特点。在他看来,抓住一两次某类产品生命周期曲线获得商业成功仅是报对时间,如若你想永远掐准时机,那倒不如制造一个犹如瑞士手表般耦合精密的公司组织,让这一组织变成滴答作响的时钟,昭示商业世界日夜更替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商业评论》2006,(10):111-111
2006年11月,是现代管理学奠基人彼得·德鲁克先生离开我们一周年的日子。这位曾经影响了比尔。盖茨、杰克.韦尔奇、吉姆·柯林斯、张瑞敏等诸多知名管理大师与成功企业家的思想领袖,以其管理理论的原创性、前瞻性与实践性,而被管理学界、工商界公认为“现代管理学之父”,是“有史以来对管理理论贡献最多的大师”。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使命是什么?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非常简单,但它是任何一个伟大的组织都无法回避的,当组织在思考“延续还是改变某个决策”这一问题时,它首先必须弄清楚自己的使命。所有真正伟大的组织都必须学会“在激发变革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核心使命”。一方面,它必须谨守一定的核心价值观,即历久不变的核心使命;另一方面,它要激发变革,即学会改变、改进、创新,甚至是彻底更新。对于那些伟大的组织来说,虽然组织的运营情况、组织文化、战略战术、流程结构等都在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9.
杰弗里·摩尔的经典著作《跨越鸿沟》,曾和汤姆·彼得斯《追求卓越》、吉姆·柯林斯《基业长青》、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并列,入选《福布斯》推出的"最具影响力的20本商业书籍"。但杰弗里·摩尔本人却不为中国人熟知。这位硅谷策略大师咨询费用据说是彼得·德鲁克"身价"的两倍,高达15000美元/天,但他的成名作《跨越鸿沟》及其后的《龙卷风暴》、《猩猩游戏》等,一直未有简体中文版出现。  相似文献   

10.
汽车企业中有一种现象一直让人反感。凭着一个好产品(更多的就是“拿人家”的),赶上一个好机会,短时间内赚了个钵满盆满,然后就洋洋自得,不知道自己姓什么。我把这种现象叫做“暴发户现象”。在这现象的背后,我们看到汽车行业的竞争总是围绕着争排名、争销量、争效益来展开,而很少有人从战略层面关注企业的明天以及中国汽车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黎虹 《北方经贸》2000,(4):37-39
一、竞争战略对中小企业的价值 竞争战略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实施竞争战略实质上就是企业为寻求发展,对未来谋划,并采取行动,寻求、维持、创造竞争优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黄彬 《中国会展》2012,(3):50-51
会展竞争情报是一种特殊的“竞争情报”,具有定向性、谋略性、对抗性、前瞻性、增值性和隐秘性等六大特点。会展业竞争情报是有关自己、竞争对手、竞争环境以及由此引出的相应竞争策略的情报研究,是会展企业为获得和(或)维持竞争优势而采取决策行动所必需掌握的信息。竞争情报的组成包括三要素:本企业和竞争对手、竞争环境(包括政策、市场、...  相似文献   

13.
必读     
《商界》2011,(1):148-149
1.【美】吉姆·柯林斯:《再造卓越》,中信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定价:39.00元。 它说:十多年前,吉姆·柯林斯写出了两本世界级的畅销书,按照先后,一本是《基业长青》,一本是《从优秀到卓越》。十多年后,吉姆.柯林斯再次发力。当他看到《财富》500强中的贝尔斯登从神坛掉下;雷曼兄弟公司历经158年辉煌之后,陷入了破产的绝境;房利美和房地美危机缠身,最后只得被政府接管;美林公司荣耀不再,最后也难逃被收购的厄运……吉姆·柯林斯决定去寻找答案,如他所言,强者为什么不能恒强?一些昔日的行业帝国为何基业难以长青?人们从中能够得到怎样的启示?后人又该汲取什么样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4.
张国君  连立成 《商业研究》2003,(16):177-178
互联网正以其蓬勃的发展速度席卷全球 ,它的虚拟商业行为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以及世界经济与社会秩序 ,它也在极短的时间里造就了一批网络新贵。中国加入WTO以后 ,我国的企业面临新的市场竞争规则的挑战 ,要及时赶上潮流 ,运用电子商务这一竞争新利器作为一种企业能力 ,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在职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营销人要找到理想的企业并脱颖而出,需要不断提升自己,读MBA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么,什么时候读、该读什么,这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两个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供应商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竞争环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个性化增加,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产品寿命周期缩短和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新的竞争环境中,企业要赢得竞争优势,提升自己在行业的位置,就需要引入供应链。而供应商作为供应链系统的重要环节,不仅是企业组织生产的先决条件,而且是降低成本,获  相似文献   

17.
企业使命有什么用?企业的使命和战略有怎样的关系?没有明确企业的使命,企业将会有怎样的命运?请看这样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8.
龚士林 《商业时代》2004,(23):4-4,50
企业要在动态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必须主动地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外部环境。连接企业与外部环境的是企业的战略计划,企业的战略计划首先要确定企业的使命。企业使命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企业使命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一些企业而言,在冬天增长是困难的,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能否生存、能否熬过冬天都是一个大问题,遑论增长。然而,对于另外一些企业而言,冬天更多是意味着机会。不管在什么行业,什么时代,总有企业做的比同行要好,即使在百年一遇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下。所以,关键的不是处于什么样的环境,而是企业自身能否找到自己的价值增长模式,能否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当今企业间的竞争,是商业模式的竞争",科技型企业在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新。这个新栏目就是要与企业家和专家一起共同探讨企业的新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