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计风险再定义及模型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的审计风险定义外延太窄,没有揭示审计风险的实质;审计风险模型考虑的要素不够全面.本文给出了审计风险新的定义,并提出了如下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营业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报告风险)×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2.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下的审计风险模型运用有利于审计成本控制、审计计划编制、审计资源分配和审计风险控制,但其中难免存在一定缺陷。通过梳理审计风险模型发展历史与相关文献,发现审计人员存在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重视不足、程序执行不到位的问题;通过剖析现行审计风险模型在控制风险架构、审计要素完整性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优化控制风险评估、补充评估风险、增加会计师事务所固有风险和质量控制风险要素的重构对策,以及重构后的审计风险模型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国际审计与保证准则委员会(IAASB)为了提高审计质量,发布了一系列新准则,其中ISA200准则对审计风险模型进行了重大改动。本文主要通过对国际审计风险模型的演变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审计风险模型的重构提出了一些断想。  相似文献   

4.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风险模型1.账项基础审计阶段的审计风险模型。此阶段属于审计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经营规模较小,企业的经营活动相对简单,审计风险也相对较小。该阶段的风险表述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检查风险(1)。此时对审计风险的控制主要采用详细审计或大样本抽样审计。由于审计责任对象是审计客户,审计风险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
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理事会(IAASB)修订了审计风险模型,修订后的风险模型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由原来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三项,变更为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两项。本文从模型的发展、修正原因、模型作用等方面对新模型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其对我国审计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解读我国民间审计风险模型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琴 《审计月刊》2007,(1):40-41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该审计准则体系全面贯彻了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原则,突出表现在审计风险模型的变化上。新模型以审计风险二要素取代了原来的三要素,对此理论和实务界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重大错报风险还是由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两部分构成,其实是“换汤不换药”,另外一种看法是新模型虽在结构上较原来简化但审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都有很大的扩展,充分强调经营风险的评估的重要性,有了本质上的变化。笔者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失偏颇。但新模型的提出对实务工作的指导意义是不能否认的,为了能够对广大审计人理解新模型有所帮助,对此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宋小明 《审计月刊》2007,(11):16-18
本文在分析影响审计风险的各种现实因素和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审计风险模型的扩展问题。文中认为,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理事会在审计风险考虑中引入"重大错报风险",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其缺乏对风险实现的考虑,仍有较大局限。基于风险实现考虑,应将审计风险模型扩展为"总体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侦知风险 意见表达风险)×审计环境风险"。其中审计环境风险乃是现代审计现实风险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审计风险模型的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检查风险影响因素分层的具体思路,并在阐述了各要素与审计质量提高的关系后,给出了检查风险影响因素分层图。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下的审计风险模型,指出其中的重大错报风险要素过于粗略,有必要将其细分为舞弊风险和误报风险,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0.
1、改良审计风险模型简介 在审计实务中,审计风险通常被理解为审计的法律赔偿风险,即终极审计风险。审计终极风险产生的首要条件是审计给审计关系人造成的客观损失(C)及可能性(P1)  相似文献   

11.
环境审计风险的理论定位:一个全新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整的环境审计风险概念应从广义上理解;环境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可概括为审计保险理念以及客观条件的局限、委托代理制的“先天不足”和审计能力的局限等要素;环境审计风险应由环境会计风险、环境管理风险和环境检查风险三个要素组成;运用环境审计风险模型需首先考虑环境会计风险,然后对环境管理风险进行评价,最后再确定环境检查风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一、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及评估方式就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各国审计学界已达成普遍共识:即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三个要素组成,关于审计风险各要素评估时应考虑的因素也有较为一致的看法。对于审计风险可按各账户层次分别采用定量与定性两种方式予以评估,其中的定量方式又称审计风险模型。通常表述为: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从定量的角度来看审计人员必须给出审计风险各要素的风险值,当然也要解决各风险值如何计量的问题。从定性的角度看,虽然不需要定量表示审计风险各要素的风险值,但其基本原理与审计风险模…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借鉴金融机构风险传递的理论,提出了审计机关风险传递的内涵,并分析了基层审计机关审计风险传递的要素、主要成因及风险传递路径,进而提出了防范基层审计机关审计风险传递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动态评估过程技术的风险导向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审计风险评价为中心的审计程序,其内在思想是任何审计业务都必须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内。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属的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适时地对原有的准则作了一系列的重大修订(IAASB,2005):引入了重大错报风险的概念,将审计风险模型重构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进一步明确了审计风险与报表总体及账户余额(认定层次)之间的联系。与原有的审计模式相  相似文献   

15.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核心环节是风险计量模型的设计。修订后民间审计风险模型的构成要素包括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风险警示系数和可容许的检查风险水平,其应用程序主要包括风险警示系数的设计、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剩余风险水平的估计、可接受检查风险水平的估计和实质性测试的时间、性质和范围的确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加大了国家审计风险。为了更好地对国家审计风险实施控制,笔者在对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审计风险模型。  相似文献   

17.
构建审计风险模型,其根本目的在于直观反映形成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指导CPA在审计实务中恰当评估、合理规避或控制审计风险。本文主要通过对新的审计风险模型的综合分析,探讨了将重大错报风险引入审计风险模型后对审计理论与实务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关于审计风险成因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弄清审计风险的成因,对于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审计风险的成因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解读:一是从审计主客体关系上把握;二是从审计风险模式即构成该模式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及检查风险三个要素把握。因此,在以下的分析中,我们就以审计主客体关系为参照系,结合审计风险模式中的三个要素逐一进行。  相似文献   

19.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审计风险模型历经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阶段,发展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阶段,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是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在分析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基础上,介绍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发展,并对二者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型、多维的审计模式,它以审计风险理论作为基础,在审计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利用审计风险模型,对各种审计风险进行全面的、动态的分析与控制,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地计划和指导审计工作,从而高质量、低风险地完成审计任务,达到预定的审计目标。一、风险审计的特点(一)审计重心向风险控制倾斜风险导向审计最大的特点是将审计重心放在事前的风险评估上,从以审计测试为中心到以风险评估为中心,审计程序主要包括风险评估程序、分析性测试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