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形势下城市规划思路的探索──参与修订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几点体会张敬淦自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原则批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并作了重要批复以来,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北京的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首都建设的发...  相似文献   

2.
修订《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是一件关系到首都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和城市建设发展的大事,具有跨世纪的重要意义.1991年1月8日,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会议在国务委员、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主任陈希同主持下,审议并原则同意了市规划院《关于修订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若干问题的请示》,并作出决定:要在今明两年内完成总体规划的修订和上报送审工作.北京市  相似文献   

3.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全面实施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绿化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贯彻绿色奥运理念,建设生态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维护城市分散集团式布局的根本保证。为加快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绿化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4.
开展城市科学研究促进北京城市发展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宣祥鎏1980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首都建设方针的重要指示和198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的发布,使北京的城市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党中央《关于城市经济体...  相似文献   

5.
一、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 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是国家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也是著名的古都和国际交往的中心。 跨入21世纪的北京会发展成什么样的城市呢?这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在最近编制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6.
1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此前《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也已经过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审议通过,并上报国务院得到了肯定和支持。《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和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北京将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把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在四个方面: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首次提出了要将北京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城市”,即建成世界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最近国务院和市政府又提出了要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在城…  相似文献   

7.
《北京房地产》2006,(7):I0012-I0014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园林局,解放军总后勤部营房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进一步维护城市园林绿化市场秩序,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市场监督管理,我部修订了《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我部1995年7月印发的《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同时作废。  相似文献   

8.
《东南置业》2011,(5):50-55
1 厦门政策、城市动态 一、城市动态《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力争今年上半年实施修订后的《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有望于今年上半年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  相似文献   

9.
2月内存     
1月20日新规划原则通过宜居城市将定位未来北京继去年年底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草案)之后,1月12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得原则通过。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陈刚称,新规划主要考虑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三方面问题。城市性质:北京要建“宜居城市”。该规划将北京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同时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1月21日北京土地计划正制定土地供应不足激活隐性市场北…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书记处已经明确指出,北京不是经济中心,但不等于不要发展经济。中央书记处在关于北京建设方针的四项指示和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重要批复中都强调:北京要“做到经济不断繁荣”。问题是怎样把北京的经济发展转移到适合首都特点的轨道上来,并根据这一目标来调整现存的经济结构。一、发展保证发挥首都功能所需要的经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发展北京经济首先要考虑到如何保证充分发挥首都  相似文献   

11.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决定今、明两年修订《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十四条指出:"编制城市规划应当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环境意识,树立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的思想,在各专项规划中认真考虑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编制出切实可行的专项规划,为修订总体规划创造良好条件.笔者有幸参与北京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发现不少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现提出一些粗浅看法,希望引起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关于北京城市的性质,北京市委和市政府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只提了一个中心,即政治中心。1983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中,对北京的城市性质作了新的规定,指出:“北京是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必须服从和充分体现这一城市性质的要求。要为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全国工作和开展国际交往,为全市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日益良好的条  相似文献   

13.
腾飞的大兴     
大兴,作为首都城市发展新区,在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连接一轴、横跨两带、关联多中心”。在环渤海经济圈及滨海新区国家重大开发战略中,大兴将成为承接区域经济中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的重要节点。独有的地缘优势,使它成为北京面向华北地区辐射的前沿和发展腹地。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这是全市人民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标志北京的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总体规划确定了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方针,是指导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总依据。党中央、国务院所作的重要批复和成立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的决定,又在方针、政策、资金、组织领导等方面,为实施总体规划提供了可靠保证。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批复和《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为我们指明了北京城市建设的奋斗方向。当前摆在我们  相似文献   

15.
简析京畿城市体系——它的结构、布局及其内部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作为首都,要在2000年达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中提出的各项要求,无论是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还是社会资源、社会环境,在北京市范围内都难以提供充分的条件。开放北京,打破行政疆界,与周围地区建立广泛的社会经济联系,求得该地区对首都各项功能的辅助和补充是首都建设的必然要求。对这一论点,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已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建立一个合理的京畿城市体系就是该问题的核心。所谓京畿城市体系是指以北京、天津、保定、廊坊、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八市为主包括各市、区所在地区的建置镇在内的城市系统总体。该城市体系的合理性如何?即它的规模  相似文献   

16.
密云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14个卫星城之一。研究密云卫星城的规划和建设问题,首要的是对密云卫星城的功能进行科学定位。这就要求正确把握北京地区城市化的进程和趋势,从首都城市体系全局的角度,认识密云卫星城的特殊地位和发展前景。一、北京地区城市化的进...  相似文献   

17.
潘璠 《数据》2005,(2):34-34
2004年,北京人经历了一件大事--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新修订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按照《方案》的设想,北京市在2020年的常住人口总规模应该是1800万人。但是,2004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即户籍人口加上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户籍人口)已经达到1492.7万人,10年间年均递增2.87%。照此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是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14个卫星城之一,位于首都西南20公里。1992年11月3日首都规划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批复《良乡卫星城总体规划方案》,1993年良乡卫星城投入建设,6年来良乡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城市格局基本形成。良乡已经成为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改革开放的窗口。1998年5月,北京市委书记、市长贾庆林在视察良乡卫星城时,做出了要把良乡建成“首都卫星城的精品”的指示,以此为标志,我区确立了“建设精品卫星城”的奋斗目标。1998年11月18日,房山区实现“…  相似文献   

19.
近日,由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和上海市绿化管理局最新修订的《上海市居住区绿化调整实施办法》将正式实施。新修订版增加了对小区树林修剪、古树名木的有关规定.简化了办事程序,将更多的审批权下放至各区县,让市民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解决小区绿化问题。今后小区树木进行修剪,只要业主委员会讨论同意,即可委托绿化养护单位按照有关技术规程进行修剪。  相似文献   

20.
北京正阳门瓮城复建规划方案研究□孙洪铭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有一幅比例尺为1∶25000的《北京市总体规划图》,这是一幅指导北京市区城市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跨世纪宏伟蓝图。展开这幅图,人们可清楚地看到图的中央部位、天安门广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